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likes | 980 Views
都市空間 治理術. 王志弘 陽明大學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2012.5.9. 綱 要. 何謂都市 ? 何謂空間 ? 何謂治理(術)? 案例一: 流動地景與時空操演:台北捷運系統與新都市經驗 案例二: 秩序、效率與文明素養:台北市排隊運動分析 案例三: 台北市人行空間治理與徒步移動性 案例四: 風險地理、恐懼地景與病理化他者:台灣 SARS 之治理之空間/權力分析 案例五: 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 1967-2002 案例六: 綠色治理體制的崛起:台北都會區河岸轉化的政治經濟學. 何謂都市?.
E N D
都市空間治理術 王志弘 陽明大學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2012.5.9
綱 要 • 何謂都市? • 何謂空間? • 何謂治理(術)? • 案例一:流動地景與時空操演:台北捷運系統與新都市經驗 • 案例二:秩序、效率與文明素養:台北市排隊運動分析 • 案例三:台北市人行空間治理與徒步移動性 • 案例四:風險地理、恐懼地景與病理化他者:台灣SARS之治理之空間/權力分析 • 案例五: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 • 案例六:綠色治理體制的崛起:台北都會區河岸轉化的政治經濟學
何謂都市? • M. Weber: 特殊法權地位與資本主義誕生 (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市民 (社會) 的誕生 • G. Simmel: 大都會與心靈生活;匿名性、過度刺激、blasé、時尚 • Chicago School: 生態區位、都市文化、都市鄉民 • Marxism: 資本主義生產基地、勞動力再生產、集體消費、都市意義與社會運動、都市過程與轉型、縉紳化、空間分工、新自由主義都市化 • What I am proposing is the city as an intense focal point or a node of social relations in time and space (Massey, 1999a: 102). • Cities as open intensities….Cities were where different stories meet up (Massey, 1999a: 134).
理解都市的不同理論取向 • 都市是生產的場所 • 都市是資本積累的所在 • 都市是文本 • 都市是論述的效果 • 都市是擬象與奇觀的建構 • 都市是異質人群相遇的地方 • … • 都市是歷史,是人類界定都市意義之衝突的歷史 • 都市就是社會 • 都市就是人類的行動
都市社會學的知識地圖 1930s—1960s 十九世紀後半葉 1910s—1930s 社會研究焦點轉向抽象理論建構 T. Parsons 結構功能論 量化與統計方法盛行 福利國家興起,強調都市的管理與技術性規劃,政治改革的企圖消失 古典社會學 齊末爾 馬克思 韋伯 涂爾幹 美國芝加哥學派 1.人文生態學 2.都市民族誌 L. Wirth R. E. Park E. W. Burgess 齊末爾對芝加哥學派較有影響 其餘學者無甚影響 1850, 1880s—1930s 英國都市研究傳統 1.社會調查 (貧窮調查) H. Mayhew C. Booth S. Rowntree 2.區域調查 V. Branford P. Geddes 1950s以後 強調統計方法 強調全國性職業階層分析與階級分析,消去了對地方脈絡的考慮 法國區域地理學 Le Play 地方/工作/俗民 美國區域計畫 Howard → 花園城市運動;新鎮規劃
都市社會學的知識地圖 1960s晚期 1970s中期 運動與批判的年代 反越戰;反核武; 黑人民權運動;大城市內城暴動;第二波婦女運動;環保運動;同性戀運動萌芽 學術界的自省批判;批判理論;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女性主義理論 新都市社會學 M. Castells 批判以前的都市社會學, 以結構馬克思主義為基礎提出新的都市理論, 當代城市的特性是勞動力在生產的集體消費之所在 都市社會運動 集體消費的概念 新韋伯派 都市經理人 批判 1980s 以後 激進地理學 馬克思主義地理學 David Harvey Doreen Massey Allen Scott Neil Smith Dick Walker 都市研究新發展 社會與空間 後現代主義 後結構主義 文化研究 性別研究、酷兒理論、後殖民論述、生態學 1970s中期 政經情勢改變 石油危機 福利國家模型失敗,刪減福利支出 新國際分工;經濟全球化;去工業化與再工業化 政治經濟學取向的都市研究: 成長機器、都市政權理論
空間為何重要? • 人類的生存必有其空間向度,人類的生活有其空間組織和脈絡; • 社會的存在與運作必有其空間向度,社會並非存在於針尖之上; • 空間是思考的基本範疇,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基本架構。
空間為何重要? 一、社會生活的脈絡性 二、社會生活的物質性 三、社會生活的層級性 四、與空間配對的社會生活之時間面向 五、覺察社會生活實際上與比喻上的「界線」; 主體認同的空間向度 六、空間的社會分析,提示了一種新的實踐方式, 一種新的政治策略與視野
從「空間的社會生產∕建構」到「社會的空間組織∕構成」從「空間的社會生產∕建構」到「社會的空間組織∕構成」
三種探究社會與空間之關連的方式 資料來源:Smith (1999: 14).
