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likes | 628 Views
学校校医、保健老师甲型 H1N1 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王苏生 (2009 年 9 月 14 日 ) 义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SARS 的记忆. 4 月 25 日, WHO 表示墨西哥出现新型猪流感流行.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走上街头调查. 墨西哥卫生部官员何塞 · 科尔多瓦 25 日通报说,截至 24 日晚间, 墨西哥共有 20 人直接因感染 猪流感病毒死亡, 全国疑似病例达 4000 余人。 26 日上午,死亡人数已经增至 81 人. 4 月 26 日,美国宣布猪流感患者增至 20 人,全美进入 公共卫生紧急事态. Source: CDC.
E N D
学校校医、保健老师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培训学校校医、保健老师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王苏生 (2009年9月14日) 义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走上街头调查 墨西哥卫生部官员何塞·科尔多瓦 25日通报说,截至24日晚间, 墨西哥共有20人直接因感染 猪流感病毒死亡, 全国疑似病例达4000余人。 26日上午,死亡人数已经增至81人
4月26日,美国宣布猪流感患者增至20人,全美进入公共卫生紧急事态4月26日,美国宣布猪流感患者增至20人,全美进入公共卫生紧急事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 告2009年 第 8号 经国务院批准,现公告如下: 一、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二、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特此公告。 二〇〇九年四月三十日
一、历史上几次大的流感疫情1: • 流感流行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一般情况下10年左右为一个周期。但危害程度不一样,有轻有重。下面我们看一下几次大的流行: • 1918 年西班牙大流感(H1N1 型流感)最早爆发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小城哈斯科尔,后来席卷全球,死亡人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4-5 倍,保守估计在4000 万-5000 万,(当时世界人口18 亿),被称为“史上最恐怖流感”。令人担忧的是,今年的这次流感病毒与1918年的流感病毒有相似的结构。这是世卫组织高度重视的主要原因。
历史上几次大的流感疫情2 • 1957-1958 亚洲流感 (病毒类型 H2N2)1957年2月22日,首发于中国贵州,3、4月间席卷中国。5月到6月流行到日本及东南亚各国,7月到8月流行至中东、非洲,9月开始在美国流行,10月流行至加拿大和前苏联。这次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造成全球至少100万人死亡。 • 1968-1969 香港流感 (病毒类型 H3N2)1968年7月,香港突然爆发流感,发病人数多达50万。8月,流感传入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后来这次流感使美国5100万人染病,根据国际红十字会组织统计,这场流感至少波及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造成全球150万-200万人死亡。
历史上几次大的流感疫情3 • 1977-1978 俄罗斯流感 (病毒类型 H1N1)1977年11月至1978年1月在前苏联,“俄罗斯流感”流行。至1978年冬,其他许多国家也纷纷出现流感流行。引发此次流感流行的病毒为1950年流行的H1N1病毒株的变异体。因此,在50年流行期生活过的人,都有一定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所以,绝大多数有关1977-1978年流感流行的报告指出,尽管那次俄罗斯流感流行为典型的爆发流行,但成年人发病较少,发病的症状也很轻,而在校学生和部队新兵中发病率高,症状也重。
历史上几次大的流感疫情4 • 1997年,香港出现了18例由禽流感病毒导致的流感,患者病情严重,成人发病为主, 其中5例死亡。同时在香港饲养或进口的鸡群中出现了H5N1病毒爆发流行。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人传人的情况。 • 1999年11月~2000年4月,欧、美、亚三洲均发生了中度以上的流感爆发流行,其中最严重的为法国,流行高峰时发病率达861/10万。引起的毒株是H3N2亚型。
历史上几次大的流感疫情5 • 2003年我国发生了SARS流行,累计发病8437例,死亡872例,病死率10%。疫情也在周边一些国家流行。
