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 likes | 931 Views
消化系统疾病及消化内镜学概述 (2013 年 4 月版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厉有名 zlym@zju.edu.cn. 一 , 消化系统疾病概述 二 , 消化内镜学概述. 一 , 消化系统疾病概述.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等脏器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可以影响到其他系统功能 其他系统疾病可以引起消化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疾病分类. 按消化系统的病理生理分类 : 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分泌异常:胰腺炎等 胃肠道转运异常:肠梗阻等 免疫调节异常: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炎症:病毒性肝炎等
E N D
消化系统疾病及消化内镜学概述(2013年4月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厉有名 zlym@zju.edu.cn
消化系统疾病 •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等脏器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 • 消化系统疾病可以影响到其他系统功能 • 其他系统疾病可以引起消化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疾病分类 • 按消化系统的病理生理分类: • 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分泌异常:胰腺炎等 • 胃肠道转运异常:肠梗阻等 • 免疫调节异常: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 炎症:病毒性肝炎等 • 代谢性异常:药物性肝病等 • 肠道血供障碍:缺血性肠病等 • 肿瘤:胃癌等 • 功能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等 • 遗传性疾病:肝豆状核变性等 按病变器官分类:
病史与症状 厌食与食欲减退 恶心与呕吐 嗳气 吞咽困难 烧心或灼热感 腹胀 腹痛 腹块 腹泻 里急后重 便秘 呕血、黑便、便血 黄疸 体重减轻或消瘦 体 征 一般情况: 营养情况、消瘦、黄疸、蜘蛛痣 锁骨上淋巴结 胸腹壁有无静脉曲张及血流方向 腹部检查: 腹部有无膨隆 蠕动波 移动性浊音 压痛、反跳痛 腹肌强直 震水音、肠鸣音 肿块:部位、深浅、大小、形状、硬度、 表面情况,活动度、压痛、搏动等 肝脾检查:注意大小、硬度、边缘、触痛等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症状与体征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实验室与辅助检查 • 血液检查 • 粪常规和尿常规 • 内镜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其他实验室检查 • 胃液分泌功能 • 小肠吸收功能 • 胰腺外分泌功能 • 13C 或14C尿素呼气试验 • 活组织或脱落细胞检查 • 分子生物学 • 消化道动力学检查 • 其他
消化系统疾病防治 • 一般治疗 饮食、营养 精神心理治疗 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 药物治疗 针对病因或发病环节的治疗 对症治疗 • 手术和介入治疗
(一)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 消化系统疾病谱的变化--疾病谱“西方化” 生活方式相关疾病增多; • 针对病因或发病环节的治疗--改变了疾病的自然病程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和研究 乙型肝炎的防治(疫苗的普及) • 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的研究
消化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食道疾病: GERD:内镜阴性反流病(NERD)和内镜阳性糜烂性食管炎(EE) Barrett食管: 胃部疾病: 胃癌发病机制日益明确: 胃癌早期检出率提高:放大内镜、色素内镜、共聚焦内镜、 窄带光谱成像内镜、 超声内镜等 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 胃癌化疗: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靶向治疗药物 肠道病变: 小肠疾病的诊断率提高: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的应用 炎症性肠病: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2α单抗( Infliximab)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STI-571 (又称Gleeve,格列卫) 大肠癌的筛查:
消化系统各脏器疾病的进展 肝脏及疾病: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胰腺疾病: 重症胰腺炎治愈率提高,死亡率降低 胰腺癌:超声内镜的应用
20世纪内镜技术回顾 超声内镜 电子内镜 纤维内镜 半可屈式内镜 硬管式内镜
消化内镜发展的四个时期 一、硬式内镜(1805-1932年) 早期硬式内镜: 1805年德国Bozzine首先提出内镜的设想 1868年德国Kussmaul在观看吞剑表演的启发下,制成第一台胃镜 半可曲式胃镜: 1932年,光学师Wolf和内镜学者Schindler共同研制而成 二、纤维内镜(1957- ) 1957年美国Hirschowitz制成了第一台纤维内镜
消化内镜发展的四个时期 三、电子内镜(1983年- ) 1983年美国Weloh Allyn公司首先开发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胃镜 四、胶囊胃镜(2000年-) 2000年以色列开发出第一台将图像连续发射至体外的医学相机,外形酷似胶囊
中国消化内镜发展史 • 20世纪50年代起,一些大医院开展了硬式内镜的检查 • 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纤维内镜 • 80年代起发展迅速,电子胃镜、ERCP检查、内镜下的介入治疗基本与国际接轨。 • 90年代内镜检查普及全国基层医院
中国消化内镜发展史 • 1984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内镜学术会议上,成立全国内镜学组 • 1990年在南京内镜学术会议上正式成立了中华消化内镜学会 • 2000年,我国正式加入亚太地区内镜学会与世界内镜学会
中国消化内镜发展史 • 1966年开始研制纤维内镜 • 1973年上海医用光学仪器厂生产了第一台纤维胃镜,实现了纤维内镜的国产化 • 2003年胶囊内镜研制成功.
食管镜 胃镜 十二指肠镜 腹腔镜 胆道镜 小肠镜 结肠镜 双气囊套管式小肠镜 超声内镜 放大内镜 变焦内镜 色素内镜 胶囊内镜 内镜种类
内镜设备发展特点: • 镜体向长、细、软方面发展 • 设备 机械灵活性和精密度的提高 • 图像的高清晰度发展 • 内镜的辅助设备的日新月异
内镜治疗学 是现代医学科学和高新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艺术结晶,是一门新的医学分支。 主要研究解决内科不能解决的问题,简化和替代一些外科手术,从而为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和途径。
简便 快速 高效 安全 低耗费 低并发症 低死亡率 消化内镜治疗学的特点
内镜下硬化术 • 内镜下结扎术 • 内镜下引流术 • 内镜下修补术 • 内镜下放置支架术 • 内镜下造瘘术 • 内镜下取异物术 • 内镜下切除术 • 内镜下切开术 • 内镜下扩张术 • 内镜下止血术 • 内镜下置管术
一、食管疾病的内镜治疗 • 食管狭窄的内镜治疗 • 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治疗 • 食管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 • 食管肿瘤的内镜治疗 • 食管异物的内镜治疗
二,胃疾病的内镜治疗 •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内镜止血 • 胃十二指肠息肉的摘除 • 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 • 晚期胃癌的内镜治疗
三,胆道疾病的内镜治疗 •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术,清除胆总管结石的成功率达85%—90%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成功率95%以上
四,急腹症的内镜诊疗 • 急诊腹腔镜诊断性腹腔镜在急诊中也非常重要。多种急诊病例需要腹腔镜检查,右下腹疼痛、急性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穿孔或憩室穿孔、肠梗阻、腹腔内出血和肠系膜缺血。
五,胰腺疾病的内镜治疗 • 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 • 胰腺囊肿的内镜治疗
六, 内镜下胃肠造瘘术 内镜下经皮结肠造瘘 内镜下经皮胃造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