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0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学习要求 1 、了解五四期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意义。 2 、了解中国新文学的兴起及其发展。 3 、了解壬戌学制的情况。 4 、了解 1929---1937 年间中国文学的成就。 5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对文化的“围剿”情况。 6 、了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的论战及其意义。 7 、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文学艺术的成就。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四讲 1919---1949 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主讲:徐成发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2.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学习要求 1、了解五四期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意义。 2、了解中国新文学的兴起及其发展。 3、了解壬戌学制的情况。 4、了解1929---1937年间中国文学的成就。 5、了解南京国民政府对文化的“围剿”情况。 6、了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的论战及其意义。 7、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文学艺术的成就。 8、了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9、了解中共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活动。

  3.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1919----1927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4.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报刊的大量涌现 1、五四时期的学生报刊 五四时期是中国新闻出版事业发展到一个新时期的开端。报刊大量出版,其中,学生报刊蔚为可观,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指导和努力下,这些学生报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打破了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万马齐喑的那种局面,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和宣传了民主与科学,由此,宣传新思潮的报纸杂志风行一时。其中,学生报刊数量最多,影响最大。 五四时期,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支持下,北京大学学生非常活跃,积极创办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受此影响和鼓舞,在全国的其他大中城市中,高等和中等学校大多都有自己的报纸,有的地方甚至连小学生都出版报刊。据统计,全国各地出版的小型革命报刊多达4000余种。

  5.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报刊的大量涌现 1、五四时期的学生报刊 比较有名的有: (1)北京 北大学生(1919年元旦创办):《新潮》杂志----以学术文艺为主,标榜“文艺复兴”。 《国民》月刊----是偏重政治的综合性杂志。 在李大钊和鲁迅的支持下,两刊都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五四运动爆发后创办):《北京大学学生周刊》。 北京学生(五四运动爆发后创办):《五七日刊》----作为五四运动的喉舌。 全国学联: 《全国学生联合会日刊》。

  6.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报刊的大量涌现 1、五四时期的学生报刊 (2)上海学联 《上海学生联合会日刊》。 (3)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 《湘江评论》。 毛泽东为主编,1919年7月14日创刊。在湖南长沙发行,每期销售四五千份,京、沪、粤、川都有其读者。它热情歌颂十月革命以来的世界革命,并用这个观点观察世界形势,把中国的五四运动看成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热情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反帝反封建。是当时政治思想最激进的刊物之一。李大钊高度评价:它是当时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一种刊物。 (4)天津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周恩来主编。 《南开日刊》。 (5)武汉学联 《学生周刊》。恽代英是主要撰稿人。 (6)广州学联 《广州学生联合会报》。 (7)浙江学联 《浙江学生联合周刊》。 《杭州学生联合会报》。 《芜湖生旬刊》。

  7.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报刊的大量涌现 2、共产党的早期的报刊 中共最早的一批领导人中有不少人办过报刊,不仅有办报经验,而且也深知报刊的重要作用。 (1)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报刊: 上海:1920年9月将《新青年》改组为党的机关刊物。 11月7日,又创办《共产党》月刊,由李达主编,秘密出版,最高发行量达5000多份。 两个刊物互相配合,着重宣传关于共产党的知识,为中共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1920年8月15日,又创办《劳动界》周刊。 北京:1920年11月7日创办《劳动音》。 广东:《劳动者》。 这些刊物多是通俗刊物,主要是向工人进行阶级教育,对于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8.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报刊的大量涌现 2、共产党的早期的报刊 (2)党的一大 中共成立时通过了关于中央和地方组织出版日报和杂志的决议,确定了党对报刊的领导权原则。 中共一大后,创办了《劳动周刊》作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 1922年夏,中共中央又将北京党组织办的《工人周刊》转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该刊于1924年2月又被转为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机关报)。 (3)党的二大 中共二大专门讨论了报刊的宣传工作,决定停办《共产党》月刊,创办全国性的政治刊物《向导》。1922年8月13日,《向导》在上海创办,蔡和森为主编;后迁至武汉,1927年7月18日停刊。 《向导》高举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旗帜,集中力量宣传反帝反封建、建立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思想。读者称赞《向导》是“惊醒一般迷梦”的木铎,是在“黑暗的中国给人民一个很光亮的道路”的明灯,是中国“二千年来历史上破天慌的荣誉作业。” (4)党的三大 中共三大决定将已停刊一年的《新青年》杂志改为季刊,作为党中央的理论刊物。1923年6月15日复刊,瞿秋白为主编;1926年7月,因忙于北伐战争而停刊。 1923年7月1日,中共在广州创办《前锋》作为机关刊物。 1925年6月4日,中共在上海创办中共历史上第一个日报《热血》,旨在加强对正在爆发的五卅运动的领导,瞿秋白任主编。