二、疫情通报: (一)、目前全球疫情情况: •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人群普遍易感的新发疾病,已成为当前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截止9月8日疫情波及188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报告确诊病例已超过27.7万例,死亡病例近3000多例。但由于许多疫情严重的国家己不再检测和统计新增病例,所以这个数字显然要比实际低的多。最近,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重症和死亡人数增加的趋势。 • 世卫组织总干吉陈富珍表示:在人口稠密的国家和地区估计要有30%的人面临被除感染的危险。最近,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重症和死亡人数增加的趋势。 • 法国公共卫生监测研究表明:截止7月中旬,法国574例因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导至死亡的原因75%是肥胖和怀孕的人。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警告: •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传播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而且在死亡病例中青壮年比例相对较高。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和学校开学,疫情扩散的风险在增加,重症病人和全球病死率也在增加。未来几个月会在全球进一步传播,大多数国家可能出现“甲流”病例每3至4天就翻一番的增加,直至传播的高峰期过去。同时,病毒还有发生变异的可能,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不能掉以轻心。
我国疫情通报: (二)、我国内地疫情: • 截止9月11日下午3点,我国内地累计报告7505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两天增加1048例,到目前为止已治愈4470例,没有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死亡病例。重症3例。
我们身边也有了 • 7月31日,我市哨点医院监测中,发现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来,相继在企业和学校也出现了多起集聚性发热伴流感样病人,经我们疾控中心监测,极大部分是甲3型流感,部分是甲1型,为季节性流感,也有甲型H1N1病人。 • 我们义乌和全国一样,今年的流感防控可分为三个阶段,8月以前主要是堵输入,防社区扩散;8月1日到8月30日主要是企业集聚性病人的控制;9月1日以来主要是学校的防控。
我们身边情况: (三)、天气转谅、学校开学以来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疫情由散发病例向聚集疫情发展。我们在发热门诊监测中发现4成是学校的学生,很多学校出现了聚集性发烧病例。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发烧病人中有10%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原因是由于甲流病毒的潜伏期为1至7天,正好遇上中小学和高校开学后一周的时间点。假期末,不少学生有外出旅游的经历,汽车、火车、飞机都可能接触上甲流病毒,导致开学后发病。再因学校刚开学,很忙,没有很好做晨检,病人没有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和隔离。
二、甲型H1N1流感罪魁祸首是什么? • A/H1N1包含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 • 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 • 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 形态 :球型或丝状
(一)、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特点 • 1、是有三种病毒混合组成的一种变异后的新流流感病毒,; • 2、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感染者; • 3、飞沫是传播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元凶,而没有发现空气能够传播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般认为,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飞沫进入空气中,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但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所以有专家认为相距1.8米是安全范围。由于飞沫颗粒直径>5µm的含水颗粒,比较大,不会长期悬浮在空气中,不会引起空气传播。
4、潜伏期一般为1到7天,但在发病前一天就己经开始排毒; • 5、季节性流感主要侵犯的是上呼吸道,表现出来的是上呼吸道症状,而甲型H1N1流感可侵犯到下呼吸道,因此继发肺炎的概率比较高。 • 6、发病人以中壮年为主。 • 7、病死率在8月中旬是0.1%至0.9%,近期有增加趋势.
