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13 Views
第九章研究發展規劃 授課教師:林俊裕 空中大學管理與資訊學系 2013 年 10 月. 1. 策略性技術領域. 策略性技術領域 (Strategic technical area,STA) 的定義: 結合技術與管理 ( 業務 ) 兩種角色於企業策略之制定過程中,必須發展一套共同語言來做為技術與管理雙方共同協調溝通之工具, 此套溝通協調之工具稱之策略性的技術領域。. 1. 策略性技術領域. 策略性技術領域規劃步驟 技術與業務共同語言的建立。 STA 構成要素: (1). 技巧或學理。 (2). 可應用在哪裡。 (3). 某一特定產品或服務。
E N D
第九章研究發展規劃授課教師:林俊裕空中大學管理與資訊學系2013年10月第九章研究發展規劃授課教師:林俊裕空中大學管理與資訊學系2013年10月
1. 策略性技術領域 • 策略性技術領域(Strategic technical area,STA)的定義: 結合技術與管理(業務)兩種角色於企業策略之制定過程中,必須發展一套共同語言來做為技術與管理雙方共同協調溝通之工具, 此套溝通協調之工具稱之策略性的技術領域。
1. 策略性技術領域 • 策略性技術領域規劃步驟 • 技術與業務共同語言的建立。 STA構成要素: (1).技巧或學理。 (2).可應用在哪裡。 (3).某一特定產品或服務。 (4).可專注於某一特定市場。
1. 策略性技術領域 • 策略性技術領域規劃步驟 2.STA的確認。 通常在企業內由技術部門或企劃部門,來界定企業的主要產品線為維持其競爭優勢所需要的技術為何?由此可發展出該企業之STA矩陣。
1. 策略性技術領域 • 策略性技術領域規劃步驟 2.STA的確認。
1. 策略性技術領域 • 策略性技術領域規劃步驟 3. 用STA/業務矩陣來管理技術: 垂直分析(分析公司該事業重要技術能力與競爭者之競爭地位比較)
1. 策略性技術領域 • 策略性技術領域規劃步驟 3. 用STA/業務矩陣來管理技術: 水平分析 針對公司現有的每一項策略性技術,進行該技術在未來市場上可能機會之技術預測。
1. 策略性技術領域 • 策略性技術領域規劃步驟 4. 技術策略與業務策略的配合。 業務策略:防守固有市場、擴充現有市場、開發新市場 技術策略:漸進式技術、用競爭者技術、創新技術
1. 策略性技術領域 • 策略性技術領域規劃步驟 4. 技術策略與業務策略的配合:範例
2. 研發資源 • 研發資源的意義與分類 • 定義:公司進行研究發展活動,有助於研發成果產出所需之各項投入要素。 • 研發資源分類: (1).資產類:研發活動所需投入之要素。 (2).能力類:著重於進行研發活動,過程中所需之轉換能力。
2. 研發資源 • 研發資源的意義與分類
2. 研發資源 • 研發資源與研發策略之關係 • 事前:可用研發資源;事後:實際投入之研發資源。 • 可用研發資源與公司實際投入之研發資源不一定相等。
2. 研發資源 • 研發資源的衡量 • 公司財務資源:資本額、公司營業額、公司獲利額。 • 沉沒性研發資源:包含研發專案之總經費預算、投入研發之人力資源、投入研發之儀器設備資源、研發場所所占用之空間平面大小。 • 存量與流量:存量表目前的研發能力水平;流量表未來技術水準提升之潛力。
3. 技術能力 • 企業層次技術能力的衡量構面 • 經驗能力:技術開發或引進經驗。 • 經費能力:研發費用佔營業總額百分比。 • 設備能力:實體設備的新穎程度。 • 產出能力:新產品數目與同業相比程度。 • 資訊能力:更新程度、檢索新資訊之容易程度。 • 管理能力:與技術提供者相對談判力。
3. 技術能力 • 技術能力之形成機制 • 技術能力係經由一種歷史的軌跡,逐步累積演化形成的 ,其目前的某種狀態, 乃形塑於過去的相關事件或行動,而該狀態的未來發展方向與速率 ,又深受目前狀態的影響,也就是所謂歷史相依性 。 • 若把一公司組織視為一棵大樹, 樹幹表獨特技術能力, 枝葉及開發結果表其產品與市場, 而最種要的樹根即為公司之吸收機制。
4. 研發資源之分配 • 研發策略規劃決策過程
4. 研發資源之分配 • 研發經費預算方式 • 以公司營業額之固定比率。 • 以公司營業淨利之固定比率。 • 依過去之年度水準。 • 同業競爭比較法。 • 依核准之計畫成本法:零基預算法。
4. 研發資源之分配 • 研發部門內之資源分配:利潤差距分析 由現有產品各處產品生命週期之不同階段,其對公司之利潤貢獻亦不同,而加總現有產品對未來利潤的貢獻,與公司未來之利潤目標仍有一段差距,此利潤差距有賴公司研發新產品予以補足 。
4. 研發資源之分配 • 研發部門內之資源分配:分類構面
4. 研發資源之分配 • 研發專案經費預算分配:研發槓桿程度法 • 定義:每多增加投入單位的研發經費於該項新產品之研發,能對公司增加多少單位的稅後每股盈餘稱之研發槓桿。 • 資本與勞力之成本對邊際生產力之比值相等時, 可為公司創造最好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