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617 Views
2007 年 F 部裁判實務培訓課程. 講師: F 部推廣副總監 CTM/CL 莊士勇 Steven Chuang 0910-879-469 steven97@ms19.hinet.net 2008 年 4 月 18 日 [ 第三版 ]. 修訂版次 2008 年 4 月 18 日 [ 第三版 ] 2007 年 9 月 20 日 [ 第二版 ] 2007 年 9 月 16 日 [ 第一版 ]. 演講會經歷 2001.08.17 加入喜洋洋演講會 2002-2003 喜洋洋教育副會長 2002-2003 青企會員副會長 2003-2004 喜洋洋中文會會長
E N D
2007年F部裁判實務培訓課程 講師:F部推廣副總監 CTM/CL莊士勇Steven Chuang 0910-879-469 steven97@ms19.hinet.net 2008年4月18日 [第三版] 修訂版次 2008年4月18日[第三版] 2007年9月20日 [第二版] 2007年9月16日 [第一版]
演講會經歷 2001.08.17加入喜洋洋演講會 2002-2003喜洋洋教育副會長 2002-2003青企會員副會長 2003-2004喜洋洋中文會會長 2004-2005昇華教育副會長 2005-2006昇華會長 2006-2007F1區總監 2006-2007總會網路工程師 2006-2007講師團講師認證 2007-2008F部推廣副總監 2007-2008總會網路工程師 得獎紀錄 2002.11.3 2002年全國幽默演講比賽 冠軍 2003.4.27 2003年全國即席問答比賽 冠軍 2005.11.26 2005年全國個別講評比賽 季軍 2006.4.22 2006年全國即席問答比賽 季軍 著作 〈當您被邀請上台時-如何做好即席演講〉,《2006年春季大會年刊》, 台北 , 2006 , 38-39頁。 講師簡介 莊士勇 Steven Chuang, CTM/CL
1.本課程預期效益 • 能了解擔任裁判的價值與意義 • 能理解各類比賽評分項目內容 • 能依據評分表給予評分 • 能了解異議處理之程序
2.何謂裁判 • 裁定判決 • 法律上指審判機關依事實和法律,對當事人或訴訟關係人所作的決定。 • 評判 • 依競賽規則,對競賽成績或競賽中所發生的問題作公平的處置或評判。 • 裁判員 • 依競賽規則處置競賽中所發生的問題及評斷勝負的人。
3.裁判的種類 • 體育性 • 棒球比賽、籃球比賽、網球比賽 • 影劇性 • 奧斯卡、葛萊美、金鐘獎、金馬獎 • 技能性 • 全國技能大賽:電工,電子,裁縫 • 才藝性 • 歌唱比賽、烹飪比賽、舞蹈比賽 • 其他類 • 趣味競賽、演講比賽
4.演講會的比賽類別 • 春季: • 即席問答比賽 • 指定演講比賽 • 分會網站比賽 • 秋季: • 個別講評比賽 • 幽默演講比賽 • 卡拉OK比賽
5.裁判資格 • 有效會籍的會員 • 至少完成初階手冊六講以上 • 已參加過裁判訓練 • 不能與參賽者來自同一分會
6.全國性比賽的裁判資格 • 具高級演講員資格 • 歷任或現任總會幹部 • 己參加過裁判訓練 • 曾擔任分部以上的裁判 每分部應指派一名符合上述標準四分之三 以上的會友擔任全國性比賽的裁判,且此 會友不可以跟參賽者屬同一分會。
7.重要職務定義 比賽主席:負責整體賽程之規劃執行 比賽主持人:負責賽程主持工作 裁判長:負責領導裁判群 裁判群:包含裁判及同分裁判 裁判:負責評審出優勝名次 同分裁判:負責評審出所有參賽者名次 計分員:負責計算所有裁判評分結果 計時員:負責賽程中所有參賽者比賽時間
8.裁判長工作內容 • 指定裁判群、計分員、計時員及不公開之同分裁判 • 提供裁判參賽者名單,講解評審規則及評分標準。 • 提醒裁判群評分不考慮演講時間,不具任何私心 • 裁判長不參與評分,除非事先指定評分 • 提供計分表給計分員,並監督計分過程 • 提供獲勝名單給比賽主席
9.裁判守則 • 避免任何偏見 • 不考慮所屬區會 • 不考慮年齡、性別、宗教、職業…等 • 不考慮演講時間 • 不公開評分及排名
10.裁判職責 • 了解各類競賽項目規則 • 從「報到抽籤」到「宣佈名次」 • 了解評分表的評分項目 • 內容、表達、用語、技巧、分析 • 決定參賽者名次 • 不透露、不建議、不解釋、沒有理由 • 5取3、4取2、3取1 • 「原創性」、「資格認同」的判定 • 「原創性」由裁判長判定資格 • 「資格認同」由比賽主席判定資格