(二)、引起的症状 • 发热(一般≥38℃)、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病例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三)传播环节基本清楚 • (1)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传播环节基本清楚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传播环节基本清楚 • (3)、关于飞沫 • 一般认为直径>5µm的含水颗粒。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飞沫进入空气中,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但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由于飞沫颗粒较大,不会长期悬浮在空气中。 WHO的建议—A/H1N1流感:空间隔离的距离是6英尺(约1.8米)
传播环节基本清楚 (4)、易感人群 • 人类对这次的流感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所以人群普遍易感染。其中,高感染风险的密切接触者包括:近7天内在无有效防护的情况下,密切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人的人员。 • 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波及范围和后续影响难以估测。但个体差异不同,可能易感成度也不一样。
传播环节基本清楚 • (6)、预后怎么样?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预后与感染的病毒有关,除了原来有基研疾病的人容易出现并发症外,极大多数预后良好。关键在于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这次感染过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治愈后将会对这种病毒有一定的免疫能力。
传播环节基本清楚 • (7)、传染期有多长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传染期为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7天。儿童,尤其是幼儿,传染期可能更长。 • 如发病7天后仍有发热症状,表示还是有传染性。 • (8)、疫苗 9月12日我国第一批甲型H1N1疫苗已出厂投入应用;
五、如何预防 •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主要是把握三个环节: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一)、控制传染源 • 关键在于及时发现传染源(发烧病人和密切接触者也就是感染者),及时隔离这些传染源。 • (1)、学校,托幼机构每天进行晨检和午检,测体温很重要,这是早发现病人的关键做法。 • 校医和保健老师首先要把晨午检做法教给班主任,如何测体温?如何看体温计?如何做好体温登记?发现问题如何报告?采取什么措施? • 作为班主任每一天履行的第一件工作,应该是给学生测体温,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并做好登记。这虽然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关系到传染病会不会在自己班内流行的大问题,绝不能马虎。
在晨检和午检中发现体温在37.5度以上伴有流感样症状的坚决采取隔离措施,立即给他戴上口罩先带到学校临时隔离室,电话告知家长带到医院发热门诊治疗。老师、学生都不能带病上教室和学校的公共场所(阅览室、图书室、电脑房、合办的办公室等)。在晨检和午检中发现体温在37.5度以上伴有流感样症状的坚决采取隔离措施,立即给他戴上口罩先带到学校临时隔离室,电话告知家长带到医院发热门诊治疗。老师、学生都不能带病上教室和学校的公共场所(阅览室、图书室、电脑房、合办的办公室等)。
2、学校要有专人负责每天追查登记和随访因病缺勤的老师和学生健康状况和体温情况(电话了解)。2、学校要有专人负责每天追查登记和随访因病缺勤的老师和学生健康状况和体温情况(电话了解)。 • 3、每天晨午检结束后,各班主任要根据防控办的要求填写好教职员工和学生居家隔离治疗的名单和家长姓名及详细住址,下午4:00前传真至义乌市甲流防控办85258127;再由防控办通知学生所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责任医师进行医学观察和管理。避免病人失控造成社区的传播流行。
4、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让家长配合做好学生日常健康的观察,一旦学生健康方面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报告。4、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让家长配合做好学生日常健康的观察,一旦学生健康方面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报告。 • 5、居家隔离治疗的学生,一定要体温正常后3天,症状完全消失才能恢复上课。
