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 likes | 610 Views
2013 年河北中考 《 考试说明 》 解读 暨复习策略建议 —— 历史学科. 向奋斗在初三历史届的同仁致敬!. 一、 2013 年中考文综历史说明详解 二、 往年命题简析 三、预测 2013 年中考试题趋势及对策 四、解析 2013 年中考热点、重点. 一、 2013 年中考历史说明详解 中考考试说明简单的概括就是:中考考试范围是什么?中考考什么?中考怎么考?中考考的难易程度怎么样?中考 与 2012 年相比有一些变化,认真领略这些变化及其精神实质,将 2013 年历史中考备考策略的谋划,裨益很大。.
E N D
2013年河北中考《考试说明》解读暨复习策略建议——历史学科2013年河北中考《考试说明》解读暨复习策略建议——历史学科 向奋斗在初三历史届的同仁致敬!
一、2013年中考文综历史说明详解 二、往年命题简析 三、预测2013年中考试题趋势及对策 四、解析2013年中考热点、重点
一、2013年中考历史说明详解 中考考试说明简单的概括就是:中考考试范围是什么?中考考什么?中考怎么考?中考考的难易程度怎么样?中考与2012年相比有一些变化,认真领略这些变化及其精神实质,将2013年历史中考备考策略的谋划,裨益很大。
今年考试说明继续强调历史学科考查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考查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理解,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及同一时期的横向联系;考查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考查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的联系.今年考试说明继续强调历史学科考查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考查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理解,包括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及同一时期的横向联系;考查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考查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的联系.
与2012年不同: (一)对“历史学科考试要求”的表述: (1)由2012年“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变为2013年“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经历、体验、探索历史学科的过程”。这就说明教学要从学生学情出发,强调如何获得的知识。
(2)由2012年“学习掌握历史的过程与方法” , 变为2013年“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所谓方法,是指传授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经历历史研究的一般过程,知道探索历史真相的途径,以及阅读历史、撰写历史、感悟历史的方法。(3)由2012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变为2013年“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对“历史学科考试具体要求”的表述:(1)由2012年“应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等” , 变为2013年“考查应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具体、适用更与生活联系紧密)(2)由2012年“对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 变为2013年“对历史材料进行阅读、观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根据材料形成对历史的合理想象;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3)由2012年“考察学习历史课程形成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如爱国主义情感、人文主义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的科学态度、民主与法治的观念、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等” , 变为2013年“如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感、人文主义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的科学态度、民主与法治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等”。
解读考试说明,把握2013命题趋势 • 中考题按照“题型示例”例题的形式来设计。中考题与“题型示例”例题“高度一致”,说明例题对命题有重大借鉴意义,尝试例题的命题方式——特别是新增例题的命题方式已“潜伏”于“题型示例”中。尽管命题有其随机性,但《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因此例题值得研读(从教的角度看)。《考试说明》中“题型示例”均选自往年各地具有代表性的试题,对学生全面了解中考各类题型有重要指导意义,所以例题值得研读。(从学的角度看)。试题命制存在连续性,研读往年试题有助于把握中考命题方向。
课标的重要性不亚于教材目录,课标也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因此对考试说明的解读需要与课标结合起来。课标的重要性不亚于教材目录,课标也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因此对考试说明的解读需要与课标结合起来。 • 课标条目初步规划了掌握知识的基本途径,可以结合教材和课程要求,通过问题化形式,多角度分层次具体系统地落实课标,从而落实考纲,并且与中考接轨。
主题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012 选择题 台湾文告发布背景是—《马关条约》 2分
近年中考“专题”特征试题考查角度梳理 2012年 外交领域专题―70年代外交成就对中国及世界影响; 近代化专题――三民主义的内容、斗争形式、意义。 国别史专题――德国参加军事集团的恶果,从多角度 论证判断依据 历史人物专题――华盛顿、马克思的重大贡献
2011年 • 新旧民主革命专题――经验(教训)、体现经验的史实 • 国别史专题――日本三次危机“直接原因”、危机缓解的“重大影响” • 祖国统一专题――对台方针的变化、1979 年提出对台方针的“背景” • 科技革命专题――中国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
2010年 • 国共合作专题――毛蒋领导反侵略战争“国际意义” • 国别史专题――俄国人评价列宁的“相同背景”、用史实说明列宁伟大(伟大的原因) • 生活变迁史专题--有助于陆士谔的幻想 的“现象”(因素) • 2009年 • 科技革命专题――交通工具及“优势” • 世界格局演变专题――一战后帝国主义建立的国际关系体系、概括德日意三国、英法美三国在经济上重新组合的“共同原因”、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给世界带来的“重大影响” • 思想解放专题――五四运动前后,推动思想解放的诸多原因
2008年 • 一体化专题――经济全球化――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及趋势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各国经济关系 • 国别史专题――英国资产阶级巩固统治的方式及其巩固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 新旧民主革命专题――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 • 重大改革专题――我党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国内外有利因素”
09—12年我省中考历史试题特点分析 • (1)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透过新角度,基本上坚持主干知识的命题原则; • (2)试题呈现图文并茂,材料形式、来源多元化; • (3)体现《考试说明》的新变化; • (5)主观性试题强调中外关联,坚持能力立意,突出思维空间的发散性。
