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likes | 605 Views
2008 年度 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总结.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686 简单回朔 2008 年度项目总结 项目转化为工作的挑战. 起步四年半 似乎已遥远 首次项目启动培训班: 2005 年 3 月 28 日 北京. 公共卫生是艘美丽的航船 第一次登上船的精神科 我们不算合格的水手. 准备时间 2003.5-2004 年 批准时间: 2004 年 12 月 批准名称:重性精神疾病防治队伍建设及癫痫防治管理项目 2004 年度精神卫生和癫痫项目批准经费: 1000 万,其中精神卫生 686 万
E N D
2008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总结2008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总结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686简单回朔 2008年度项目总结 项目转化为工作的挑战
起步四年半 似乎已遥远 首次项目启动培训班: 2005年3月28日 北京
公共卫生是艘美丽的航船 第一次登上船的精神科 我们不算合格的水手
准备时间2003.5-2004年 • 批准时间:2004年12月 • 批准名称:重性精神疾病防治队伍建设及癫痫防治管理项目 • 2004年度精神卫生和癫痫项目批准经费:1000万,其中精神卫生686万 • 执行单位:卫生部疾控司 • 委托执行单位: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大学精研所 686万 我们出发!
项目目的 • 完善社区对重性精神疾病的防治和管理能力 • 提高医务人员对重性精神疾病规范化治疗能力 • 降低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 最终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
图示项目目的-无缝工作网络的建设 省/市级医院 省/市级医院 ? ? ?
本项目构建成功的城市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网络 省/市级医院 省/市级医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疾控中心 居委会 居委会 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卫生服务站
本项目构建成功的农村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网络 省/市级医院 省/市级医院 省/市级医院 省/市级医院 县卫生院 疾控中心 疾控中心 乡镇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所 村委会 村委会 村卫生所 村委会 村卫生所 村委会 村卫生所
项目的重大调整 2007年将“监管治疗”改为了“管理治疗” 2008年项目示范区从原61个示范区县调整为区县所在的54个市(州),管理同时升级。 增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项目区 2009年新增新项目市州58个,总数达到112个市州(中国有333个市(州)
项目期待的变革 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治疗和康复的机会 精神疾病防治网的形成 精神卫生服务从医院穿墙而出 社区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能力 精神科医生有社区人群防治的指导能力 社区/乡村医生有识别重性精神病和随访治疗能力
项目期待的变革:建成综合防治队伍 • 卫生行政管理人员 • 精神科医生 • 精神科护士 • 个案管理人员(社区医生/乡村村医) • 居/村委会人员、民警 • 其他人员: 疾控中心人员、公共卫生干事、民政助理、残联助残员等
项目不敢期待 在短时间内能转化为常规公共卫生工作
项目简单回朔 2008年度项目总结 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8度,任务不同 原示范市(州):承担培训、带教新增示范市州的任务,同时完成示范区内的患者筛查、管理及治疗等 新增示范市(州):人员培训、购买设备、熟悉流程,采集200例患者的数据并录入数据库
执行依据 • 根据2009年3月卫生部下发的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关于做好2008年度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 (卫疾控精卫便函〔2009〕27号) • 项目工作时间:2009年全年 • 中央级项目经费:4633万元,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4179万元+汶川震后四川、陕西和甘肃省心理重建的484万元。
项目管理与领导 2009年共纳入112个项目示范市(州),包括200个项目区县。 管理工作由示范市(州)卫生局主要承担,包括项目组织和责任落实。 项目区、县在市(州)卫生局领导下具体实施项目。 在卫生部疾控局的领导下,位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继续承担整个项目的运作和管理。
