240 likes | 345 Views
学校关于组织做好 2014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准备工作的通知. (一)基金申报时间安排结点 ( 1 )学院申报动员,申报教师选题撰写 至 2013 年 12 月 25 日止。 申请人认真查阅有关文献,选好题目和学科、提前撰写申请材料(暂用 2013 年版申请书)。 于 2013 年 12 月 26 日下午交初稿到各学院 。. ( 2 )学院把关,组织审阅评议 2012 年 12 月 27 日至 12 月 31 日。 各学院组织专家和有经验人员对上交的申请书进行审阅评议,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
E N D
学校关于组织做好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准备工作的通知学校关于组织做好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准备工作的通知 (一)基金申报时间安排结点 (1)学院申报动员,申报教师选题撰写 至2013年12月25日止。 申请人认真查阅有关文献,选好题目和学科、提前撰写申请材料(暂用2013年版申请书)。 于2013年12月26日下午交初稿到各学院。
(2)学院把关,组织审阅评议 2012年12月27日至12月31日。 各学院组织专家和有经验人员对上交的申请书进行审阅评议,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 着重对申报项目的立项依据、价值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和创新点进行论证,对申请者和研究团队前期研究基础、研究条件进行论证,并在申请书撰写质量上进行指导和把关。 12月31日下午把意见反馈给申请人。
(3)第一轮修改完善 2014年1月1日至1月11日。 申请人根据学院的修改意见,对申请书进行修改完善(用2014年版申请书)。 1月11日前将申请书交至各学院科研秘书,并由科研秘书统一上报科管处(1份纸质和电子版)。
(4)科管处聘请校外专家初审 2014年1月12日至2月20日。由科管处找校外专家进行初审。 2014年2月20日前及时将修改意见交由申报教师修改,修改稿上报学院。 (5)学院再次组织审阅评议 2014年2月21日至2月28日。各学院组织专家和有经验人员对上交的申请书再次进行审阅评议,提出建设性修改意见。 3月1日前把意见反馈给申请人。
(6)申请人修改完善 2014年3月1日至3月5日。申请人依据学院的修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2014年3月5日下午,提交1份纸质文件,由各学院收集后,统一报送科管处基础科。 (7)科管处把关 2014年3月6日至3月8日。 科管处组织对申请书进行集中审查。 3月8日下午反馈到各学院和申请人。
(8)第二轮修改完善 2014年3月9日至3月10日。申请人对申请书进行全面修改完善。 3月10日形成最后版本申请书,自行打印版本一致的纸质申请书(一式两份);课题组成员亲自签字,然后把纸质申请书和电子版同时报各学院,由各学院统一报科管处基础科。 (9)最终审核和提交 2014年3月11日至3月15日。科管处对申请书进行最后审核,统一提交国家基金委。
(二)学校的几点要求 1. 请各学院组织高级职称和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及在读博士生积极申报。 2. 近年来获得校前期资助课题资助的负责人务必申报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将是结题验收的重要指标。 3. 2013年获得资助的项目负责人不能申报2014年同一类型的项目;2012年和2013年连续两年申报面上项目未立项的项目负责人不能再申报2014年面上项目,但可以申请其它类别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 个人体会 汇报人:杨开伦 二O一三年十二月五日
汇报内容 一、基金主要特点 二、适于申报的基金类型 三、项目申报的关键要素 四、功夫在平时 五、基金评审体会(案例)
一、基金主要特点 • 基金战略定位: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 • 基金工作方针: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激励创新、引领未来 • 基金评审原则: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 • 目标:着力培育创新思想和创新人才,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积极贡献。
科学基金资助体系:研究类、人才类和环境条件类三个项目系列科学基金资助体系:研究类、人才类和环境条件类三个项目系列 • 研究项目系列:以获得基础研究创新成果为主要目的,着眼于统筹学科布局,突出重点领域,推动学科交叉,激励原始创新,从而提高基础研究水平 • 人才项目系列:立足于提高未来科技竞争力,着力积蓄基础研究后备人才队伍,支持青年学者独立主持科研项目,扶植基础研究薄弱地区科研人才,培养领军人才,造就拔尖人才,培育创新团队 • 战略导向: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