主干知识: • 1)从地位看:主干知识是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的知识; • 2)从作用看:主干知识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起支撑作用的知识; • 3)从教材内容看:主干知识是教材重点阐述、详细分析的知识; • 4)从《课程标准》看:主干知识应是《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规定和要求的知识; • 5)从中考看:主干知识应是《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属于当年考试范围内的知识。
试题呈现方式和材料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不仅有文字,还有历史图片、地图、表格、漫画等。试题呈现方式和材料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不仅有文字,还有历史图片、地图、表格、漫画等。 • 材料既有来源于现实社会的形象性题材,也有出自于专著的原始材料,彰显了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
2012年新增漫画这一新的图片形式 19、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右侧漫画反映的史实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绥靖政策的推行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冷战”政策的结束
2012年新增研究报告这一新的图片形式 右表是某研究报告的一部分。由其内容可见,该部分的研主题应是时间:1771年查阅的报纸:《美洲海报》和《美洲海报增刊》。奴隶船只数:30艘船只从何处来:(1)几内亚族群(黄金海岸9艘;几内亚海岸1艘)(2)班图族群(安哥拉海岸17艘)(3)苏丹族群(冈比亚和塞内加尔3艘)公布的黑人人数:6990人逃亡奴隶最多的族群:班图族(刚果人),根据大约950份通告计算。A.殖民地人民的抗争B.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C.黑人奴隶贸易D.第一次工业革命
历史题在难易适中的基础上,注重灵活性与技巧性,不照搬照抄课本知识,也没有直接使用学生平时已做过的习题,所考查到的知识都是学生平时学习过的并且复习过的,有利于引导学生从题海中跳出来,积极思考,开阔视野。在非选择题上非常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观察理解、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问题的设置留给学生较大的思维和答题空间,避免对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历史题在难易适中的基础上,注重灵活性与技巧性,不照搬照抄课本知识,也没有直接使用学生平时已做过的习题,所考查到的知识都是学生平时学习过的并且复习过的,有利于引导学生从题海中跳出来,积极思考,开阔视野。在非选择题上非常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观察理解、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问题的设置留给学生较大的思维和答题空间,避免对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
(四)要有效提高学生解答材料比较型试题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理解。理解是对历史进行概括、抽象的前提。要全面、准确地理解教科书上所表述的历史现象,用历史概念、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建构知识。新课程高考命题越来越关注基本学习素养、学习能力,命题不能不大量使用材料,创设情境。(四)要有效提高学生解答材料比较型试题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理解。理解是对历史进行概括、抽象的前提。要全面、准确地理解教科书上所表述的历史现象,用历史概念、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建构知识。新课程高考命题越来越关注基本学习素养、学习能力,命题不能不大量使用材料,创设情境。
(五)重视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能力的考核读图与识图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左图右史、图文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试题选取“折线统计图”、“报刊图片”、“调查报告”、“漫画”、“毛泽东题词”、“人物场景图”、“大事记”、“人物传记目录”等不同内容和呈现形式的图片表格,考查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的能力。(五)重视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能力的考核读图与识图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左图右史、图文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试题选取“折线统计图”、“报刊图片”、“调查报告”、“漫画”、“毛泽东题词”、“人物场景图”、“大事记”、“人物传记目录”等不同内容和呈现形式的图片表格,考查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的能力。
历史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没有改变。与去年相比较,继续突出“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能力要求。历史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没有改变。与去年相比较,继续突出“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能力要求。 • 对上述能力要求的考查如何理解透彻至关重要,如:2013年考试说明要求历史学科“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所谓完整就是要全面;准确就是充分;合理就是适度。
(一)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把握中考的变与不变(一)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把握中考的变与不变 • 今年我省《考试说明》对文科综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能力要求,即记忆、理解、应用。 • 历史学科与去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考试说明仍是依据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制定,突出历史学科的基特征,隐含着“材料第一,论从史出”的命题原则。
(二)运筹帷幄,指引中考冲刺策略 • 1、纵横求“索”——重组知识,构建网络 (1)抓“点”就是历史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即坐标。一系列关联的“点”就可以串联为一条线。如复习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时可抓住四个点: ①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②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近代化的起步”主题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 把握一个主题、两大文明碰撞、三大特征、四个阶段、五个转变与两个比较。 • 一、一个主题近代化就是要解决“中国向何处去” • 二、两大文明碰撞“冲击——反应”表格 • 三、三大特点 • (1)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联系,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 2、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 • 3、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 四、四个阶段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学“制度”—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中共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 思想解放的力量(即意义分析) • (1)社会变革(2)启蒙作用 • (3)经济发展(4)社会风俗 ……