学校出现疫情时: • 1、避免全校的室内活动,停止举办校内各种大型师生集会; • 2、学校每个班要有专门负责了解每日每个宿舍人员健康状况;疾控中心确定疫情暴发后,根据要求实行日报和零报告制度,掌握流感样病例每日增减情况; • 3、要在疾控中心指导下,对教室、寝室、电脑房、视听室、图书馆等室内活动场所、课桌(椅)、门把手等表面清洁消毒,保持通风。 • 4、配合卫生部门做好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
二、切断传播途径: • 1、发现发烧伴流感样病人立即隔离;避免与健康学生接触; • 2、因为学校是极容易造成甲型H1N1流感病毒集中传播的场所,在学校出现传播流行时,学校停课是最好的切断传播途径的办法,因此在以下情况可停七天课:千万不要心存侥幸。 • (1)、一天内同一个班出现2个以上确诊病人,这个班要停课; • (2)、一周内一个班级5例以上确诊病例,这个班要停课; • (3)、14天内同一学校、同一个年级两个及以上班级出现确诊病例,这年级要停课; • (4)、14天内同一所学校出现两个年级有确诊病例,这个学校要停课;
临时停课后的措施 • 1、根据政府部门及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实行临时停课; • 2、建立学校、学生、教职员工以及家庭的联系制度,停课前要告知他们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同时要求保持与学校和卫生部门的及时联系; • 3、医学隔离观察和治疗的人员要每天测两次体温,同时做好记录; • 4、停课期间,学校要组织人员负责学生和教职员工(包括住宿和非住宿生)每天的健康状况跟踪; • 5、复课前,必须对各种学习、生活、娱乐和办公场所进行彻底打扫和消毒。
6、复课后学校还要继续加强病例报告,至少持续14天,未痊愈的学生应继续隔离治疗,至其病后7天或症状完全消失后24小时,才可以上学;6、复课后学校还要继续加强病例报告,至少持续14天,未痊愈的学生应继续隔离治疗,至其病后7天或症状完全消失后24小时,才可以上学; • 7、加强停课期间的住宿生的管理,学校组织专人负责住宿生每天的健康状况跟踪和报告,如发现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学生,马上将学生送到就近的医院发热门诊诊治,住宿生要注意个人卫生,每天做好开窗通风,尽量不随意调换宿舍、串寝室和在寝室内聚会活动。
(三)、保护易感人群 • 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病毒,所以人类普遍缺乏免疫力,都易被感染。 • 学校要对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流感防控的知识培训,提高个人的防范意识:改善自己的行为,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卫生习惯;修正自己,完善自我;主动防范比接种疫苗更有效。 • 个人预防原则:勤开窗通风、勤洗手、吃熟食、人多不去凑热闹。
具体预防措施: • 1、避免与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密切接触,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隔离观察室和医院看望病人; • 2、要改变某些习惯,如减少握手,改掉下意识抠鼻子、摸嘴的习惯;养成用洗手液洗手的习惯。特别在以下情况下要洗手: (1)与病人握手后; (2)触摸过公共物件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 ; (3)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 ; (4)乘坐公交车后; (5)接触钱币之后.
3、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勤换洗衣服坚持体育锻炼;3、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勤换洗衣服坚持体育锻炼; • 4、负责照顾病人时要和流感样病人尽量保持在2米外的防飞沫安全的距离,并且要戴一次性外科医用口罩;普通口罩即可; • 5、工作场所和居室要开窗通风,使用空调和中央空调的场所,要有机械通风设备,并且要经常清洗过滤膜。 • 6、保持工作环境和居室的清洁卫生,及时清除垃圾。
(五)、发病学生的注意事项: • 1、患者要第一时间主动报告,为保护他人主动戴好口罩到正规医院发热门诊; • 2、要隔离休息治疗,多喝水;不能带病上班和上课,不能在病没有全愈的情况下到公共场所去(如阅览室、图书室、网吧),住校学生生活上要服从学校安排的人员照顾。 • 3、把自己患病情况电话告知家人、同学和朋友 ,避免与其接触; • 4、做到文明咳嗽,在咳嗽和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的纸巾掩住嘴和鼻子,使用后的纸巾扔到有盖的垃圾桶内,消毒后送到垃圾转运站。 • 5、外出期间必须戴口罩。
肥皂含菌浓度:3×103-4个/g 肥皂含菌浓度:1×104-5个/g 肥皂含菌浓度:1×106-7个/g 公共场所请立即停用固体肥皂!
(七)、防甲型H1N1流感汤剂 • 桑叶菊花水:由桑叶3克、菊花3克,芦根10克,沸水浸泡后代茶饮服。 • 薄荷梨粥:薄荷3克、鸭梨一个、大枣6个,用小米或大米一两煮粥。 • 还可以用绿豆60克,生甘草6克,生薏米20克熬汤后服用。
防甲型H1N1流感汤剂 • (正常体质口服汤药):黄芩15g藿香10g板蓝根15g鱼腥草20g甘草4g; • (较弱体质口服汤药):黄芪20g防风15g黄芩15g藿香10g板蓝根15g甘草4g; • (公共场所喷洒消毒):贯众30g艾叶30g薄荷15g(10分钟后下)加入1000ml水煎熬15分钟。
联系方式: 王苏生:13575950828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