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 likes | 840 Views
PIRLS & PISA 2006 說了什麼. 中央大學 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柯華葳.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 PIRLS ( P rogress in I nternational R eading L iteracy S tudy )是由國際教育成就調查委員會 ( I 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 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 chievement; IEA )主持的計畫。 目的在研究世界各國及地區四年級兒童的閱讀能力。 做為各國改進閱讀教育依據 台灣在 2004 年加入這項國際性的研究。.
E N D
PIRLS & PISA 2006說了什麼 中央大學 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柯華葳
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 • PIRLS(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是由國際教育成就調查委員會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IEA)主持的計畫。 • 目的在研究世界各國及地區四年級兒童的閱讀能力。 • 做為各國改進閱讀教育依據 • 台灣在2004年加入這項國際性的研究。
PISA • 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 PISA第一次評量在2000年 • 每隔3年舉行一次,現今有57個國家參與 • 參與國的GDP總和佔全球的86%。 • 台灣自2006年加入,全國共有245所學校、8815名15歲學生被選樣接受測驗。 • 受測學制包含:國中、高中、五專、高職(包含實用技能班、建教合作班)、進修補校。
閱讀素養 根據PIRLS 2006的定義 : 學生能夠理解並運用書寫語言的能力 。 能夠從各式各樣的文章中建構出意義。 能從閱讀中學習 參與學校及生活中閱讀社群的活動 由閱讀獲得樂趣
PISA定義 • 閱讀目的分個人、公共、職業、教育四類 • 閱讀素養 • 強調理解、運用和反思書寫語言的能力 • 達到個人的目的,發展個人潛能,並能參與社會。 • 強調閱讀理解和應用層次的閱讀能力多於認讀能力。 • 強調閱讀的功能。 • 使用文本包括連貫的文本:記敘、說明、描寫、議論、指示、文件/記錄,和不連貫的文本:圖表、表格、地圖、廣告等。
PIRLS 評量工具 • 閱讀測驗 • 故事體 與 說明文 • 四個閱讀歷程 • 提取特定的觀點 • 推論 • 詮釋並整合訊息和觀點 • 檢驗或評估文章的特性 • 背景問卷 • 學生問卷、閱讀學習調查(家長或監護人填寫) • 教師問卷 、學校問卷、課程問卷 直接歷程 解釋歷程
PISA 閱讀歷程 • 直接歷程 • Retrieving information • Forming a broad general understanding • 解釋歷程 • Developing an interpretation • Reflecting on and evaluating the content of a text • Reflecting on and evaluating the form of a text
影響閱讀素養的環境因素 國家及社會環境 家庭 學校 教室 教學與經驗 學生的閱讀成績、 態度和行為
閱讀發展 人聲 詞彙+語法 符號+印刷物 獨立閱讀+協助理解 獨立閱讀
閱讀理解題目例 • 5. 為什麼太空人需要準備幾個小時才能離開太空梭, 舉出 兩個理由說明。(直接推論) • 7. 為什麼隔壁艙裡需要有第三個太空人?(直接提取) • 11. 為什麼作者提到,太空人走進太空前會「再一次抓抓鼻子」?(檢驗、評估內容、語言及文章的元素) • 12. 有編號的框框怎樣幫助讀者了解文章的內容?寫出其中一個方法。(檢驗、評估內容、語言及文章的元素) • 15. 想像一下,如果你想當太空人,從文章的資料,說明當一個太空人的一項好處和一項壞處,並說明為什麼。(詮釋、整合觀點及訊息)