  9.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报刊的大量涌现 2、共产党的早期的报刊 各地党组织还创办了一些地方性的机关刊物,如 北方区委:《政治生活》。 广东区委:《人民周刊》。 湖南区委:《战士》周报。 湖北区委:《群众》。 豫陕区委:《中州评论》。 江西党组织:《红灯周报》。 浙江党组织:《火曜》。 福建党组织:《革命先锋》。

  10.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报刊的大量涌现 3、国共合作的报刊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国共两党在报刊出版上的合作也开始了。 (1)国共合办报刊 1924年1月,毛泽东担任了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大批共产党员帮助国民党办报刊,中央宣传部内还成立中央通讯社,报刊因此有很大发展。由毛泽东任主编、1925年12月5日创办于广州的《政治周刊》,是国共合作时期最著名的报刊,它击败了西山会议派的宣传攻势,对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起到了重大作用。 (2)工农兵报刊 北伐战争前,京汉铁路总工会创办《工人日报》,上海印刷总工会创办《印刷工人》,中国海员工会创办《中国海员》等。 北伐战争开始后,各省市总工会出版的报刊大量增加,形成了一个报刊网。影响最大的是:1924年10月在上海创办的《中国工人》,中华全国总工会于1925年5月成立后又成为“全总”的机关刊物。1925年 在广州创刊的《工人之路》,是地方工会报刊中比较著名的刊物。

  11.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报刊的大量涌现 3、国共合作的报刊 (3)农民报刊 1926年1月国民党二大通过了农民运动的决议后,各地农民协会也纷纷创办了面向农民的报刊: 广东:《犁头》旬刊。 湖北:《湖北农民》。 湖南:《农友》。 江西:《江西农民》。 陕西:《耕牛》。 山东:《山东农民》。 影响最广泛的是: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于1926年元旦在广州创办的《中国农民》,毛泽东任主编。北伐开始后,农民部又创办《农民运动》周刊。 (4)国民党军事机关报刊 在中共的帮助下,国民党中央军事机关、国民革命军的各级政治部及军事院校也创办了一些军人刊物,仅广东地区在北伐前出版的军人报刊达30多种。如《中国军人》、《革命军》、《青年军人》、《黄埔潮》《前敌》等。其中,1925年2月创办于广州黄埔军校、由王一飞任主编的《中国军人》,办得生动活泼,颇有影响。

  12.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报刊的大量涌现 4、民族资产阶级的报刊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资产阶级新闻理论和办报经验得到进一步在中国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新闻事业有较大发展。 1920年9月,上海圣约翰大学正式成立报学系。 资产阶级著名报人成舍我创办的《世界日报》成为华北地区影响较大的报纸。 成舍我创办的世界日报系统包括日、晚、画三报。《世界晚报》创刊于1924年4月1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分别创刊于1925年2月1日、10月1日。三报因得段琪瑞政府资助,曾为军阀政府说话。段琪瑞政府于1926年制造三一八惨案,成舍我对段政府有所指责,《世界日报》的声誉随之提高。8月7日,段政府以“恶毒反奉,勾结冯玉祥,与为国民党宣传”三大罪状,将成舍我逮捕(后被营救)。 1927年,成舍我到南京创办《民生报》,因言论触怒当局,报纸被迫停刊,他被拘留40天。 1931年3月,成舍我考察欧美各国新闻事业归国后,在上海创办《立报》。 抗日战争时期,成舍我与人合资创办《重庆日报》。 成舍我创办的所有报刊中,以《世界日报》影响最大。他为了抬高该报的威信,一方面比较大胆地刊登一些进步倾向的新闻和文章,另一方面,又刊登批评和揭露当局错误的文章。这样,就赢得了一些进步读者的好感,《世界日报》被称为“粉红色”的报纸。

