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米勒 Jean Francois Millet

米勒 Jean Francois Millet. 907:8.15.18.29.36. 米勒 Jean Francois Millet(1814 ~ 1875). 「你要做畫家,先要做一個善良的人。 你要為永遠而描畫! 切勿忘記這句話!要我看見你做惡人,我寧可看見你死。」. 這是米 勒祖母在米勒由瑟堡市莫希爾 (Mouchel) 學成後準備去巴黎求學的臨別叮嚀。同時,他的父親卻患腦病死了 這句話深深的影響著米勒. 19 世紀法國寫實主義的田園畫大師 為 法國 ※ 巴比松派 畫家 出身農民,一生描繪農夫的田園生活,筆觸親切而感人。

ken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米勒 Jean Francois Millet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 907:8.15.18.29.36

  2. 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1814 ~ 1875)

  3. 「你要做畫家,先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你要為永遠而描畫!切勿忘記這句話!要我看見你做惡人,我寧可看見你死。」「你要做畫家,先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你要為永遠而描畫!切勿忘記這句話!要我看見你做惡人,我寧可看見你死。」 • 這是米勒祖母在米勒由瑟堡市莫希爾(Mouchel)學成後準備去巴黎求學的臨別叮嚀。同時,他的父親卻患腦病死了 • 這句話深深的影響著米勒

  4. 19世紀法國寫實主義的田園畫大師 • 為法國※巴比松派畫家 • 出身農民,一生描繪農夫的田園生活,筆觸親切而感人。 • 以鄉村風俗畫中感人的人性與農民生活的繪畫創作聞名世界 • 作品刻劃出當時一般平民的人心和思想,表現了近代思想 • 在其繪畫生涯中,於1865 、1868年分獲國家一級勳章。 • 1874年受官方政府委託裝飾萬神殿之聖堂,但在工作未開始之前與世長辭,遺留大量作品於世。

  5. 巴比松畫派 巴比松畫派(Barbizon School)源流於十九世紀30~40年代的法國,以描繪自然風光和田園鄉村生活為主。主張直觀自然與觀景寫生。藉由人、自然與光影三者的交織變化,將畫家本身意欲表達的情感,寄託在畫作當中。俗話說「寓情於景,寓景於情。」似乎可以在巴比松畫派的作品中,明顯地觀察出來。

  6. 生平 • 1814年10月4日-出生於法國諾曼第半島格魯什村(Gruchy),耕農家庭之子;童年時曾幫助父親在田間勞動,因父母忙於田裏工作,祖母是他從小最親近的人。 • 1831年-17歲,創作了《牧羊人在看守他的羊群》,顯示出極高的繪畫天賦。 • 1832年-18歲起,到瑟堡市(Cherbourg)向兩位當地畫家學習繪畫。 • 1834年-20歲,到瑟堡學畫。 • 1837年-23歲,獲得瑟堡市議會的獎學金,到巴黎美術學院向浪漫主義派畫家德拉羅什學習。米勒也常常去羅浮宮,從米開朗基羅、普桑、林布蘭特的畫中臨摹學習到不少表現技巧。 • 1839年-離開德拉羅什的畫室。 • 1840年-米勒「肖像畫」入選沙龍,正式躋身巴黎畫壇。 • 1841年-在瑟堡與服裝店的女兒寶琳-薇吉妮‧奧諾結婚住在巴黎,3年後寶琳-薇吉妮患了肺結核病死。 • 1844年-30歲,喪妻,回到故鄉。 • 1845年-續絃,回到巴黎。 • 1846年-與續絃的卡特琳‧勒梅特生下第1個孩子。

  7. 生平 • 1847年-米勒開始將他的興趣專注在鄉村題材的作品。 • 1848年-在巴黎的「自由沙龍」展出古典主義風格的《巴比倫被俘的猶太人》和鄉村風俗畫《篩穀的人》。 • 1849年-《拾枯草的人》獲得1000法郎的獎金,夏天時,由於巴黎動亂,米勒偕同妻兒搬到巴黎近郊,鄰近楓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定居。這是他最貧苦潦倒的時期,一邊在畫室創作,一邊又必須為了生計在田裡耕作。 • 1850年-米勒畫出了《播種者》。此畫後來成為他的代表作之一, 獲得許多重要人物的讚賞與肯定。如作家維克多·雨果(1802-1885)、印象派畫家梵谷(1853-1890)等。 • 1853年-正式和第二任妻子舉行婚禮。 • 1857年-《拾穗》 • 1858年-《晚禱》 • 1862年-48歲,畫《持鍬的男人》。 • 1867年-在巴黎萬國博覽會與柯洛一起展出田園自然風格的畫作,拾穗等八幅作品獲得首獎,人們逐漸認可米勒的繪畫。 • 1868年-54歲獲頒榮譽勳章。 • 1874年-法國政府委託他繪製萬神殿大壁畫,但因健康問題無法完成。 • 1875年-61歲時咯血病(肺結核)逝於巴比松。

  8. 風格特色 • 法國現實主義繪畫的興起,是以巴比松畫派為先驅.此畫派中,最能實事求是地表現農民與自然的關係與矛盾的藝術家,應首推現實主義農民畫家米勒. • 米勒的創作生涯可分為前後兩期.早年的作品為了生活和生存的需要,曾一度大量去模仿他根本不喜歡的華多和布歇的作品,畫風浮華輕佻但卻迎合世俗社會的口味.此階段的作品風格因距離自己心性、生活的真實太遠而倍感痛苦. • 他的繪畫風格歷經浪漫主義及古典主義洗禮。晚期時將農民安排於風景畫中,使他獲致成功。 • 這類作品已成為農民生活通俗意像。然而他所畫的農民,其不朽的特質對梵谷及秀拉有很深的影響。