项目区基本资料 200个项目区县实际参加的机构数共计34861个 与2007年度78个项目区县相比增加了17398个。 其中 -区/县级医院以上的医疗机构共304个 (省级44,市级92,区/县级168)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86个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2748个 -城市居委会5660个; -乡镇卫生院1136个 -村卫生室11480个 -村居委会12547个。
项目服务半径(患者随访的平均单程距离) 54个原示范市(州),包括78个项目区县的平均覆盖半径为85公里,比去年增加10公里 其中 7个项目区县在75~100公里之间 12个项目区县在100~225公里之间 4个项目区县在225~1000公里之间(新疆巴音郭楞州725公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320公里、包头市300公里、黑龙江牡丹江市300公里)。
随访所需的单程时间 54个原示范市(州)的78个项目区、县平均最长服务时间为3.6小时 其中随访所需服务时间最长的前几个省份为黑龙江牡丹江市18小时、内蒙古包头市12小时、云南昆明市和新疆巴音郭楞州10小时、河南新乡市8小时。
专科医生随访百分比 由专科医院的医护人员完成的随访病人数占本地区随访病人总数的比例: 随访比例 0-25% : 27个示范市(州) 26%-50%:13个示范市(州) 51%-75%: 5个示范市(州) 76%-100%:9个示范市(州)
经费到位情况 2008年度中央补助经费4179万元,截至2009年10月30日,中央经费共到位3478.91万元 黑龙江、宁夏、新疆兵团的经费未到位 广东到位4%,江西到位33%,新疆到位72%,其余省份经费到位率均在80%以上
中央经费与配套经费 需方补助所有省份一样 “能力建设”和“工作经费”的分配上东部只分配50%,与中西部不同 中、西部每省份经费总计99万元 东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7省市(不含辽宁)每省经费61-62万元 配套经费各地总计1222.54万元。 北京、天津(11万)、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均有配套经费
国家级项目培训 在浙江省项目办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级培训共进行了3次:2009年3月杭州培训;对新增的第二批项目示范区进行了2次培训(2009年9月杭州) 培训对象:省级技术负责人、新增示范市(州)卫生局疾控处负责人及执行单位负责人、第一批示范市(州)技术负责人及新增示范市(州)技术负责人、数据质管员和个案管理骨干。
二级培训(截至2009年10月30日) 2008年度的二级培训包括质控培训和社区医生培训,家属护理教育培训和民警及居委会培训。 1、 家属护理教育培训:需培训家属共81390人。已有50个原项目区开展了该项培训,共培训80543人次,55720名家属。 培训总体评分为89.96分。 新疆、陕西西安市、甘肃天水市尚未开始培训。
二级培训 2、民警及居委会培训新项目区需培训各100名。已有49个新项目区进行了培训,共培训6247人次,5895名学员,培训总体评分88.32分。尚未开展该培训的有江苏苏州市、安徽安庆市、江西上饶市、河南濮阳市、广东佛山市、海南三亚和儋州市 3、 质控培训要求每个原项目区培训30名质控人员,每个新项目区培训20名质控人员。已有93个项目区进行了质控培训,共培训6956人次,3854名学员,培训总体评分91分。河北唐山市和邯郸市、山西大同市和临汾市、辽宁阜新市和锦州市、江苏苏州市、安徽安庆市、福建省全部新老项目区、广东佛山市、广西梧州市、贵州黔南州、陕西延安市、甘肃天水市和白银市尚未进行质控培训。 山
二级培训 社区医生培训要求每个老项目区至少培训90名社区医生,每个新项目区培训20名社区医生。已有105个项目区进行了社区医生培训,共培训14115人次,10248人,学员对培训的总体评分为90.5分。江苏苏州市、安徽合肥市和安庆市、福建福州市、甘肃平凉市尚未开展对社区医生的培训。
药品招标采购及设备配置 药品 • 尚未实行全国统一招标采购 • 基本由执行单位按照医院招标购买 • 极少数由CDC购买 设备 • 新项目区安排了数据系统必须的电脑 • 打印机及传真机
医疗指标完成情况(截至到09年9月30日) 106个示范市(州)进行精神科诊断复核与危险行为评估、登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并建档立卡54089例(全国共计划新增项目病例72600例)天津南开区、福建三明市和龙岩市、海南三亚市、新疆喀什地区和阿克苏地区未进行建档立卡工作。 100个示范市(州)录入《全国精神疾病管理系统》(不含Ⅱ、Ⅲ、Ⅳ期)42485例。天津南开区、福建三明市和龙岩市、海南三亚市、新疆喀什地区和阿克苏地区、江苏南通市、安徽合肥市和安庆市、广东中山市和佛山市、宁夏吴忠市未将患者情况录入国家数据库。
医疗指标完成情况(截至到09年9月30日) 定期随访及康复指导有危险行为倾向的患者41678例,336552人次。 2009年随访脱落者(3次以上没有随访到的患者)共计1575例,主要脱落原因为家属拒绝、搬迁、死亡、长期住其他医院等。
医疗指标完成情况(截至到09年9月30日) 提供免费药物治疗共完成15010例(全年计划已完成),其中难治病例969例 相关化验及心电图检查目前完成12196例,34114人次 由精神科医生提供的免费服药后免费疗效评价和治疗方案调整目前完成12466例,30024人次。
医疗指标完成情况(截至到09年9月30日) 对有危险行为者提供免费应急处置(不含Ⅱ、Ⅲ、Ⅳ期)2828例,3203人次。 免费收治有危险行为且贫困的住院患者(不含Ⅱ、Ⅲ、Ⅳ期,按入院计)2161例,2175人次。免费住院治疗患者中,有1300例(占住院总数的60.16%)为免费服药患者。 解锁救治关锁病人94例。新疆兵团、云南、四川、湖北、山东已完成解锁任务。
