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2008-09 信息技术第 1 课

技术. 信息. 信息. 科学. 的. 技术. 应用. 2008-09 信息技术第 1 课. ?. ?. 技术. 信息. 信息. 科学. 的. 技术. 应用. 技术. 信息. 2008-09 信息技术第 1 课. 信息及其特性. 2008-09 信息技术第 1 课. 一、什么是信息. 请大家说说 信息从哪里来? 信息长什么样? 信息看得见?摸得着吗? 信息究竟是什么?. 2008-09 信息技术第 1 课. 定义 1. 从本体论的角度看,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或自我显示)。.

nonn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2008-09 信息技术第 1 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技术 信息 信息 科学 的 技术 应用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2. ? 技术 信息 信息 科学 的 技术 应用 技术 信息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3. 信息及其特性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4. 一、什么是信息 • 请大家说说 • 信息从哪里来? • 信息长什么样? • 信息看得见?摸得着吗? • 信息究竟是什么?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5. 定义1 • 从本体论的角度看,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或自我显示)。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6. 事物 外部世界 客观实体 主观世界 精神现象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7. 运动 社会运动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生物运动 思维运动 化学运动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8. 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都有一定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都有一定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也就是说,一切事物都在产生信息 信息来源于一切事和物。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9. 定义2 •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信息是主体(人)感知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包括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含义和效用。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10. 二、信息的特性 • 请大家说说 • 信息有哪些特性? • 为什么说这些是信息的特性? • 他们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11. (1)相对独立性 • 信息来源于物质,又不是物质本身,它从物质的运动中产生,被主体所感知,脱离了源物质而寄生于媒体,相对独立存在; • 信息来源于精神世界,被主体所感知,脱离了源精神世界而寄生于媒体,相对独立存在;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12. (2)普遍性 •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因此,只要有事物在,只要有事物的运动,就会产生信息。 • 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的思维领域,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所以,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13. (3)感知性 • 信息是能够通过人的感官被接受与识别的。其感知的方式与识别的手段因信息载体不同而各异:物质、文字上的信息由视觉器官感知,音响、声音中的信息由听觉器官识别,水火和天气冷热的信息则由触觉器官感知。人的各种器官,就是信息的接收器。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14. (4)依附性 • 信息是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的。它不能脱离载体独立存在的。同一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载体来表现。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15. (5)可复制性 • 由于信息是可以脱离源事物而相对独立地存在并负载于其它载体,因此,根据载体的可复制性,信息是可以被无限制地进行复制的。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16. (6)传递性 • 信息可以在时间上或空间中从一点传递到另一点。 •     由于信息具有脱离母体而相对独立的能力,所以它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之在时间或空间上进行传递。时间上的传递称为存储;空间上的传递称为通信。    信息的传递性使人的知识能够积累和传播,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使人与环境之间保持信息联系,从而更好的认识环境、改造环境。 •     信息只有经过传递、交流,才能为人们所感知和接收,才能转化为知识并发挥作用。信息传递可以是人与人之间近距离的眉目传情、口语交流,也可以通过电报、电话、书信、传真来沟通,还可以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来实现。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17. (7)共享性 • 由于信息可以脱离源事物相对独立地存在,并负载于其它载体上,因此,可以被无限制地复制、传播和分配给从众多的用户,为大家所共享。交流和传播并未使信息本身的含义和效用受到影响,传播者也未失去对原有信息的占有和享用。信息共享的人数多寡,往往同信息传播效果和价值的大小成正比。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18. (8)时效性 •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变化方式,事物本身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因此,信息也会随之变化。脱离了母体的信息因为不再能够随时反映母体新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它的效用就会逐渐降低,甚至完全失去效用。这就是信息的时效性。当然信息的时效性也与其母体事物本身随时间变化的速度 有关。如天气预报、股市行情等类型的信息的时效性就比较短。而一些科学原理定理的时效性就比较长。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19. (9)真伪性 • 信息在表达过程中,由于人们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对于同一信息,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形成认知上的伪信息;由于在传递过程中的失误,可能会产生传递伪信息;也有一些有出于某种目的,通过篡改、捏造、欺骗、夸大、假冒等手段制造人为伪信息。所以,信息具有真伪性。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20. (10)存储性 • 信息可以借助载体长期累积存放,以便随时提取。信息存贮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人的大脑进行记忆存贮;二是利用各种物质载体进行记录存贮,如通过书刊、录音带、录像带、光盘存贮各种信息。这种存贮性使人类的知识得以继承发展、延绵千年。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21. (11)积累性(相对性,不完整性) • 信息可积累性表现在人们对信息的认识程度。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所获得的信息也是逐渐增加的,一次就获取事物的全部信息是比较困难的。 •     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观察者所获得的信息也是不同的。由于不同的观察者有着不同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的目的性,因此,从同一个事物所获得的信息量肯定各不相同。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22. (12)可加工性 • 信息的可加工性是指人们可以通过比较、筛选、分析、综合、压缩等方法与信息进行处理,将其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并保持一定信息的过程,信息加工是否会对信息产生影响,与加工的方法和过程有很大关系。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23. 实践内容及要求 • 1. 仔细阅读北大附中上机规则。 • 2. 使用你的用户名与密码正确登录stu域。 • 3.  在OutLook Express中设置你的电子邮箱,并接收邮件。 • (1)使用Outlook Express建立自己的邮件账号,办法见“技术支持3”。 • (2)要求:姓名用中文全名,用户名与密码与上机登录账号相同。 • (3)单击“接收/发送”按钮接收邮件。 • (4) 单击邮件中的图标,选择“保存附件”,将附件保存在你的Z盘中。 • (5)打开附件,仔细阅读并按要求完成作业。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24. 实践内容及要求 • 4. 选择一种工具软件(如WORD,PPT,网页或其它)以“信息及其特性”为主题,完成以下问题: • (a)个人简介; • (b)用你自己的语言谈谈你个人对信息概念的理解; • (c)你对信息的无处不在一定深有感触,请结合实际谈谈你感受最深刻的某个信息特性。 • (d)写写你对信息技术课的希望。 5*. 填写调查表:http://211.68.73.209/dc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25. 作业保存与提交要求 • (1)以学号+“ ”+姓名+“ 第01个作业”为文件名(如:1120101 白云歌 第01个作业),将你的作业保存在你的Z盘 ; • (2)并将作业文件以附件的形式发至老师邮箱(lidongmei@bdfz.bj.cn)。邮件的主题为“11届ZZ班XXX第01次作业”,其中ZZ为你所在班号(如:01 ),XXX为你的中文姓名。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26. 作业评价标准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27. 今天第一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各位同学 2008-09 信息技术第1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