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503 Views
第二章:文学规范的建立: 1949 — 1966 年间的文学思潮. 1 ,对电影 《 武训传 》 的批判 2 ,对俞平百 《 红楼梦研究 》 的批评 3 ,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4 , “ 双百 ” 方针与文学思潮. 1 ,对电影 《 武训传 》 的批判. 1 ),武训其人其事及社会评价( 1949 年前) 2 ),电影 《 武训传 》 的拍摄及导演意图 3 ),论争的政治文化背景 4 ),论争的焦点:对改良主义的批判. 1 ,对电影 《 武训传 》 的批判.
E N D
第二章:文学规范的建立:1949—1966年间的文学思潮第二章:文学规范的建立:1949—1966年间的文学思潮 •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 2,对俞平百《红楼梦研究》的批评 •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 4,“双百”方针与文学思潮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 1),武训其人其事及社会评价(1949年前) • 2),电影《武训传》的拍摄及导演意图 • 3),论争的政治文化背景 • 4),论争的焦点:对改良主义的批判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在发表扬耳同志《陶行知先生表扬“武训精神”有积极作用 》一文时,我们说希望因此引起对于电影《武训传》的进一步的讨论。为什么应当重视这个讨论呢? 《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象武训那样故 人,处在满清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 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 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 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 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应当歌颂的吗?向着 人民群众称颂这种丑恶的行为,甚至打出“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旗号来歌颂,甚至用革命的农民斗争的失败作为反衬来歌颂,这难道是我们所能够容忍的吗?承认或者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污蔑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中国历史,污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就是把反动宣传认为正当的宣传。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 电影《武训传》的出现,特别是对于武训和电影《武训传》 的歌颂竞至如此之多,说明了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试看下面自从电影《武训传》放映以来,北京、天津、 上海三个城市中报纸和刊物上所登载的歌颂《武训传》、歌颂武 训、或者虽然批评武训的一个方面,仍然歌颂其他方面的论文的 一个不完全的目录:(略)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在许多作者看来,历史的发展不是以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而 是以种种努力去保持旧事物使它得免于死亡;不是以阶级斗争去 推翻应当推翻的反动的封建统治者,而是象武训那样否定被压迫人民的阶级斗争,向反动的封建统治者投降。我们的作者们不去研究过去历史中压迫中国人民的敌人是些什么人,向这些敌人投降并为他们服务的人是否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我们的作者们也不去研究自从一八四O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中,中国发生了 一些什么向着旧社会经济形态及其上层建筑(政治、文化等) 作斗争的新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的阶级力量,新的人物和新的思 想,而决定什么东西是应当称赞或歌颂的,什么东西是不应当 称赞相歌颂的,什么东西是应当反对的。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号称学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 员。他们学得了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但是一遇到具体的 历史事件,具体的历史人物(如象武训),具体的反动历史的思 想(如象电影《武训传》及其他关于武训的著作),就丧失了批 判的能力,有些人则竞至向这种反动思想投降。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这难道不是事实吗?一些共产党员自 称已经学得的马克思主义,究竞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为了上述种种缘故,应当展开关于电影《武训传》及其他有 关武训的著作和论文的讨论,求得彻底地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混 乱思想。 人民日报 1951.5.20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 5),批评的结束:《武训调查记》、《反人民、反历史的思想和反现实主义的艺术——电影<武训传>批判》 • 6),《武训传》批判的意义与消极影响 • 7),1980年代对武训的评价及对《武训传》批判的反思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的实质是: 对文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强调,反对改良主义的历史观。
2,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 《红楼梦》及传统研究方法 • 胡适的其人及文学思想 • 胡适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 胡适的思想简介 • 胡适的《红楼梦》研究 • 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 俞平伯其人及思想介绍 • 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主要观点 • 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红楼梦》及传统研究方法 • “索隐派”的研究方法:研究《红楼梦》成了专门学问,称为“红学”。“旧红学”的“索隐派”把《红楼梦》看成是影射清朝人物事件和清朝政治的,最流行的说法是:一,写济初太傅明珠长子纳兰性德家事;二、写清世祖与董鄂妃故事;三、写明祟帧到乾隆五代朝廷的变迁。为了“索”出“隐”去的真人事件,极尽穿凿附会。