二、适于申报的基金类型 • 面上项目 • 地区基金 • 青年基金(女性40岁以下;男性35岁以下) • 联合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重点项目) • 重点项目
三、申报项目的关键要素 1、突出创新 学科领域的创新!(不是国内、区内的创新) “未见报道”不等于“创新”! 不要担心评审人看不懂你的申请书。
2、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重点阐述——重中之重)2、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重点阐述——重中之重) • 围绕科学问题设置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与研究测定指标的区别 研究内容之间的递进性(层次、侧面) 在本部分可以展开叙述,说明为什么设置本研究内容、各研究内容之间的关系。 研究内容以3-4个为宜,以与年度研究计划相一致(每年解决一个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定位准确——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不要希望通过一个项目解决许多问题 对本学科领域的科学意义一定要点出来 研究目标是项目摘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注意:是“关键科学问题”,而不是“关键技术问题” 关键科学问题不能太多,多了就不是“关键”了。 一般以2-3个为宜。
科学问题和科学目标的凝练 科学基金:资助基础研究 科学问题: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共性 技术问题:具有针对性、特异性 生产中的问题大都是技术问题,从技术问题凝练出源头问题(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新的客观现象的发现;已知客观现象的发生机制(规律);从现象到本质
4、研究方案、方法、技术手段 • 根据研究内容的关系设计研究方案(试验方案):一般用流程框图表示(要注意逻辑关系)。 • 方案、方法:尽你所能,写得越详细越好(表明你胸有成竹)。 • 对可能的难点可提出备用的技术手段和解决的思路(一方面体现你的研究难度,另一方面体现你经过周密思考、有预案)。
5、年度计划 一年安排一个,最多2个研究任务和内容;本年度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完成后预期可获得什么成果? 6、预期获得的成果 要回到项目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上:回答….问题,或从…..层面(角度)阐明…..机制(机理),或获得…..的试验证据,等等。 成果形式:论文,专利 人才培养:研究生、青年教师
7、前期工作基础 • 直接相关的工作(如预试验的数据、图片等结果)。 • 间接相关的工作:提炼出与本次申报项目相关的信息。 • 从前期工作基础中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这部分内容可以在申报书的“立项依据”中反映出来(前后呼应)。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认真学习好的项目申请书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认真学习好的项目申请书 (1)好项目的特点: 大家都说好—— (2)差项目 大家都说差—— (3)中间项目 有好有差
四、功夫在平时——积累问题 • 研究课题(问题、思路)的来源:站在别人的试验结果上提出;自己研究的不断深入。 • 交叉研究最容易找到问题,但也最难写好! (1)了解产业需求、基本现状及主要发展趋势:这是研究课题(思路)的源头 (2)认真阅读好的专业外文文献:试验设计、试验结果,讨论(好的讨论不仅对论文所研究的问题有较深入的探讨;更会提出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吸引读者思考)。 不同人对同一试验结果有不同的观点——仔细理解文献的试验结果 你有什么想法或疑问?(做好读书笔记,及时记下自己的一些疑虑问题,在日常中思考)
(3)当产生一个疑虑或问题后,长时间琢磨,并继续查阅文献(3)当产生一个疑虑或问题后,长时间琢磨,并继续查阅文献 (4)确定自己的疑虑或问题,就目前而言,没有详尽的试验结果支持或定论 (5)设计、尝试做一些“低成本”的预试验(积累申请书中的“前期工作基础”),例如:安排1-2名本科生毕业论文。 (6)认真分析自己预试验的结果 (7)进一步明确要研究的问题(思路)
谢谢静听! 欢迎交流! 预祝大家申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