11.抗議處理 • 抗議資格:裁判、參賽者 • 抗議類別:原創性、資格認同 • 抗議對象:裁判長或比賽主席 • 抗議時間:全部名次公佈前 • 需讓被質疑者提出解釋 • 裁判群或比賽主席決定最後結果 • 例:未達C6以上 • 例:參賽者抗議某參賽者內容抄襲
提出抗議及說明 發生事實 向裁判長或比賽主席 提出抗議說明 由裁判或參賽者發現 裁判群討論 討論抗議內容 抗告解釋 被質疑者提出說明 抗議裁定 由裁判長或比賽主席 告知結果 12.抗議流程
13.抗議的注意事項 • 裁判群負責演講內容的獨創性 • 比賽主席負責參賽者的資格認定 • 抗議必須在宣讀優勝者之前提出 • 裁判群的決定視為結論定案
14.資格認同-允許參賽條件 • 現籍會員 • 參賽代表 • 經由分會賽、分區賽、分部賽所產生之參賽代表 • 至少完成初階手冊六講以上。 • 適用於指定演講比賽 • 當年7月1日後及分區比賽前,授證成立之分會創會會員不在此限。 • 認簽聲明書 • 「比賽資格及內容原創性聲明書」 • 參加多項賽程 • 即席問答比賽+指定演講比賽 • 個別講評比賽+幽默演講比賽
15.資格認同-不得參賽條件 • 現任總會幹部(41位) • 區總監(26) • A-3、B-3、C-3、 D-3、E-3、F-5、G-3、H-3 • 部總監(8) • A、B、C、 D、 E、F、G、H • 總會幹部(6) • 總會長、教育副總會長、推廣副總會長、總會公關長、總會財務長、總會秘書長 • 前任總會長 • 下任總會幹部 • 區總監、部總監、總會幹部 • 已經發布競選下任總會幹部者
16.資格認同-獨創性 • 屬獨創性 • 講者自己創作 • 引述他人文辭須說明出處 • 非獨創性 • 整篇演講內容來自於其他出處 • 演講內容某一部分明顯來自他處 • 引述他人文辭比例過高 • 音樂八小節 • 一經裁判群判定非獨創性者將取消資格
聽 寫 裁判的工作
即席問答比賽 17.各項比賽評審標準 個別講評比賽 指定演講比賽 幽默演講比賽
17-1. 即席問答比賽-評審標準 • 演講佈局(30%) • 架構、組織、平順 • 演講效果(25%) • 目的達成、創意、接受度 • 形體表現(15%) • 衣著儀態、肢體語言 • 聲音表現(15%) • 語調變化、音量大小 • 用語用辭(15%) • 文法、咬字、選辭
即席問答比賽-演講佈局(30%) • 架構、組織、平順 • 是否有開場本文結論? • 是否能引請聽眾的興趣? • 是否舉出相關例證支持論述? • 整體演講是否流暢自然?
即席問答比賽-演講效果(25%) • 目的達成、創意、接受度 • 我能理解演講者的目的嗎? • 演講和預定目的有直接的關連嗎? • 演講者是否引起了聽眾的興趣? • 演講主題適合現場聽眾嗎?
即席問答比賽-聲音表現(15%) • 語調變化、音量大小 • 音量是否得宜? • 是否有適當停頓點? • 聲音表情是否得當?
即席問答比賽-用語用辭(15%) • 文法、咬字、選辭 • 措辭與演講目的是否呼應? • 遣詞用語是否適合聽眾? • 用語是否能清楚傳達意思? • 從發音、咬字和語法運用是否精確?
即席問答比賽-形體表現(15%) • 衣著儀態、肢體語言 • 是否能環顧所有聽眾? • 臉部表情是否自然? • 手勢動作是否自然?
17-2. 指定演講比賽-評審標準 • 內容(50%) • 演講佈局、演講效果、演講價值 • 表達(30%) • 形體表現、聲音表現、風度表現 • 用語(20%) • 用語適當、用語正確
指定演講比賽-內容(50%) • 演講佈局 • 是否有開場本文結論? • 是否舉出相關例證支持論述? • 整體演講是否流暢自然? • 演講效果 • 我能理解演講者的目的嗎? • 演講和預定目的有直接的關連嗎? • 演講者是否引起了聽眾的興趣? • 演講主題適合現場聽眾嗎? • 演講價值 • 本篇演講是否能讓聽眾有所收穫? • 演講者的論點是否能被接受?
指定演講比賽-表達(30%) • 形體表現 • 是否能環顧所有聽眾? • 臉部表情是否自然? • 手勢動作是否自然? • 聲音表現 • 音量是否得宜? • 是否有適當停頓點? • 聲音表情是否得當? • 風度表現 • 態度是否真誠? • 演講者是否充滿熱忱與自信? • 演講者是否表現出對聽眾的關心與信心?
指定演講比賽-用語(20%) • 用語適當 • 措辭與演講目的是否呼應? • 遣詞用語是否適合聽眾? • 用語是否能清楚傳達意思? • 用語正確 • 從發音、咬字和語法運用是否精確?