信息系统管理及数据质量控制 本年度前三季度信息系统运行正常,按常规完成数据备份。 本年度信息系统最主要的工作是接入新区的数据点,分配编码和指导新区的数据员使用网络上报系统。 目前数据管理平台开放了专门的讨论区供大家提问和讨论。
信息系统管理及数据质量控制 截至2009年10月30日,108个示范市(州)的项目区县质管员尽职尽责,对纸版、网上数据/资料进行了核对检查: 其中66个项目区县对全部资料进行了核对 42个项目区县对部分资料进行了核对 安徽合肥市和安庆市的质管员从未对资料进行核对。
督导情况 • 国家级督导:计划督导5个省,实际督导5个省:江西、河南、宁夏、内蒙古、重庆,其中内蒙古和重庆两省为行政督导,内蒙为第二次行政督导。 • 5省共有11个示范区接受了督导: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和赣州市南康市、河南新乡市新乡县、宁夏省银川市兴庆区、固原市原州区、吴忠市和中卫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重庆渝中区和南川区。 • 参与督导的专家均为国家项目专家组成员,共计19人次参与督导。
督导结果-组织管理及经费 组织管理基本到位。除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外,各省及项目示范区均制定了项目年度实施方案。 除宁夏中央补助经费未到位外,其余各省中央补助经费均已到位。重庆渝中区为示范区提供配套资金100万元。有3个示范区的项目执行单位自筹部分经费用于项目工作,宁夏省固原市原州区5万元、重庆南川区6万元、渝中区6.465万元。
督导结果-工作指标完成质量(9个示范区合计)督导结果-工作指标完成质量(9个示范区合计) 抽查免费给药患者的“资格审核表”120例,全部合格 抽查免费给药患者“免费用药记录表”120例,14例用药方案不合理。 抽查免费给药患者“实验室检查记录表”120例,发现对23例异常项目的临床处理不合理。 抽查免费“应急处置记录表”41例,3例不符合应急处置的范围,原因是危险评级达不到2级;2例应急处置措施不合理。
督导情况综合评价 “优” :河南新乡市新乡县。 “良上”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和赣州市南康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良”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固原市原州区、重庆渝中区和南川区。 “中等” :内蒙古包头市。原因是对整体项目理解不到位,整体财务管理不清楚,财务人员不清楚经费列支明细;无质量控制与地方督导,无随访。
拓展培训及工作 以686项目为研究对象的中澳卫生与艾滋病项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流程与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开发项目申请成功。2009年5月25日,该项目作为由澳大利亚国际发展援助署(AusAID)资助的“中澳卫生与艾滋病项目”(China-Australia Health and HIV/AIDS Facility,简称CAHHF)中的一个子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属于“加强卫生体系建设”领域,由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负责执行。
拓展培训及工作 2009年4月,全体原项目区医疗组长参加中国-挪威精神卫生立法与医学伦理骨干培训班。 WHO-韩国社区精神卫生培训(上海,广东)。 3批项目单位的医护人员分别在香港学习社区卫生两周。 精神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班共完成11个。 灾后心理重建项目今年基本由各受灾省省卫生厅统一安排执行。
项目背景 2007年度项目总结 亟待解决的问题
省项目办能力不齐 • 能力参差不齐,部分省级项目办对项目深层的意义理解不到位,造成在省内疏于对市州级的管理和技术指导; • 省、市项目办对国家的大卫生政策不够敏感,主动寻求政策支持的能力不强; • 公共卫生能力差,对公共卫生的理念、方法、评估手段等均不太熟悉;
服务网络与经费 • 服务网络建设不够理想,不少项目区没有利用社区医生或是乡村医生跟进随访,而是自己派人外出服务,在国家将随访费用调至社区管理网使用时,势必面临很大问题; • 项目区垫付经费的问题,各省的经费实际到位依然严重滞后。
治疗质量 • 技术规范使用不到位。项目所管理的患者虽然以慢性贫困病人为多,但仍可以利用省内专家组的资源提高疗效,更好的做到规范化治疗。 • 相当多的省并未充分利用当地技术资源,项目人员对项目技术方案的了解不足;
数据库与宣传 国家数据库信息系统尚未升级,无法完成各地要求的分省统计,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对项目的宣传,降低社区耻感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最大的挑战 • 项目向日常工作转换时的衔接: 均等化服务费用与686项目的关系!
感谢: • 卫生部、财政部 • 各省、市、自治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CDC • 各省项目办 • 各项目执行单位的全体同志 • 项目督导组和专家组成员及所在单位 •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墨尔本大学,哈佛大学 •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