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504 Views
重视基础 培养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 关于对 2007 年陕西省课改实验区中考物理试卷的阅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宝鸡市新建路中学 张建英 2007.12. 一、 2007 年中考物理试卷得分情况及其分析(课改实验区). 宝鸡市参加 2007 年中考理化考试的人数为 58348 人,试卷统计参考人数 58348 人。
E N D
重视基础 培养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关于对2007年陕西省课改实验区中考物理试卷的阅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宝鸡市新建路中学 张建英 2007.12
一、2007年中考物理试卷得分情况及其分析(课改实验区)一、2007年中考物理试卷得分情况及其分析(课改实验区) 宝鸡市参加2007年中考理化考试的人数为58348人,试卷统计参考人数58348 人。 理化试卷满分120分,平均得分81.54,最高得分 120分,最低分0分。及格率 66.81% 优秀率 34.12%。整卷难度 0.6795 。其中物理试题难度0.7207 , 化学试题难度0.6218。
答卷反映出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物理选择题的平均难度为0.772。从学生答卷中可以看出最简单的试题为第3小题,均分为1.8分,难度为0.898。最困难的试题为第6小题,均分为1.3分,难度为0.663。 从中反映了大多数学生对运动的基础知识能够理解,而对于基本规律的应用原理掌握较差。
选择题各个选项选答情况参数表: 每道小题都有1.13 -- 1.41%学生没有填涂,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说明一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态度问题,或是忘记填涂,或是放弃。 从A.B卷的答题情况来看,还存在一种现象,(第1题除外)每道题的正确率A卷的普遍高于B卷,正确率的偏差大多在1%—2%之间,这种现象与什么因素有关?还值得研究和探讨。
物理非选择题 第Ⅱ卷分析参数表 物理非选择题的平均得分 39.65 难度 0.708 。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难度较大的是综合题,实验与探究试题答卷效果较好。说明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以及推理计算还存在问题。
各个分数段考生人数分布情况(理化合卷、以得分率为参数)各个分数段考生人数分布情况(理化合卷、以得分率为参数) 不同得分率的人数分别为: • [ 0, 0.3] 3154 , ( 0.3,0.4] 4198 • ( 0.4,0.5] 5562 , ( 0.5,0.6] 6452 • ( 0.6,0.7] 7560 , ( 0.7,0.8] 10349 • ( 0.8,0.9] 13509 ,( 0.9,1 ] 7564
从图像可以看出:分数段人数分布基本合理,但试题的难度系数偏大,试题比较简单,高分段人数集中,选拔优异学生的区分度不明显。从图像可以看出:分数段人数分布基本合理,但试题的难度系数偏大,试题比较简单,高分段人数集中,选拔优异学生的区分度不明显。
二、阅卷老师对试题的评价: 反响比较好的方面 1、试题准确地把握了中考说明的各项细则,与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完全吻合。考查知识点全面。开放试题与探究试题设置合理。起到了很强的引领教育教学的作用。
二、阅卷老师对试题的评价: 2、试题体现了新课程物理学科的特点: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社会。试卷处处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如第23、24、26、27、32、33题),昭示了生活处处有物理,物理处处在生活的道理。同时,人文教育试题(26、28题)既增加了学生的亲切感,也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关心身边科学的自我学习意识。
二、阅卷老师对试题的评价: 3、本套试题,难度分散,任何程度的学生对每一道物理题都有字可写、有话可说,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试题的命制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起到了推动“减负”这一教育性问题的落实。多年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似乎一直被当成一个“口号”在喊,真正落到实处的太少了。而本套试题物理答题量只需要200多字,学生答题轻松,老师阅卷轻松。
二、阅卷老师对试题的评价: 4、本次物理命题,再一次体现了其独特的导向功能----注重基础、关注生活、积极探究、灵活开放。 5、几个很好的命题
对命题工作的几点建议: 1、希望我省中考命题能传承、保持05、06、07年的命题风格,为推进课程改革指明方向,为全省教育教学指明方向。 2、加强探索实验探究题的考查方式,避免不繁则简的情况,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服务。 3、适当增加具有一定难度的试题,增加试题在高分段的区分度,有利于为高一级学校选拔优异的生源。
三、由答卷情况引发的思考 • 加强生活常识与物理知识的联系 ——普遍化 •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过程化 • 强化物理基本规律和原理的应用 ——经常化 • 关注科技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利用 ——载体化
加强生活常识与物理知识的联系——普遍化 •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不难发现,物理试题紧密联系生活和学生的学习,以生活场景或自然现象为依托的试题很普遍,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学活物理,让物理更生动,让物理更感人。
加强生活常识与物理知识的联系——普遍化 • 1、梅州市2007中考题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 • (1)厨房地面一般铺上防滑瓷砖,是为了_________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小”); • (2)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_____效应制成的,工作时将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 (3)包饺子时用手捏饺子可捏出漂亮的花纹,这是捏力使饺子皮发生了_______(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 • (4)筷子实质上是一种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 “等臂”); • (5)从厨房中你还能发现哪些物理知识?试举一例(要求写出厨房器具或现象及所涉及的物理知识):
加强生活常识与物理知识的联系——普遍化 • 2、(2007连云港市)易拉罐“可乐”是许多中学生喜欢的饮料,与“可乐”相关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吸管吸“可乐”是利用了液体压强 • B.罐上标有“355mL”字样,则所装“可乐”质量约为360g • C.用铝合金制作易拉罐,是利用了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 D.罐上标有回收标志,是提醒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加强生活常识与物理知识的联系——普遍化 • 3、(2007年桂林市 课改区)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 • A.液化现象 B.熔化现象 C.汽化现象 D.凝华现象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过程化 • 中考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中考说明》中明确的要求,因此对《物理课程标准》的落实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时,一定要重视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和提高,既要关注学生是否学会,又要关心学生是否会学;既要关注学生知道了什么,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理解知识的来源、思维的方法、操作程序的原因、应用的原理等是否清楚。