絕對、相對與關係的空間 • 如果我們認為空間是絕對的(absolute),它就成為一個「物自身」(thing in itself),有獨立於物質之外的存在。於是,空間擁有一種結構,我們可以用來替現象分類歸位或是賦予個性。 • 相對的(relative)空間觀則認為,空間應理解為物體之間的關係,其存在只是因為物體存在且彼此相關。 • 有另一種意義的相對空間觀,而我決定稱之為關係空間(relational space)——依照萊布尼玆(Leibniz)的方式,空間被認為包含在物體之中,亦即一個物體只有在它自身之中包含且呈現了與其他物體的關係時,這個物體才存在。 • By David Harvey
相對空間 絕對空間 關係空間
空間本身既不是絕對的、相對的,或是關係性的,它可以視情境而定,成為其中一種,或同時是全部。空間本身既不是絕對的、相對的,或是關係性的,它可以視情境而定,成為其中一種,或同時是全部。 • 空間之適當概念化的問題,是透過與空間有關的人類實踐而解決的。換言之,有關空間性質的哲學問題,沒有哲學上的解答——解答在於人的實踐。因此,「空間是什麼?」這個問題,必須代之以「不同的人類實踐,如何創造和使用了不同的空間概念?」 • 例如,財產關係創造了壟斷性控制可以操作的絕對空間。人群、貨物、服務與資訊的移動,在相對空間裡發生,因為它採取了貨幣、時間、能源等,來克服距離的摩擦。小塊的土地也可以獲取利潤,因為它們包含了和其他小塊土地的關係……展現為地租的關係性空間,本身成為人類社會實踐的重要面向。
何謂治理(術)? • 公共治理:國家和市場之外的第三條路 ?Ex. 公私合夥、治理聯盟、水平溝通網絡。 • 理想:從層級性的統治支配,到網絡化的治理溝通 • 批判:治理術→ 傅柯式權力施展的(自我)技術;行為的引導;知識、權力、規訓。 治理 → 文化治理 • 文化治理是反身性自我治理的新駕馭方式 • 文化治理是文化領導權的塑造過程與機制 • 文化治理是資本積累的新調節模式;文化修補
空間治理、文化治理、自然治理 • 空間治理即以空間為對象、媒介和場域的權力施展,涉及各種制度組織、論述、知識、技術、程序的運用,以及相應之治理主體的形成。ex. 都市計畫、交通規劃、行政區劃。 • 文化治理即:「藉由文化以遂行政治與經濟(及各種社會生活面向)之調節與爭議,透過各種程序、技術、組織、知識、論述和行動等為操作機制而構成的場域」。 文化治理有相應的主體化,也有空間向度,ex. 歷史保存、地方意象塑造。 • 自然治理即以自然為對象、媒介和場域的權力施展,涉及各種制度組織、論述、知識、技術、程序的運用,以及相應之治理主體的形成。ex. 國家公園、濕地保育、防洪治水、綠建築標章。
核心關切 • 以都市空間治理 (包含文化治理和自然治理)為切入面,了解台灣都市社會的特性和轉型,並藉此掌握台灣社會的核心特質和歷史轉化。 • 兼納宏觀結構力量與微觀行動及心態。 • 空間、治理、移動系統、基礎設施 → 物質和技術的分析。
案例一:空間與文化治理 流動地景與時空操演:台北捷運系統與新都市經驗
案例二:空間與文化治理 秩序、效率與文明素養:台北市排隊運動分析