17-3. 個別講評比賽-評審標準 • 分析能力(40%) • 精簡、有條理、切中重點、合邏輯 • 建議(30%) • 具體、正面、熱誠、有助於改進 • 表達技巧(15%) • 體會演講員的感覺與需求 • 語氣溫和友善 • 總結表現(15%) • 簡短有力、鼓勵向上
個別講評比賽-分析能力(40%) • 精簡、有條理、切中重點、合邏輯 • 講評者的分析是否具體精簡? • 是否以條理分明的方式指出優缺點? • 評語是否中肯而合邏輯?
個別講評比賽-建議(30%) • 具體、正面、熱誠、有助於改進 • 建議是否實際、正面? • 使否指出講者改進的方向? • 建議是否能有助演講者進步?
個別講評比賽-表達技巧(15%) • 體會演講員的感覺與需求 • 是否能體會被講評者的感覺與需求? • 語氣溫和友善 • 語氣是否適合被講評者?
個別講評比賽-總結表現(15%) • 簡短有力、鼓勵向上 • 整體評語是否簡單易懂? • 整體評語是否令演講者認同? • 整體評語是否能讓演講者持續進步?
17-4. 幽默演講比賽-評審標準 • 內容(55%) • 演講佈局(15%)、演講效果(15%) • 演講價值(15%)、觀眾反應(10%) • 表達(30%) • 形體表現(10%)、聲音表現(10%)、態度表現(10%) • 用語(15%) • 用語適當(10%)、用語正確(5%)
演講佈局(15%) 是否有開場本文結論? 是否舉出相關例證支持論述? 整體演講是否流暢自然? 演講效果(15%) 我能理解演講者的目的嗎? 演講內容和預定目的有直接的關連嗎? 演講主題適合現場聽眾嗎? 演講價值(15%) 是否能讓聽眾有所收穫? 演講者的論點是否能被接受? 觀眾反應(10%) 是否引起聽眾專注? 是否引起聽眾發笑? 是否引起聽眾興趣? 幽默演講比賽-內容(55%)
幽默演講比賽-表達(30%) • 形體表現(10%) • 是否能環顧所有聽眾? • 臉部表情是否自然? • 手勢動作是否自然? • 聲音表現(10%) • 音量是否得宜? • 是否有適當停頓點? • 聲音表情是否得當? • 態度表現(10%) • 態度是否真誠? • 演講者是否充滿熱忱與自信? • 演講者是否表現出對聽眾的關心與信心?
幽默演講比賽-用語(15%) • 用語適當(10%) • 措辭與演講目的是否呼應? • 遣詞用語是否適合聽眾? • 用語是否能清楚傳達意思? • 用語正確(5%) • 從發音、咬字和語法運用是否精確?
19. 案例討論 • 比賽主席公佈名次時把順序顛倒。 • 參賽者比賽中發生停電事件。 • 即席問答比賽參賽者拿稿子上台。 • 國語演講中參雜其他語言。例:台語
問答時間 Q&A
參考文獻資料 • 文件: • 〈2007 Speech Contest Rules〉,《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 2006年, 8-33頁。 • 〈Conducting Quality Speech Contests 218E〉,《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 2007年, 14-27頁。 • 投影片檔案: • 〈Speech Contest Judging Nuts and Bolts〉,《Johnny Uy》, 2003年。 • 〈What Judges do? 裁判應扮演角色?〉, 《蔡銘吉 Jack Tsai 》, 2005年。 對於本課程內容 有任何建議與指正 歡迎與我聯繫 CTM/CL 莊士勇 Steven Chuang 0910-879-469 steven97@ms19.hinet.net
第三版修改記錄-1/2 • 第6 頁: 刪掉"或分區"三個字 • 增加一頁: 全國性比賽的裁判資格: • 具高級演講員資格 • 歷任或現任總會幹部 • 己參加過裁判訓練 • 曾擔任分部以上的裁判 每分部應指派一名符合上述標準四分之三以上的會友擔任全國性比賽的裁判,且此會友不可以跟參賽者屬同一分會。 • 所有[比賽主持人]改成[比賽主席] • 第14頁總會幹部 (7) 應改成 (6) 修改建議人:2007-2008 教育副總會長 蕭敏環 Marian Hsiao 2008/04/17
第三版修改記錄-2/2 • 修改 8.裁判長工作內容-計票員改為計分員 • 增訂 7.重要職務定義 • 比賽主席:負責整體賽程之規劃執行 • 比賽主持人:負責賽程主持工作 • 裁判長:負責領導裁判群 • 裁判群:包含裁判及同分裁判 • 裁判:負責評審出優勝名次 • 同分裁判:負責評審出所有參賽者名次 • 計分員:負責計算所有裁判評分結果 • 計時員:負責賽程中所有參賽者比賽時間 修改人:2007-2008 F部推廣副總監 莊士勇 Steven Chuang 200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