  9. 風格特色 • 1840年,他第一次在沙龍展出肖像作品《鏡前的小安托瓦涅特·艾貝爾》,並獲得了成功.這幅肖像畫融匯著他前一時期傾慕米開朗基羅和意大利畫家柯勒瓦喬的色彩成果. 作品中意大利風格還是比較明顯。 • 1847年他第二次結婚那年,他情緒歡快地畫了一些神化題材的油畫作品,如《女祭司巴尚特》、《獻給潘神的祭品》等。這些作品形像簡潔單純,充滿田園情調。此時的米勒在作品中不停地進行形式語言的探索,特別在形與色的關係上,他著重以德拉克洛瓦的作品為楷模,進行有意圖的試驗。

  10. 牧羊女與羊群 Shepherdess with her flock作者:尚-法蘭斯瓦.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年份:1864畫作: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尺寸:81×101 公分現藏於:奧塞美術館,巴黎,法國

  11. 《播种者》 作者:尚-法蘭斯瓦.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 年份:1850 尺寸:101X82.5厘米 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

  12. 拾穗作者:尚-法蘭斯瓦.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年份:1857年畫作: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尺寸:83.55×110 公分現藏於:奧塞美術館,巴黎,法國

  13. 春Spring作者:尚-法蘭斯瓦.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年份:1868~1873 年畫作: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尺寸:86×111 公分現藏於:奧塞美術館,巴黎,法國

  14. 晚禱作者:尚-法蘭斯瓦.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年份:1857年~1859年畫作: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尺寸:55×66 公分現藏於:奧塞美術館,巴黎,法國

  15. 米勒生命末期作品如《春天》(1868-1873),開始重視光、影與色彩的全新技巧;在這幅作品中,『人』極反常地渺小,『地』誇張地豐富成主角;但仔細一看,『天』雖然被烏雲密佈著,右上方現了光明的一塊;從而讓地面的小白花、樹葉與天上的飛鳥,都展現出向光而特別明亮的光澤。於是視野順著光照方向一看,天邊正是一道彩虹與一道霓。這實在太明顯了,米勒打算彰顯烏雲過後的天地一新。  我們知道按照《聖經》記載,彩虹代表著上帝永不毀滅大地的慈愛標記;因此這幅繪畫雖然沒有依據『天、地、人』的神聖美感型式,卻使用不同方式重新表現米勒心中的神聖美感。這一方面是米勒去世前的心靈寄託,另一方面也意謂著藝術家臨老仍自然不息地創新。如果米勒還能多活個十年,這種全新畫風應該會有不同的精彩表現。同樣的藝術表現手法,如《格賀維勒的教堂》(1871)與《有羊群的牧場、月光》(1872)皆是同類。春天》是一幅純粹的風景畫,是在巴比松的工作室裡完成的。工作室外面有一個花園,依偎在楓丹白露森林的旁邊。森林看來好似一堵綠色的牆,嫩綠的春芽及修長平行的樹幹帶來輕盈的感覺。對大自然觀察入微的米勒描繪出春季雷雨的烏雲、雨後的彩虹、飽含濕氣的泥土、零星散布的春季花卉、開花的果樹等。繽紛的色彩才是創作的主軸,五顏六色相互呼應,相得益彰。這幅畫以粉紫、嫩綠、淺棕等明亮色調為主,雷雨進入尾聲的深紫色天光為輔,詩情畫意,美不勝收。此畫承襲了北方風景畫派的傳統,講究無微不至的觀察,還有似乎在右方樹下避雨的微小人物,在烏雲密布的天空下,不可駕馭的大自然反映出人類的渺小無助。但這幅畫也受到了新繪畫的影響,追求迅速直接的感覺及印象,對於明亮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春天》是哈特曼(Fréderic Hartmann)於1868年3月向米勒訂購的四季系列其中的一幅。哈特曼原來是米勒好友胡梭(Théodore Rousseau)的經濟支柱,在胡梭去世的時候發現了米勒的作品,對其粉彩畫尤其著迷。他在訂購時立刻預付了一萬法郎的訂金,雙方議定的總價是二萬五千法郎。米勒買了四張畫布,準備著手作畫。不過他這回工作的進度斷斷續續,在1870-1871年返回故鄉格賀維勒的期間甚至完全停擺,後來回到巴比松之後才又繼續進行。《春天》是第一幅交件的作品,於1873年5月18日交到了哈特曼手上。1874年陸續完成《夏天,打蕎麥的人》(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典藏)及《秋天,麥堆》(波士頓美術館典藏)。最後一幅《冬天,樵夫》(英國加的夫威爾斯國立博物館典藏)尚未完成,米勒就與世長辭了。

  16. Q: 1.米勒是_ 國_ _ _派畫家? 2.哪一幅畫獲得作家維克多·雨果、印象派畫家梵谷等許多重要人物的讚賞與肯定? 3.哪一幅畫奠定了米勒在法國自然派畫家中的重要地位? 4.早年為了生活,曾大量去模仿他根本不喜歡的_ _和_ _,畫風浮華輕佻但卻迎合世俗社會的口味 5.政府委託他繪製_ _ _大壁畫,但因健康問題無法完成。

  17. 結稐 • 米勒的畫多是描木炭畫,是因為他很窮,沒有錢買顏料的緣故。窮不能害他,反而造出了正大的木炭畫法。 • 世界上畫家很多。但米勒的志氣,他的見識,耐苦,和他的畫法,他的色粉筆畫,他的木炭畫,我們都可以學習。我們鑑賞西洋的名畫由米勒開始。

  18. 參考資料 •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millet/millet.htm • 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millet/millet.htm •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msdg200901065.aspx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