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34 Views
2009 年九年级语文总复习 走进语文探究题 2009.4.17. ㈠ 探究题的命题方式 : 出示一则或者几则具有逻辑关系的材料,探究结果,给予评价 . ㈡ 探究题的分类 : ㈠ 图表类(图文转换类) ㈡文字类 ㈢图画类. 【 聚焦中考 】. 图文转换题是近年来出现的较新颖的综合性题型,它强调语言能力的整合、思维品质的优化和学科知识的渗透。 图文转换题要求能理解图表的含义,并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思路点拨
E N D
2009年九年级语文总复习走进语文探究题2009.4.172009年九年级语文总复习走进语文探究题2009.4.17
㈠探究题的命题方式:出示一则或者几则具有逻辑关系的材料,探究结果,给予评价.㈠探究题的命题方式:出示一则或者几则具有逻辑关系的材料,探究结果,给予评价. ㈡探究题的分类: ㈠图表类(图文转换类) ㈡文字类 ㈢图画类
【聚焦中考】 图文转换题是近年来出现的较新颖的综合性题型,它强调语言能力的整合、思维品质的优化和学科知识的渗透。 图文转换题要求能理解图表的含义,并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
思路点拨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
二、审图表。图表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在审图表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我们可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二、审图表。图表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在审图表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我们可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1.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结论:
思路点拨 上题中图表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了。
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差距:不同学段的学生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要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的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做了” 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而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
2.仔细阅读下列表格,完成后面的题目。 “十五”时期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单位:元)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 (2)假如你是总理,看了这个表格后会作出哪些决策?(1分)___________ __
(1)①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收入连年快速增长。(到2005年首破万元,达10493元。)(1)①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收入连年快速增长。(到2005年首破万元,达10493元。) 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在不断增长。(至2005年达到3255元) 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2001年差距为4494元,到2005年则达到7238元。) (2)加大农村投入,缩小城乡差别,创建共同发展的和谐社会。
3.细看下面表格,用简洁的语言,把关键信息告诉你的同学和家人。(《综合练习册》第109页)3.细看下面表格,用简洁的语言,把关键信息告诉你的同学和家人。(《综合练习册》第109页) 各国网络使用量占全球使用量的比例 答:我国网络使用量居世界第二, 但和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4.某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的自习效率抽样调查。调查过程中,将自习段划分为五组不同的时间,在五个不同时间段进行测试调查,得到下列图表。4.某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的自习效率抽样调查。调查过程中,将自习段划分为五组不同的时间,在五个不同时间段进行测试调查,得到下列图表。 单词记忆量 (1)一句话概括图表反映的测试结果(20字以内) (2)据表对如何提高语文自习效率提出你的建议。
参考答案: (1)不同时间段会影响学生自习效率。(不同时间段学生的自习效率不同。) (2)抓紧早自习时间预习当天课程,注重知识积累;利用饭后自习时段完成语文作业,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能力。
【表格题解题思路】 A.通观整张表格,既要重视表格中的文字,又要注意表格中的数字,辨析这张表格反映的主要问题。 B.根据要求答题,问什么答什么,特别注意题目中是否有字数限制,语言表达要简明、扼要、有条理。
【应对策略】 (1)抓主题: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要求。 (2)善比较:仔细观察,寻找并归纳规律性的东西。(求同求异) (3)看走势:变化方向。(纵比和横比) (4)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达。
【课堂练习】 1.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每条不超过10个字) 1.城乡人均收入逐年增长。 2.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很大。
2.某中学对该校初二学生就“新闻联播”和“星光大道”电视节目作调查,统计结果如下:2.某中学对该校初二学生就“新闻联播”和“星光大道”电视节目作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①概括地说,统计表反映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
①喜欢“星光大道”的学生远远多于关注“新闻联播 ”的学生。 ②对不同电视节目的关注反映了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 (或“多数学生不关注社会问题” 或“青少年学生特别钟爱娱乐节目”)
指点迷津 ——文字表达 1.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 题目有标志性词语如 “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 还有 “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揭示的问题是”“从中看出(得出)”等。 2.表述用词要准确。 如表明增长趋势可用“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 表明下降趋势可用“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等,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表示程度范围的有“近一半”“大部分”“绝大多数”等。 3.表述时注意年号和数字的规范。
小结 观察 图表 分析理解 文字 归纳概括 表达
思路点拨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上题中图表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