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801 Views
商品條碼 (Barcode). 內容摘要. 1. 商品條碼的簡介。 2. 常用商品條碼的構造。 3. 常用商品條碼的類型。 4. 商品條碼的應用。 5. 商品條碼的效益。 6. 商品條碼週邊設備。. 報告人 NENWEN. 商品條碼的簡介. 1. 所謂「 商品條碼 」就是商品身份證統一編號,其將商品的號碼數字,改以平行線條的符號代替,以便能讓裝有掃描閱讀器的機器閱讀,經過電腦解碼,將「線條符號的號碼」轉變為「數字號碼」而由電腦去運算,其主要是作為商品從製造、批發到銷售,這一連串作業過程的自動化管理符號。
E N D
內容摘要 • 1.商品條碼的簡介。 • 2.常用商品條碼的構造。 • 3.常用商品條碼的類型。 • 4.商品條碼的應用。 • 5.商品條碼的效益。 • 6.商品條碼週邊設備。 報告人 NENWEN
商品條碼的簡介 • 1.所謂「商品條碼」就是商品身份證統一編號,其將商品的號碼數字,改以平行線條的符號代替,以便能讓裝有掃描閱讀器的機器閱讀,經過電腦解碼,將「線條符號的號碼」轉變為「數字號碼」而由電腦去運算,其主要是作為商品從製造、批發到銷售,這一連串作業過程的自動化管理符號。 • 2.條碼是由黑白相間細細粗粗的線條圖案所組成,它的長度因條碼種類,內容大小而有所不同。
3.早在西元1949年條碼便已發展,是由一群零售商、批發商和雜貨製造商組成超市委員會,與IBM、NCR等當時的主要電腦廠商共同尋求解決方法,制定一套商品代碼,稱為「環球商品代碼」(Universal Product Code, UPC) 條碼的大事演進簡表
1949 第一個條碼 誕生 • 1973首次大規模應用的條碼 • 1974 第一個商業性文數字條碼 • 1976 EAN (European Article Numbering Association)協會成立
常用商品條碼的構造 • 1.條碼基本構造 條碼因國家,區域及使用目的需求均有不同的編碼方式,但基本上不外乎由四個部份所組成 起始碼 (start code):一個條碼的起頭,以便條碼讀取器判別開始。 資料碼 (data code):條碼的主要部份,又因使用不同,編碼方式也不同。 檢查碼 (check code):又稱查核碼,用計算公式算出,以確保資料正確性 終止碼 (end code):一個條碼的結束,以便條碼讀取器判別結束。
2.條碼原理 條碼透過光學閱讀器掃瞄後,經過解碼器之轉 換即可。將線條轉換為數字。
常用商品條碼類型 • 1. EAN 13碼 • 2. EAN 8碼 • 3. EAN 128碼 • 4. Code 39碼 • 5. UPC 碼 • 6. ISBN、ISSN (專用於書刊管理) • 7.Code 128碼 • 8.補充說明(二維條碼)
EAN 13碼 • 由13個數字組成,為EAN的標準編碼型式。
檢核碼的計算: 檢查碼之計算步驟如下: C1 = N1+ N3+N5+N7+N9+N11 C2 = (N2+N4+N6+N8+N10+N12)× 3 CC = (C1+C2) 取個位數 C (檢查碼) = 10 - CC(若值為10,則取0)
各國代碼 • 00~09美國.加拿大 • 50英國.愛爾蘭 • 30~37法國 • 690~691中國大陸 • 40~44德國 • 88韓國 • 460~469蘇聯 • 885泰國 • 471台灣 • 888新加坡 • 49日本 • 955馬來西亞
EAN 8碼 • EAN的縮短碼,共有8位數,當包裝面積小於120平方公分以下無法使用標準碼時,可以申請使用縮短碼。
EAN8碼補充說明 1.國家號碼與標準碼同。 2.廠商單項產品號碼,係每一項需使用縮短 碼的產品均需逐一申請個別號碼。 3.檢查碼的計算方式與標準碼相同。
EAN 128碼 • 128碼開始於1981年推出,是一種長度可變、連續性的字母數字條碼。與其他一維條碼比較起來,128碼是較為複雜的條碼系統,而其所能支援的字元也相對地比其他一維條碼來得多,又有不同的編碼方式可供交互運用,因此其應用彈性也較大。 • 128碼的內容大致亦分為起始碼、資料碼、終止碼、檢查碼等四部份,其中檢查碼是可有可無的。