  13.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广播与电影事业的兴起 1、中外合营广播电台的创办 自1906年无线电广播发明之后,到1920年前后,世界先进国家就出现了实用广播电台。 我国最早的广播电台,是美国人奥斯邦设立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中国《大陆报》两家合办的。1923年1月23日晚8时在上海正式广播新闻与音乐节目。技术顾问由公司经理奥斯邦全权负责,《大陆报》设有广播编辑。由于发射机质量不好,播音不清楚,影响到收音机的销路,加之北洋军阀政府不准外国人在中国设立无线电台,奥斯邦公司勉强支持3个月后宣布倒闭,电台停播。 不久,美商新孚洋行又在上海创办一座广播电台。播音几个月后,又因广播器材销路不好,经费发生困难而停播。 1924年5月,美商开洛电话材料公司创办的广播电台在上海法组开始播音。开洛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扩大影响。一是和报社合作,增加新闻节目;二是邀请名演员到电台播唱节目;三是组织听众点播节目;四是增加商情的报道。但仍因营业收入不好,最后于1929年10月停播。

  14.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广播与电影事业的兴起 2、官营和私营广播电台的设立 在外商电台的影响下,北洋军阀政府也开始酝酿筹建广播电台。1922年9月28日,东三省保安军整理处代表中国政府,收回了由中东铁路局苏俄人节制的无线电台,改名为东三省无线电台,由东三省护路军总司令部直辖。次年2月10日,开始试办东三省无线电新闻通讯业务,首次把电报通讯从军用中解放出来,开创了电讯新闻的新阶段。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广播。这是我国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 1927年,北洋政府又先后在天津、北京等地开办广播电台。5月15日、9月1日,天津无线广播电台、北京无线广播电台分别开始播音。 1927年,中国私营广播电台开始创办。3月,上海新新公司建立了广播电台,主要播放唱片并转播游艺场所的南方戏曲。年底,北京也创办了一座商办燕声电台。

  15.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广播与电影事业的兴起 3、影片公司的创办 中国自古有灯影戏,因而,电影传入中国后最初被称为“西洋影戏”。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的第一次电影放映。 1909年美国电影商布拉斯基在中国开办了亚细亚影戏公司,并在沪、港两地拍片。该公司于1913年聘请中国人张石川为顾问。张又拉上热衷于戏剧的好友郑正秋,合组了新民公司,以承包亚细亚公司的全部制片工作,美商只管出钱和发行。1913年9月,由郑编剧并与张联合导演的电影《难夫难妻》在上海首映。这是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 1922年3月,张再度与郑合作,并约请周剑云等人组成了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1923年底成功地推出了电影《孤儿救祖记》,曾轰动一时,既使摆脱了经济上的困难,又使郑提倡电影民族化的主张得以继续贯彻。此后数年内,明星公司拍了数十部电影,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映,在中国电影界暂露头角。

  16.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文学的蓬勃发展 1、各种文学团体及其刊物 五四运动后,新文学的创作开始兴盛,文学团体和各种刊物也“蓬勃滋生”。存在时间长、影响较大的文学社团有: (1)文学研究会 发起人是沈雁冰、郑振铎等,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后迁上海。它在文学思想上提出“为人生”的目的和要求,在创作方法上提出写实主义的主张。它改造了原先由鸳鸯蝴蝶派把持的《小说月报》,使之成为新文学的第一个纯文艺刊物。此外,它还先后创办了《文学旬刊》(后改名《文学周报》)、《诗》月刊、《戏剧》月刊等。 文学研究会拥有阵容强大的作者群,在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中作出巨大的贡献。 (2)创造社 由郭沫若等人于1921年7月在上海成立。次年5月起,《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月刊》等十多种刊物先后出版。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是该社的中坚力量。创造社追求唯美主义,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属于浪漫主义流派。他们强调作家的个人才能,重视文艺的社会使命,1926年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在文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7.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文学的蓬勃发展 (3)语丝社 1924年成立于北京。它创办的《语丝》周刊是当时具有进步倾向的文艺刊物,内容注重于社会批评。主要撰稿人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刘半农等。 (4)新月社 成立于1923年。成员大多是英美留学生。前期主要代表人物是闻一多、徐志摩等。1928年创办《新月》杂志。 此外,还有鲁迅主持的未名社、莽原社,冯至等人创办的沉钟社等较小的文学社团。台湾于1920年后也产生了本地区的新文学和新文学家,并成立了白话文研究会。

  18.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文学的蓬勃发展 2、中国新文学的兴起 中国新文学的真正奠基之作是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等和郭沫若的新诗《女神》。 鲁迅的小说:五四前后,鲁迅所写的小说先后组成《呐喊》和《彷徨》两个集子,共有20余篇。其中, (1)《狂人日记》:借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白,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罪恶,具有巨大的批判力量,发挥了振耳发聩的作用。 (2)《阿Q正传》:以深刻的社会内容和高超的艺术价值,成为闻名世界的佳作。 (3)《孔乙己》: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文化毒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使人读了触目惊心。 此外,还有《明天》、《一件小事》、《风波》、《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离婚》等。 鲁迅在短篇小说艺术上的创造,在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影响了一批文学青年。 郭沫若的诗集: 《女神》,1921年写成,充满了对黑暗的旧社会的叛逆精神,充满了对美好理想的热烈追求,充满了爱国主义的炽热感情,充满了革新和创造的磅礴气势。喊出了五四时代精神的最强音。它所显示的鲜明的时代色彩,独创的艺术风格,澎湃的感人力量,开创了一代新的诗风。