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过程化 • 1、(2007 年福建省宁德市)(6分)标有“6V 3W ”的小灯泡L与额定功率为6W的电阻器R按如图18电路连接,闭合开关S时,灯L正常发光,且电流表示数为0.75A。求: • (1)电阻器 R的阻值; • (2)整个电路消耗的实际功率。 • 小强同学的求解如下: • 解: ① 根据欧姆定律, • 电阻器的电阻 • ② 电阻R消耗的实际电功率PR= 6W,整个电路消耗的实际功率P=PR+PL= 6W + 3W= 9W • 请你指出小强同学求解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并做出正确的解答。 • (l)电阻器R的阻值为__________Ω; • (2)整个电路消耗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__W 。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过程化 • 2、2007年烟台市 为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小明利用长木板、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方木块、小车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 • (1)实验中如何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 • (2)为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请你帮他设计出记录数据的实验表格. • (3)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需要计算的物理量有那些,并根据所测物理量写出表达式.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过程化 • 3、(2007 年福建省宁德市)(4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 (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cm。 •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9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填“上”、“下”)调节。 •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清晰的实像,___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强化物理基本规律和原理的应用——经常化 • 物理原理和规律是学习物理的核心任务,应用物理的原理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学习物理的出发点和目标,所以强化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习,应用其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无须质疑。多方位、多角度反复练习不断提高,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境地,在经常性的练习中也训练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智力成长。
强化物理基本规律和原理的应用——经常化 • 1、(2007 年上海市) 在图 4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 A 的示数将 (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电压表V与电压表 V2 示数的差值跟电压表 V1示数的比值 ( 选填“小于1”、“等于1”或“大于1”) 。
强化物理基本规律和原理的应用——经常化 • 2、(2007年河南省)兰兰设计了一种测定风力的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金属迎风板与绝缘轻弹簧的一端N相接,一起套在有一定电阻的光滑金属杆上。电路中左端导线与金属杆的M端相连,右端导线接在迎风板的N点,并可随迎风板在金属杆上滑动,导线与金属杆接触良好。电源两端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当风力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 】 • A.变小 B.不变 • C.变大 D.无法判断
强化物理基本规律和原理的应用——经常化 • 3、(2007 年上海市)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17所示,由图像可知 ( ) •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 B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 C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 D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
关注科技的发展和乡土资源的利用——载体化 • 纵观各地优秀试题无一例外地是选取了以当今科技进步或社会发展的焦点、热点事件为载体,结合学科的知识内容,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综合能力等,范围大,视角广,立意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
关注科技的发展和乡土资源的利用——载体化 • 1、(湖北省黄冈市2007)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关注科技的发展和乡土资源的利用——载体化 2、(2007江西省课改实验区)“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下游闸门 闸室 上游闸门 图一 图二 关注科技的发展和乡土资源的利用——载体化 • 3、(浙江省2007 (金华卷))2006年5月,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拦河大坝全部建成(如图一)。拦河大坝筑成了“上窄下宽”的形状。请从液体压强的角度来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 。为保证船只正常通航,需修建大型船闸,其结构如图二所示。若三峡船闸上游闸门到下游闸门之间的距离为1621米,船从上游闸门进入闸室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 ▲ 秒才能到达下游闸门。(船的长度不计)
四、几点建议 •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重在习惯。 • 加强基本技能的学习,重在训练。 • 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发展。 • 加强能力训练,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重在习惯 • 主动学习 • 善于思考 • 联系实际 • 温故知新 • 提高效率
加强基本技能的学习——重在训练 • 基本仪器的规范使用 • 实验和探究的各个环节的学习训练 • 创新设计实验的训练
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发展 • 要关注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关注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知识在生产技术中的应用、新的科学成果和社会的发展与物理知识的联系 。 • 体现物理知识的广泛性、实用性、时代性和发展性 。 • 让学生感受到由科技的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享受到现代的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和信心。
加强能力训练,提高综合素质 • 能力训练 • 态度训练 • 方法训练
欢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宝鸡市新建路中学 张建英 联系电话:0917—2807729 13038491139 电子邮箱:zhangjianying32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