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充分发挥信访职能作用 为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 ( 2010 年 3 月)

充分发挥信访职能作用 为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 ( 2010 年 3 月). 我国目前正处在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改革攻艰期 , 各类社会群体的利益格局正在进行调整 , 各类冲突明显增多。产生信访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源点多、燃点低,社会关注的焦点广。一点小火星,稍不注意就易引发大火。 日本的苦情处理制度 德国的议会申诉委员会和行政系统的异议审查制度 英国的向部长申诉 十七大也做出了“妥善处理人员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的重大决策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充分发挥信访职能作用 为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 ( 2010 年 3 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充分发挥信访职能作用 为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2010年3月)

  2. 我国目前正处在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改革攻艰期,各类社会群体的利益格局正在进行调整,各类冲突明显增多。产生信访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源点多、燃点低,社会关注的焦点广。一点小火星,稍不注意就易引发大火。我国目前正处在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改革攻艰期,各类社会群体的利益格局正在进行调整,各类冲突明显增多。产生信访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源点多、燃点低,社会关注的焦点广。一点小火星,稍不注意就易引发大火。 日本的苦情处理制度 德国的议会申诉委员会和行政系统的异议审查制度 英国的向部长申诉 十七大也做出了“妥善处理人员内部矛盾,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的重大决策 2005年初,温总理亲自主持修订了〈信访条例〉,确定的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明确了责任、交待了方法。 2007年3月,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 2008年6月,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信访局又联合发布了〈关于违反信访民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中纪委发布了〈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16种违反信访工作纪律的行为。 2009年4月,中办国办又转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内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等三个文件。 一、信访工作的相关背景和形势

  3. 二、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 什么是信访?顾名释义,就是指来信和来访。按《信访条 例》上的定义,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信访工作是为人民排忧解难的工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倾听群众呼声的的窗口,体察群众疾苦的重要途径,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信访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信誉和威望,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大局。 • 我国现阶段,信访工作有六个方面的作用: (1) 联系群众的作用。 (2)民主监督作用。 (3) 调节矛盾的作用。 (4) 反馈民意的作用。 (5) 决策参谋作用。 (6) 综合协调作用

  4. 三、当前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表现、特点及原因三、当前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表现、特点及原因 • 主要有五种人:一为博弈失利的人,二为发展失意的人,三为下岗失业的人,四为感觉失重的人,五为行为失范的人。 • 从信访内容来看,信访问题分为三大类,一是申诉求决类,二是检举揭发类,三是意见建议类。以第一类为主。 • 归纳分析主要有六种表现: 第一,信访人认为政策不合理或执行政策不公引发的信访问题比较突出,且相当棘手。 第二,在经济社会转型和利益分配过程中,因企业改制、房屋拆迁、承包收入、经营方式、社会保障等方面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政策调整,在执行新政策当中出现的一些信访问题。 第三、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增多。 第四、异常访有增无减。 第五、有组织的突发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且矛盾趋向社会性 第六、择机上访现象突出。

  5. 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 • 一是信访主体的广泛性,规模的集群性。 • 二是信访问题的复杂性和趋同性。 • 三是信访活动的组织性和对抗性。 • 四是信访问题的相对集中和上访地点、时间的选择性。 • 何为群体性事件?主要指因上访人冲击和封堵党政机关、阻塞交通干道、非法占据公共场所等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群体性事件根据参与人数多少、社会影响及其危害程度分为特别重大(200人以上)、重大(100至200人)、较大(50至100人)、一般(50人以下)四类。 • 如何应对群体性事件?总的要求是,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要做到“五个第一时间”。在第一时间把基本情况了解清楚并及时上报;乡镇领导和派出所长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分管市领导必须在1小时内赶到现场;公安部门在第一时间锁定证据;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稳控好舆论导向。按照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将事件基本情况弄清楚,然后根据事态发展实事求是地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公布事实真相,同时跟踪做好后续舆论引导工作。要精心组织接待谈判,做耐心的教育疏导工作。只能推选五名代表谈判。

  6. 产生信访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 • 一是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期,决定了群众信访活动仍将长期处于活跃状态。 • 二是群众民主法制观念、维权意识逐步增强,导致群众上访逐年增多。 • 三是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现象逐步扩大,造成部分群众心理失衡。 • 四是某些政策的阶段性、局限性和各部门工作不平衡,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可以说,有些信访问题是决策不正确“引”出来的,行政不作为“逼”出来的,办事不规范“激”出来的,责任不明确“推”出来的 • 五是少数人蓄意滋事,将信访问题复杂化 • 六是信访工作体制机制不够优化,权责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使信访问题久拖不决。

  7. 四、我市在信访稳定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四、我市在信访稳定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 (一)、着眼规范有序,不断创新工作格局 • 一是突出一个“齐”字,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 • 二是突出一个“恒”字,形成常抓不懈的格局。 • 三是突出一个“实”字,形成真抓实干的格局。 • (二)、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 全市全面建立信访维稳三级联动体系。 • 一是快速整合资源,构建了完整的工作平台。 • 二是选用精兵强将,打造优秀的工作团队。 • 三是规范制度体系,创新高效的工作机制。重点建立了“两个制度”,完善了“五种机制”,即建立了信访维稳工作例会制度,领导接访和包案工作制度;完善了信息情报报送、研判工作机制,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大排查、大调处工作机制,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及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处置机制,信访维稳工作奖惩机制,信访维稳工作经费的保障机制。

  8. (三)、力求渠宽路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 一是变“群众访我”为“我访群众”。 “七访”即“开门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网上受访、律师参与接访、部门陪同上访”,“一查”即每月开展一次全市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 • 二是变“坐堂接诊”为“联动取经”。 • 三是变“重‘访’轻‘信’”为“‘信’、‘访’并重”。 • (四)、凸显“事要解决”,不断创新工作质效 • 信访工作最凑效的办法就是解决问题,最终目的就是要依法按政策最大程度地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 一是“督”出成效。 • 二是“包”破难点。 • 三是“钱”做后盾。 • 四是“防”促稳定。 • 五是“打”保秩序。从去年开始,从中央到省,各级领导讲话明显趋于强硬。有理的坚决解决到位,无理的坚决打击到位。有理的通过闹访方式想解决问题的,推迟一个周期处理。

  9. 谢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