《红楼梦》及传统研究方法 • 一些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命思想的文人学者借《红楼梦》宣传反清,把《红楼梦》说成是“愤满人之作”。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是这方面的代表,书中明确提出“《石头记》者,清康熙朝政小说也”,认为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书中本事在吊明之亡,揭清之失”,——推求小说中的人物故事的底本。后继者更甚,认为《红楼梦》“无一字无来历”,滥加猜度附会。
胡适的思想简介:实用主义哲学 • 实用主义的哲“实用”一词来源于希腊,其原意是行为、行动。义是建立在个人的“经验”和“行动”基础上的主观唯心说。在实用主义哲学看来,哲学应该是研究人的行动的方法,特别是摆脱因难处境,取得成功的方法,因而,实用主义推崇主观经验,着眼于应付生活环境,强调行动的实际效果。这一根本纲领是: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实用主义者一再强调他们是——种行动哲学、实践哲学。
胡适的思想简介:实用主义哲学 • 但他们对行动、行为的理解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烙印,只管行动是否能给个人或集团种实际的利益,而不问这种行动是否合乎客观实际、合乎这就是说,只管宜接的效用、利益,不管是非对错,有用即是理,无用即是谬误。在美国,实用主义实际上被捧为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
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主要观点: • 一,《红楼梦》是作者曹雪芹的“自叙传” • 二,《红楼梦》主要观点是“色”“空”。 • 三,《红楼梦》的反讽手法和象征结构。 • 四。《红楼梦》的传统性。
对俞平伯的批评 • 一,用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原则批判“自叙说” • 二,用现实主义的典型化原则批判“钗黛合一”说。 • 三,用倾向性的标准批判“怨而不怒”的风格说。 • 四,用“现实主义的胜利”批判“色空”说。 • 五,用人民性批判俞平伯的传统性。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 1),对胡风文艺思想批判的过程。 • 2),胡风文艺思想以及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1),对胡风文艺思想批判的过程。 • (1),1949年前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940年代末期) • (2),1950年代初期,胡风、舒芜的理论、路翎小说受到批判。 • (3),前奏:舒芜的反戈(1952年5月25日《从头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定性为文艺上的小集团。 • (4), “胡风的三十万言书”(1954年3月——7月) • (5),1955年初,舒芜交出34封胡风的书信。定性:反党集团 • (6),1955年5——6月,胡风的书信135封书信被刊登。定性:反革命集团。随之,被认定的胡风分子中的78人被捕入狱。 • (8),妖魔化的批判方式
1,胡风文艺思想简介与批判 • 1),主观战斗精神: 主观战斗精神主要是指作家在认识和表现生活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立场、态度和思想感情,它侧重强调了这种精神的战斗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主观能动性。 主观战斗精神 PK 客观描写
1,胡风文艺思想简介与批判 • 2),作家思想改造的几个途径: • A,参加个阶层群众的斗争,但不一定是工农的斗争。 • B,随时细心的观察社会,取得教训。 • C,通过创作实践进行改造。 • PK 阶级斗争实践和生产实践
1,胡风文艺思想简介与批判 • 3),反对题材决定论: 主张题材多样化各种题材都可以写,“哪里有人民,哪里有历史,哪里有生活,哪里有斗争,有生活有斗争的地方就应该也能够有诗”。 反对题材决定论 PK 题材决定论
1,胡风文艺思想简介与批判 • 4)、写先进人物和写人民精神奴役的创伤 • 重视写先进人物与英雄人物,也关注他们身上的精神奴役的创伤。 • 关注精神创伤(启蒙) PK 光明
5),胡风文艺思想简介与批判 • 文学形式: • ( 1 ),文学的民族形式的基本内容是语言。 • (2),强调生活内容对民族形式的决定作用,反对新形式必须从旧形式演变而来的主张。 • (3),最大可能的接受革命文艺和伟大的古典现实主义文艺的经验。 • 五四新文学文学形式传统 PK 民间文学形式传统
“双百”方针与文学思潮 • 一,“双百”文学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 • 二,“双百”文学方针的主要含义 • 三,“双百”文学方针带来的文学创作的繁荣
“双百”文学方针的主要含义 • 双百方针”:是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它是促进艺术发展和料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毛泽东在1956年2月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百花齐放”是一种发展艺术的方法,“百家争鸣”是一种发展科学的方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领域中的表现,也就是在人民内部发扬社会主义的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白由发展,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讨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通过自由讨论、批评与自由批评来解决。
“双百”文学方针带来的文学创作的繁荣 • 一,正视人民内部矛盾,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突破了“无冲突论”的禁锢。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 二,发挥讽刺的功能,突破了人民内部不能用讽刺的表现手段的定规。 • 三,创作题材不断地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