PISA例: 溫室效應:事實還是想像?閱讀文章並回答下列問題 生物需要能量才能生存。維持地球上生命的能量來自於太陽,由於太陽是如此熾熱,因此將能量輻射到太空中。這些能量只有一小部分會到達地球。地球的大氣層就像包裹著我們星球表面的保護毯一樣,避免存在於真空世界裡的溫度差異。大部分來自太陽的輻射能量穿過地球的大氣層。地球吸收部分這些能量,而部分則從地球表面反射回去。部分這些反射的能量會被大氣層吸收。 正由於如此,地球表面以上的平均溫度比如果沒有大氣層時來得高。地球大氣層有著和溫室一樣的效應,因此有了溫室效應一詞。 據說溫室效應在二十世紀變得越來越顯著。事實上,地球大氣層的平均溫度已經增加。報章雜誌經常聲稱,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是二十世紀溫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一位名叫小德的學生對於地球大氣層的平均溫度和地球上二氧化碳排放之間的可能關係感到興趣。他在圖書館找到下列兩幅曲線圖。
20 二氧化碳排放 (每年以十億噸計) 1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年份 15.4 地球大氣層的平均溫度(℃) 平均溫度(C) 15.0 14.6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年份
小德從這兩幅曲線圖得出結論,確信地球大氣層的平均溫度的增加是由於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小德從這兩幅曲線圖得出結論,確信地球大氣層的平均溫度的增加是由於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 • 問題 3.曲線圖中有什麼資料支持小德的結論? • 問題4.另一名學生小妮卻不同意小德的結論。她比較兩幅曲線圖,指出曲線圖中有些部分並不支持他的結論。 • 請從曲線圖中的某一部份舉出一個不支持小德結論的例子。請解釋你的答案。
問題5 • 小德堅持自己的結論,即地球大氣層平均溫度的上升,是由於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所引起的。但是小妮則認為他的結論太草率。她說:「在接受這個結論之前,你必須確定其他可能影響溫室效應的因素維持不變。」 • 請寫出小妮所指的其中一個因素。
PIRLS 566 (19), 12.3% 111 (4), 2.4% 442 (14), 9.6% 675 (21), 14.7% 105 (3), 2.3% 182 (6), 4% 63 (2), 1.4% 29 (1), 0.6% 309 (10), 6.7% 254 (8), 5.5% 34 (2), 0.7% 377 (12), 8.2% 29 (1), 0.6% 105 (5), 2.3% 98 (3), 2.1% 61 (2), 1.3% 157 (6), 3.4% 104 (3), 2.3% 60 (2), 1.3% 180 (6), 3.9% 462 (14), 10.1% 標記說明: 人數(校數),佔總受測人數百分比 PIRLS全國總受測人數:4,589人 總受測學校數:150所 186 (6), 4.1%
2006 結果 • 名列前五名者: • 俄國、香港、加拿大(亞伯達省)、新加坡、 加拿大(卑斯省) • 俄國、香港、新加坡由2001到2006 有長足進步 • PIRLS評比結果對各地閱讀教育有幫助 • 家庭是學童第一和最重要的閱讀老師
PIRLS台灣學生閱讀成就 • 45個國家和地區參加PIRLS2006研究 • 全體學生平均分數500分 • 最高分國家學生平均565(3.3)分 • 台灣學生平均536(2.0)分 • 排名22
台灣閱讀成就 22名
在不同閱讀歷程的表現 • 台灣學生在直接歷程得分541 • 排行 16 • 台灣學生在解釋歷程得分530 • 排行 25 • 兩者有顯著差異
與高低分有關因素—家庭環境因素 社經地位 家中閱讀活動 父母閱讀態度
與高低分有關因素 — 學生在校外做的事情 閱讀有關的活動 休閒娛樂有關的活動
香港2001至的2006進步 • 香港參加過2001PIRLS • 由2001至2006,香港進步36分,是進步最多國家之一。 • 因此台灣PIRLS研究團隊商得香港團隊同意,借用他們的資料分析探討,在父母、教師、 學校以及學生四方面,與台灣的異同, 以為借鏡。
台灣 每星期上課:24(0.4)小時 國語科教學或活動:4.98(1.52)小時;22% 閱讀教學時數: 2.10(1.56)小時; 9% 國際 每星期上課:23(0.0)小時 國語科教學或活動:30% 閱讀教學時數:20% 值得注意的事- 閱讀(課)的時數
作業多與成績不成正比 -閱讀過後,在作業簿或學習單上回答問題
作業多與成績不成正比- 就閱讀過的材料,寫一些東西
值得注意的事- 獨立閱讀時間 我自己安靜地閱讀/默讀 我閱讀自己選擇的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