EAN 128碼編製類別 • 商品識別代號 • 用於追蹤的編號 • 日期 • 計量值 • 位址 • 內部資訊
Code 39碼 • 39碼是西元1974年發展出來的條碼系統,是一種可供使用者雙向掃瞄的分散式條碼,也就是說相臨兩資料碼之間,必須包含一個不具任何意義的空白(或細白,其邏輯值為0),且其具有支援文數字的能力,故應用較一般一維條碼廣泛,目前較主要利用於工業產品、商業資料及醫院用的保健資料,它的最大優點是碼數沒有強制的限定,可用大寫英文字母碼,且檢查碼可忽略不計。
39 碼特性 • 條碼的長度沒有限制,可隨著需求作彈性調整。但在規劃長度的大小時,應考慮條碼閱讀機所能允許的範圍,避免掃瞄時無法讀取完整的資料。 • 起始碼和終止碼必須固定為“ * ”字元。 • 允許條碼掃瞄器進行雙向的掃瞄處理。 • 由於39碼具有自我檢查能力,故檢查碼可有可無,不一定要設定。 • 條碼佔用的空間較大。 可表示的資料包含有:0~9的數字,A~Z的英文字母,以及“+”、“-”、“*”、“/”、“%”、“$”、“.”等特殊符號,再加上空白字元“ ”,共計44組編碼,並可組合出128個ASCII CODE的字元符號。
二維條碼 • 一維條碼雖然提高了資料收集與資料處理的速度,但由於受到資料容量的限制,一維條碼僅能標識商品,而不能描述商品,因此相當依賴電腦網路和資料庫。在沒有資料庫或不便連網路的地方,一維條碼很難派上用場。也因此,最近幾年開始有人提出一些儲存量較高的二維條碼。由於二維條碼具有高密度、大容量、抗磨損等特點,所以更拓寬了條碼的應用領域。
商品條碼的應用 • 1.百貨公司、超級市場、便利商店等 • 2.圖書及資料出納管理系統 • 3.門禁管理 • 4.學生証管理 • 5.血庫管理 • 6.會員資料管理 • 7.票卷管理 • 8.護照管理 • 9.出勤打卡管理 • 10.庫存管理 • 11.物流中心自動揀貨系統 • 12.郵局掛號信件處理 • 13.監理所稅單輸入管理 • 14.KTV點歌系統 • 15.品質管制
商品條碼的效益 • 條碼可說是商業自動化的核心,舉凡製造自動化、商業自動化、物流自動化,乃至無店舖販賣系統成熟化及資訊產業整合化都必須建立在條碼應用上。 • 以下就五個論點層面說明條碼的效益。
共同編號標準層面 • 商品條碼統一編號系統,是為了整體商業自動化的運作而產生,它就像是各使用者串連的線和溝通訊息的語言。在統一化、單一化、與標準化的系統中,充分降低社會資源重複浪費並達到最高效率。
高層次自動化元件層面 • 由於商品條碼是一種自動辨識符號,高層次自動化設備,透過光學儀器的自動化閱讀,可簡化追蹤、監控、管制、抄錄的作業。
商業自動化資訊管理系統層面 • 實體流通與資訊流通是商業自動化的基幹與神經脈絡,而其分別使用的各項資訊系統,例如銷售點管理系統(POS) 、電子訂貨系統(EOS)以及輸送、倉儲自動化等,都與條碼的應用有關係。
商業國際化層面 • 由於條碼已成為國際間之通用標準,加上國際間電子商務(EC)之趨勢下,條碼的使用更能加速商業國際化隻腳步。
就實際零售業、批發業、製造業、消費者四方面說明條碼之效益就實際零售業、批發業、製造業、消費者四方面說明條碼之效益 • 1.零售業方面: (1)降低店內標籤的作業成本。 (2)加速結帳速率提高營業額。 (3)避免錯誤及防止員工舞弊。 (4)方便庫存管理,確實做好單品管理。 (5)迅速取得正確商情,適時作調整反應。
2.批發業者方面: (1)即時精確地處理訂貨、發貨、送貨等之 作業。 (2)庫存管理精確詳細、防止不當存貨造成資本積壓。 (3)確實掌握商情、增加競爭力、創造更高利潤。 (4)提高對零售業的服務品質。 (5)透過本身自動化管理進行客戶分級,以開發市場,提高營業額及減少倒帳損失。
3.製造業者方面: (1)提高產品形象。 (2)降低成本、節省貼標人力。 (3)進出貨效率提高 (4)庫存管理效率提高 (5)獲取精確商情,有利生產開發規劃。
4.消費者方面: (1)結帳效率提高,不必排隊等候。 (2)電腦登帳計算正確。 (3)明示購貨金額與內容,便於核對作帳。
商品條碼週邊設備。 • 1.掃瞄器(Barcode Sca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