(3)铺“面”——“面”,就是某一时期或阶段历史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3)铺“面”——“面”,就是某一时期或阶段历史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 • 过渡时期(1949—1956): • 一是巩固政权(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二是恢复经济;三是完成过渡(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四是民主法制建设(《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的颁布、人大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等);五是外交建树(中苏结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亚非会议等);六是科教文艺(“双百”方针;教育开基创业,文艺成就等)
(三)精益求“精”—重视历史概念与历史结论的理解(三)精益求“精”—重视历史概念与历史结论的理解 • 对历史概念的透彻理解要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 (1)内涵(原因、条件、过程、性质、 • 本质、结果、作用等) • (2)外延(国内外背景、评价、意义、 • 历史地位、国内外影响、 • 影响、经验教训、启示等)
四、抓时序、阶段特征【例1】中国近现代史四个社会转型和巨变时期四、抓时序、阶段特征【例1】中国近现代史四个社会转型和巨变时期 20世纪初期 (辛亥革命前后) 鸦片战争前后 改革开放新时期 建国初期
中国历史的社会转型时期 封建传统中国——近代中国 闭关的中国——开放的西方对比 进入“两半”社会 自然经济解体 新思想萌发 民主政体确立 资本主义发展 民主与科学 三大政治制度 一五计划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理论 民主法制完善
世界历史的社会转型时期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资本主义民主政体产生 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世界文学艺术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垄断组织;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自然科学的发展、世界文学艺术 社会主义运动 苏俄、美国经济发展与调整 两种社会制度并存 现代主义文艺 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冷战和两极格局 第三次科技革命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 多极化趋势加强
五、整合专题 • (1)不能贪大求全,要实不能空; • (2)可以借鉴高考涉及的专题,有所取舍,有所侧重; • (3)强调中外关联原则; • (4)宜小不宜大,宜粗不宜过细; • (5)重视史论结合,多注意“宽度”,少强调“深度”……
(六)深入求“史”—关注史学范式,提高思维能力(六)深入求“史”—关注史学范式,提高思维能力 • 近年中考试题重视新史观的指导作用。 • 应重点处理好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近(现)代化史观的关系。 • 文明史观具有宏观性,着眼于人类的整个发展过程; • 近(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化,强调的是从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范式中的一部分。
例如: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也会有差异。对哥伦布航行到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解释;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引导下,人们有了新认识。这里所说的“新认识”是 A.文明相遇 B.发现新大陆 C.殖民掠夺 D.东方从属于西方
运用新史观时应有所侧重,如对近现代史的把握应更多地体现近(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整个人类史的把握则应着眼于文明史观、全球史范式。运用新史观时应有所侧重,如对近现代史的把握应更多地体现近(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整个人类史的把握则应着眼于文明史观、全球史范式。 • 要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如将中国史放到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考查,尤其是要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主动融入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原因、表现及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影响等。
七、不忘求“热”——关注时代热点,寻求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七、不忘求“热”——关注时代热点,寻求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 关注热点——首先,要认真研究与现实生活,与当今时代的发展,与当代国内外大事密切相关的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
具体包括: • 能体现国家意志,被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带有战略性、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新价值观;既能从现实热点问题取材,又能充分联系本学科知识的现实热点;学生能运用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而不是纯理论的新提法和新理论。
2013年 适当关注周年大事: • (1)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 (2)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签订。(3)1853年太平军定都南京,正式建立政权。 • (4)1933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五次“围 • 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结束;罗斯福 • 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 (5)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一五计划 实施;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 南优2号; (7)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中共十四届三 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八、关注社会生活类试题 • 生活处处有历史,历史本就是点滴的生活构成的,把握生活也就把握了历史,学习历史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例如信号灯把现实问题放到历史中去考察,是典型的“以小见大”的命题方式。 • 选点标准:立足现实,以比较突出社会问题为主 • 社会生活类试题大多是通过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某种生活状况,映射当前的社会现实,表现出强烈的关注社会、回应现实的特点,回归了历史学科的史鉴和照亮现实的功用。
预测2013年河北命题趋势 • 根据近年来,大题突出问题意识和关注社会等特点,并结合已经考查过的主题,预测大致方向,仅供参考: • 1、中外改革主题(切合当今社会主流); • 2、转向经济史方面出现一个大题; • 3、中外政治制度史考查; • 4、民生问题或社会风俗变迁等; • 5、近现代思想解放潮流; • 6、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 • 7、外交取得成就
2013年初三教学工作计划 • 1、单元复习应在2011年3—4月进行,热点专题复习应在5月进行,综合复习应在6月进行。 • 2、市两次统一模拟测试 • 第一次(质量检测):2013年4月,文科综合考试。 • 第二次(模拟考试):2013年5月,文科综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