結 語 • 本文嘗試分析排隊的文明素養、秩序和效率觀念,透過排隊的意義和形式來探知都市治理模式的轉化:從國家領導權下的教化角色,到集體消費服務的提供者;從文化作戰、文化建設到文化消費;從官派市長政權到民選政權的治理風格。 • 本文的初步分析成果,可說是以排隊為例,呈現了庶民日常生活裡,尋常事物所透露的宏觀社會的延續和轉變。
從日治時期殖民體制下現代生活規律的引進,經過戰後初期國民政府結合現代化期盼、反共復國意識與中華國族道統的社會秩序維繫,以及因應都市集體消費秩序混亂而倡導的排隊運動,到1980年代後期都市消費生活蓬勃、企業和官方服務心態提升下,以科技介入的新排隊方式,乃至於捷運時空的新排隊文化,排隊一點也沒有遠離我們的生活,而是以不同的姿態呈現在城市日常生活裡。從日治時期殖民體制下現代生活規律的引進,經過戰後初期國民政府結合現代化期盼、反共復國意識與中華國族道統的社會秩序維繫,以及因應都市集體消費秩序混亂而倡導的排隊運動,到1980年代後期都市消費生活蓬勃、企業和官方服務心態提升下,以科技介入的新排隊方式,乃至於捷運時空的新排隊文化,排隊一點也沒有遠離我們的生活,而是以不同的姿態呈現在城市日常生活裡。 • 排隊現象已然成為城市生活的重要象徵和實踐。我們也已經從幾個經過挑選的事例,看到了從紀律型排隊到服務型排隊的轉移趨勢,紀律型排隊漸次讓位給了服務型排隊。
紀律秩序的要求並未完全遠離,反而經常會以安全和效率之名反覆重現。從紀律型排隊到服務型排隊的移轉,以及這種現象透露的,從都市治理威權模式到消費者–效能導向治理模式的變化,並非徹底的類型替代,而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兩種治理方式的不同偏重或突顯。紀律秩序的要求並未完全遠離,反而經常會以安全和效率之名反覆重現。從紀律型排隊到服務型排隊的移轉,以及這種現象透露的,從都市治理威權模式到消費者–效能導向治理模式的變化,並非徹底的類型替代,而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兩種治理方式的不同偏重或突顯。 • 兩種排隊形式和治理模式,其實有共通之處或內在關聯。表面上,一方是紀律和秩序,一方是效率和服務心態。但是,紀律和秩序原本也是確保效率的一種方式,只是經常會演變為僅僅重視形式的紀律美學,反而變得僵化凝滯,不能符合效率要求。
相對的,服務心態雖然是比較軟性緩和的治理方式,也不表示其完全無須某種秩序,只是這種秩序不再是形式上的整齊劃一,而是以順暢的運作效能為標準。相對的,服務心態雖然是比較軟性緩和的治理方式,也不表示其完全無須某種秩序,只是這種秩序不再是形式上的整齊劃一,而是以順暢的運作效能為標準。 • 一旦比較講求顧客或消費者自主與尊嚴的服務型排隊和效能治理,遇到了危機,在安全至上的顧慮或托辭下,個人的自主和尊嚴就經常會臣服於形式化的秩序要求(個人自主或自由,經常意味了混亂失序的威脅)。 • 例如:台北捷運發生推擠受傷事件後,電扶梯快速通行的效率,就臣服於大量人員現場監控,不斷要求緊握扶手的形式紀律了。
