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446 Views
2013 年高考语文试题简析及启示.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杨永明 邮编: 550001 地址:贵阳市陕西路 123 号 电话: 0851--6750872. 一、 2013 年语文试题简介 二、 2013 年语文数据统计 三、 2013 年语文高考启示. 一、 2013 年语文试题简介. (一)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第 Ⅰ 卷阅读题,第 Ⅱ 卷表达题。 阅读题由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构成,包括一至四大题; 表达题包括五(语言运用)、六(写作)两个大题。.
E N D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简析及启示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杨永明 邮编:550001 地址:贵阳市陕西路123号 电话:0851--6750872
一、2013年语文试题简介 二、2013年语文数据统计 三、2013年语文高考启示
一、2013年语文试题简介 (一)试卷结构 • 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第Ⅱ卷表达题。 • 阅读题由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构成,包括一至四大题; • 表达题包括五(语言运用)、六(写作)两个大题。
具体是第一大题现代文阅读,所选文体是论述类文本,共3道题;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所选文体仍是人物传记类文本,有4道题,古代诗歌阅读,所选文本是律诗,有2道题,名篇名句默写1道题。具体是第一大题现代文阅读,所选文体是论述类文本,共3道题;第二大题古代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所选文体仍是人物传记类文本,有4道题,古代诗歌阅读,所选文本是律诗,有2道题,名篇名句默写1道题。
选考题第三大题现代文阅读,选的是文学类(小说)文本,有1道客观题,3道主观题;第四大题现代文阅读,选的是实用类(人物传记)文本,有1道客观题,3道主观题;第五大题语言文字运用,有3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第六大题写作,新材料作文,有1道题。选考题第三大题现代文阅读,选的是文学类(小说)文本,有1道客观题,3道主观题;第四大题现代文阅读,选的是实用类(人物传记)文本,有1道客观题,3道主观题;第五大题语言文字运用,有3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第六大题写作,新材料作文,有1道题。
(二)试卷特点 • 试卷平稳,体现课改理念。 • 关注现实,洋溢时代气息。 • 试题不偏不怪,难易适度。 (三)能力层级及题量统计
2012、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能力层级、 题 量及赋分统计(以选考文学类文本统计)
2012、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能力层级、题量及赋分统 计(以选考实用类文本统计)
三、2013年语文高考启示 (一)教师要提早备有几本资料 1.《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说明》 3.《语文试题(课标卷)的分析》 (二)认真研究新旧大纲的不同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文学类文本阅读 : 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探究类题型 1.理解分析类 对艺术手法以及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的语句语段进行理解分析。 【示例】 (1)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2)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不能忘记”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比较辨析类 把文中作者的观点与其他人的观点作比较,或者把对文中的某一问题产生的不同观点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考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示例】 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3.感想体悟类 对文本中某一个问题让考生设身处地去感悟、思考,在题目中假设一种状态,要求考生置身于这种状态中感受、体悟。 【示例】 (1)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态度?假若你处于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2)许可从失业到再就业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
4.概括评价类 对文本中作者的观点态度、人物形象或构思特点等作出概括评价。 【示例】 (1)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点评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 (2)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峡谷。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应考策略 • 确立创新意识 • 确立审题意识 • 确立方向意识 • 确立规范意识 思维流程:摆出观点——依据文本分析——联系所学知识、生活实际——得出结论
谢 谢 倾 听! 201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