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605 Views
構成主義( Constructivism ). 陳裕發整理編製. 構成主義( Constructivism ). 又名 結構主義 ;發展於 1913~20 年代。構成主義是指由一塊塊 金屬 、 玻璃 、 木塊 、 紙板 或 塑膠 組構結合成的雕塑。強調的是空間中的 勢 (movement) ,而不是傳統雕塑著重的 體積量感 。構成主義接受了立體派的 拼裱 和 浮雕 技法,由傳統雕塑的加和減,變成 組構 和 結合 ;同時也吸收了絕對主義的 幾何抽象 理念,銲接的技法被廣泛的使用。甚至運用到懸掛物和浮雕構成物,對現代雕塑有決定性影響。.
E N D
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 陳裕發整理編製
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 • 又名結構主義;發展於1913~20年代。構成主義是指由一塊塊金屬、玻璃、木塊、紙板或塑膠組構結合成的雕塑。強調的是空間中的勢(movement),而不是傳統雕塑著重的體積量感。構成主義接受了立體派的拼裱和浮雕技法,由傳統雕塑的加和減,變成組構和結合;同時也吸收了絕對主義的幾何抽象理念,銲接的技法被廣泛的使用。甚至運用到懸掛物和浮雕構成物,對現代雕塑有決定性影響。
馬列維奇(K.C.Malevich, 1878~1935), • 俄國構成主義倡導者,也是幾何抽象派畫家,探索藝術造形最單純的元素,正方形、圓形……等來表現任何事物,並自稱為絕對主義。代表作《飛機起飛》(1915,紐約現代美術館)、《青色三角形與黑色長方形》(1915)。
佩孚斯纳(一) • 生於奧廖爾,1902—1909年在基輔接受專業藝術教育,後進入聖彼德堡皇家美術學院,但3個月後即被校方勸退。與許多年輕的俄國前衛藝術家一樣,他在莫洛佐夫和史庫金的藝術收藏中看到了令他激動的印象主義、野獸主義、立體主義作品。隨後他於1909、1911和1913年三度前往巴黎,與立體主義畫家交往,並在藝術風格上受到影響,開始探索抽象繪畫。
佩孚斯纳(二) • 1915—1917年間,他與弟弟賈柏(Gabo)住在挪威,共同從事構成主義創作。兩人於十月革命期間回到俄國,佩孚斯納一度與馬列維奇、塔特林等人一起在莫斯科美術學院任教。受塔特林等人影響,他們開始也贊成藝術應服務於社會的思想,認為藝術應具有實際的意義。賈柏還作了一些迎合特定需要的建築方案,如1919年的《無線電臺設計方案》。
佩夫斯纳(二) • 可是不久,他們對實用性藝術主張產生不滿,從而轉向對藝術純粹性的探索。由於政治原因,賈柏和佩孚斯納於1922—23年先後離開俄國來到柏林。佩孚斯納在柏林與馬塞爾·杜尚有過一次重要交流。以後他從繪畫轉向構成派雕塑。1923年他回到巴黎,並一直定居於此。
Naum GaboAmerican, born Russia, 1890-1977 • Linear Construction in Space No. 1 (Variation), 1942-43 (enlargement ca. 1957-58)Plexiglas with nylon monofilament, 24 3/4 x 24 3/4 x 9 1/2 in. (62.9 x 62.9 x 24.1 cm.)Raymond and Patsy Nasher Collection, Dallas, Texas1985.A.12
Julio Gonzalez • Woman Combing Her H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