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SY/T6722-2008 《 石油企业耗能用水统计指标与计算方法 》 宣讲辅导

SY/T6722-2008 《 石油企业耗能用水统计指标与计算方法 》 宣讲辅导. 石油工业节能节水专标委秘书处 2009 年 6 月. 一、标准编制的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资源比重显著上升。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一、标准编制的背景. 石油企业是能源消耗和用水的大户。 我国石油生产的能耗高、成本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Download Presentation

SY/T6722-2008 《 石油企业耗能用水统计指标与计算方法 》 宣讲辅导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SY/T6722-2008《石油企业耗能用水统计指标与计算方法》宣讲辅导SY/T6722-2008《石油企业耗能用水统计指标与计算方法》宣讲辅导 石油工业节能节水专标委秘书处 2009年6月

  2. 一、标准编制的背景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 建设生态文明,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资源比重显著上升。 •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 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3. 一、标准编制的背景 • 石油企业是能源消耗和用水的大户。 • 我国石油生产的能耗高、成本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 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强我国石油工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 石油工业必须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应该把节能节水工作提高到与石油生产同等的地位上。

  4. “十一五”规划纲要 • 实行单位能耗目标责任和考核制度。 • 完善重点行业能耗和水耗准入标准、主要用能产品和建筑物能效标准、重点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和取水定额标准。 • 严格执行设计、施工、生产等技术标准和材料消耗核算制度。 • 实行强制淘汰高耗能高耗水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制度。 • 推行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

  5. 二、标准编制的目的 • 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基础 • 对于强化政府监督管理、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引导社会合理消费,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6. 二、标准编制的目的 • 节能节水统计工作的任务是准确、真实、全面、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能源和水资源在开发、生产、贮运、转换、消费等环节的数据 • 反映能源与水资源的经济活动过程及规律 • 为加强用能用水科学管理,制定节能节水规划计划提供依据。

  7. 二、标准编制的目的 • 不同石油企业的用能用水形式、数量不尽相同,因而需要建立统一的能源与用水统计指标,通过相关算法,得出各个企业具有可比性的用能用水统计值,据此评价各个企业的节能节水状况,从而根据相关标准和规章改进企业的节能节水工作。

  8. 三、标准制定的原则 • 遵循我国节能、节水的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适应节能节水工作的需求。 • 编写提出的耗能用水统计指标和计算方法与之相协调的原则。

  9. 三、标准制定的原则 • 以在用的耗能用水统计指标为基础,编写提出耗能用水统计指标和计算方法,以石油企业耗能用水管理的实用和适用为原则。 • 编写提出的耗能用水统计指标和计算方法要达到行业统一、规范的目的。

  10. 四、标准制定的依据 • 石油行业《2005-2007年标准发展计划》 • 石油工业节能节水专业标准体系表 • SY/T 6269-2004 石油企业常用节能节水词汇 • SY/T 5264-2006 油田生产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法 • Q/CNPC 102-2004 企业用水指标计算方法 • Q/SY 61-2003 节能节水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 • Q/SY 151-2006 节能节水型企业考核评价规范

  11. 四、标准制定的依据 • 中国石化《油田企业能源消耗与节约综合统计管理规定》 • 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节能节水工作年报》 • 中国石油《能源消耗统计报表》 • 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节水统计报表》 • 油田企业能源消耗与节约统计报表

  12. 五、标准起草单位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与节能部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计划部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工程节能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节能研究中心

  13. 六、标准条文释义 1 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企业生产耗能、用水的主要统计指标与计算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田、长输管道及其他石油企业的耗能、用水管理。

  14. 3.1 综合能耗 本标准定义: • 规定的耗能体系在一段时间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 • 定义取自GB/T 2589-199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15. GB/T 2589-2008定义 • 用能单位在统计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后的总和。 • 对企业,综合能耗是指统计报告期内,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综合能耗总和。企业中主要生产系统的能耗量应以实测为准。

  16. 定义不同的表述差别 • “规定的耗能体系”修订后改为“用能单位”,在表述上更为简洁明确。 • “用能单位”是指“具有确定边界的耗能单位”。 • “在一段时间内”修订后改为“在统计报告期内”,表述更为规范。

  17. 定义不同的表述差别 • “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为一次能源后的总和” 修订后改为 • “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后的总和”。 • 没有规定一定要折算为一次能源,从而使综合能耗的计算更具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18. 定义不同的表述差别 • 定义的两种表述,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只是修订后的表述更为完善规范。 • 另外,在定义中增加了对企业综合能耗的表述。 • 本标准是不注日期规范性引用GB/T 2589,应以GB/T 2589-2008的规定为准。

  19. 4.1.1 企业综合能耗 • 企业综合能耗等于企业的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与该种能源折算标准煤的折算系数的乘积之和。 • 各种能源实物量折算综合能耗的原则应符合GB/T 2589的规定,折算指标参见附录A。 • 企业综合能耗按式(1)计算

  20. 4.1.1的说明 • 综合能耗的计算应符合GB/T 2589的规定。 • 企业综合能耗也是用能单位的综合能耗。 • 用能单位的综合能耗计算范围应以所确定的用能单位的边界(或体系、界区)为界,界内所消耗及输出的各种能源,包括:主要生产系统用能 、辅助生产系统用能、附属生产系统用能 。

  21. 4.1.1的说明 • 主要生产系统用能,也称为生产系统用能,指生产车间或生产装置的用能; • 辅助生产系统用能,指为主要生产系统服务的动力、供电、机修、供水、供风、采暖、制冷、仪表等辅助设备用能; • 附属生产系统用能,指生产指挥系统(厂部)和用能单位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用能,如浴室、食堂、保健站、倒班休息室等;

  22. 4.1.1的说明 • 上述公式表示用能单位的综合能耗为输入用能单位的能源量减去输出的能源量。 • 计算式(1)表示企业(用能单位)综合能耗为企业内消耗的各项能源之和。 • 这两个公式的计算方式有差别,但本质是相同的。

  23. 折算标准燃料应遵循的原则 • 应符合GB 3100、GB 3101的规定 • 折算为一次能源的单位为标准煤当量,也可采用标准油当量 • 1千克标准煤(1 kgce)的低(位)发热量等于29271千焦(7000千卡); • 1吨标准煤(tce)=0.7吨标准油(toe) • 各类能源、耗能工质折算标准煤的折算系数应以实测确定为准,无法实测时,可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折算系数进行折算。

  24. 4.2.1 新鲜水用量 • 企业从各种水源提取的被第一次利用的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不包括海水、苦咸水和污水等),以及企业外购的其他水或水的产品(如自来水、蒸汽、化学水等),不包括企业外供的水和水产品(如自来水、蒸汽、化学水等)而取用的水量。

  25. 新水量 • GB/T 21534-2008《工业用水节水 术语》对新水量的定义: 企业内用水单元或系统取自任何水源被该企业第一次利用的水量。 • 新水量的定义与新鲜水用量的定义没有本质区别,因此二者是等同的。

  26. 循环用水量、串联用水量 • 循环用水量是指在循环用水系统中,循环使用的水量。 • 串联用水量是指在串联用水系统中,依次再利用水量之和。即串联用水量是各级用水量的总和。

  27. 工业污水 • GB/T 21534-2008《工业用水节水 术语》对工业污水的定义: 生产过程和生产活动之后排出生产系统或企业之外的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