無論是紀律型或服務型排隊,在秩序和效率之外,都有共通的文明素養期待,若對應到治理的威權模式和消費者–效能導向模式,或許可以說,兩者都有維繫治理正當性和領導權的共通關切,而這種正當性和領導權,還經常是以文化或文明的修辭出現。無論是紀律型或服務型排隊,在秩序和效率之外,都有共通的文明素養期待,若對應到治理的威權模式和消費者–效能導向模式,或許可以說,兩者都有維繫治理正當性和領導權的共通關切,而這種正當性和領導權,還經常是以文化或文明的修辭出現。 • 不變的是附著於排隊現象的文明或文化素養意涵,只不過,文明的意義從集體紀律和動作效率,轉變為尊重、隱私和服務的效能,以及從國家主導的道德化訴求與國族意識,轉為由資本或商業促動的、消費領域裡的顧客至上邏輯。
誠如排隊秩序總是意味了會有脫隊和失序的情況,無論何種治理模式,也都不是毫無疑問而能夠順暢運行;誠如傅柯的權力觀念暗含了有權力運作之處必有抵抗,無論那是積極反抗或是逃離迴避。誠如排隊秩序總是意味了會有脫隊和失序的情況,無論何種治理模式,也都不是毫無疑問而能夠順暢運行;誠如傅柯的權力觀念暗含了有權力運作之處必有抵抗,無論那是積極反抗或是逃離迴避。 • 以主體形構或主體化的角度來看,可以說一方面有排隊的主體形構,以及治理的主體定位,但是另一方面,主體並非毫無能動性的傀儡,而有其發出異議或偏移規範的能力,只是程度隨著情境條件和能力高低而有差異。
紀律型排隊和服務型排隊預設了不同的主體特性,前者可能是守法守分、缺乏個體性的紀律秩序成員,後者則是以顧客或消費者為模型,有其由市場機能中介的契約關係;這種主體形構也對應於威權治理下的馴化國民或市民,以及消費者–效能導向治理同樣的消費者∕顧客模型,容許看似無窮、實則有限的消費性選擇。紀律型排隊和服務型排隊預設了不同的主體特性,前者可能是守法守分、缺乏個體性的紀律秩序成員,後者則是以顧客或消費者為模型,有其由市場機能中介的契約關係;這種主體形構也對應於威權治理下的馴化國民或市民,以及消費者–效能導向治理同樣的消費者∕顧客模型,容許看似無窮、實則有限的消費性選擇。 • 如果兩種排隊形式和治理模式,並非全然替換,而是並存互補,甚且有其一貫的內在關聯,那麼,兩種看似不同的主體定位方式,其實也有其內在聯繫:消費者∕顧客也須有一定的紀律規訓,方能發揮其遵從有限選擇的能力;紀律秩序成員和馴化市民也容許一定程度的自主選擇,才能有遵守秩序所需的自我意志和要求。
這裡缺少或有待強化的是,能夠更深刻質疑治理機制的反身性公民主體位置,這包括了各種覺察到差異性和不對等社會關係的性別主體、族群主體、性傾向主體、階級主體等,都市政治過程裡多元異質而富有反思能動性的主體形構過程。這裡缺少或有待強化的是,能夠更深刻質疑治理機制的反身性公民主體位置,這包括了各種覺察到差異性和不對等社會關係的性別主體、族群主體、性傾向主體、階級主體等,都市政治過程裡多元異質而富有反思能動性的主體形構過程。
案例三:空間與文化治理 台北市人行空間治理與徒步移動性
案例四:空間與文化治理 風險地理、恐懼地景與病理化他者:台灣SARS之治理之空間/權力分析
案例五:空間與文化治理 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