  19.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文学的蓬勃发展 3、二十年代的散文 二十年代的散文创作,成绩斐然,不仅散文作品数量多,而且出现了一些散文大家和不少优秀散文作品。 鲁迅:兼有杂文、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之长,先后出版了《华盖集》、《华盖续编》、《坟》、《而己集》等杂文集和《野草》、《朝花夕拾》等散文集。 《野草》实际上是散文诗集,它显然是受到外国文学中散文诗的影响,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尝试,可以说是开了中国散文诗的先河。 《朝花夕拾》所表现的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所蕴涵的则是成年人的思考与见识,而且闪烁着社会批判的锋芒。 周作人:出版了多种散文集,如《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谈龙集》、《泽泻集》、《谈虎集》、《苦茶随笔》等。其特色是用平白无华的语言,随意而谈,营造出幽隽淡远的意境。 朱自清:散文《绿》、《荷塘月色》、《背影》等,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感情朴素真挚著称,广为传诵。 冰心:以抒情为主,文字清淡、自然、凝练,《寄小读者》是代表作品。 郭沫若:以自叙性散文为主,记述自己的童年和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经历,多收在《橄榄》、《水平线下》等集子中。 郁达夫:多是描写飘零生活,收在《鸡肋集》、《奇零集》、《敝帚集》等散文集中。 瞿秋白:《饿乡纪程》、《赤都心史》是两本别具一格的通讯散文集,而且已初具报告文学的形态。重要的散文家还有:徐志摩、俞平伯、陈西莹、废名、林语堂、丰子恺、钟敬文等。

  20.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教育的多样化 1、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教育部于1912年(壬子年)正式公布了新的学制。之后又连续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法令。1913年(癸丑年)将上述学制与法令总合成“壬子癸丑学制”,即:初等小学4年,为义务教育,学生年龄7—10岁;高等小学3年,学生年龄11—13岁;中学4年,学生年龄14—17岁;大学或专门学校:预科3年,本科4年,学生年龄18—24岁;小学以下的蒙养园和大学以上的大学院都不计年限。除了由小学而中学而大学或专门学校的普通教育外,还有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两个系统。另外还有补习所、专修科及小学教员养成所,都作为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这三个系统中的各种特设或附设的学科。 “壬子癸丑学制”是中华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学制,与清末学部颁布的“壬寅、癸卯学制”相比,有很大的改革与进步,是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反对封建旧教育的一次重大胜利。该学制受到日本教育影响较多,而且在课程设置方面保留了许多封建主义的东西。

  21.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教育的多样化 1、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 1921年10月,由沈恩孚、黄炎培等人发起和组织的“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在广州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新的学制系统。次年9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在济南召开学制会议,对此进行讨论。11月1日,略加修改的新学制,以大总统徐世昌令的形式公布为“学校系统改革案”(又称壬戌学制)。该学制系统大致以儿童身心发展时期为依据,采用美国的“六三三”制,即:小学6年(其中初小4年,高小2年),初中3年,高中3年;与中学平行的有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大学4—6年。该学制还对特殊情况的人作了较为灵活的规定:“(1)注重天才教育,得变通年限及教程,使优异之智能尽量发展。(2)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与缺陷者,应施以相当之特种教育。” “壬戌学制”继承并发展了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成果,具有很多优点,不仅基本稳定与统一了全国的教学秩序与教学内容,而且对之后的民国教育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基本规定一直沿用到1949年。

  22.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教育的多样化 2、国共两党的教育思想及实践 中共一大提出在开展工人运动时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成立劳工补习学校,作为组织产业工会的一个准备。二大具体地提出了中共的教育纲领,即“废除一切束缚女子的法律,女子在政治上、经济能够、社会上、教育上一律享受平等权利”和“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 中共积极开展了对职工、农民与干部的教育工作。在职工教育方面,先后办起了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上海小沙渡劳动补习学校、安源路矿学校和各地形式多样的工人补习学校、工人子弟学校、工人俱乐部、阅书报处和图书馆等。在农民教育方面,广东开展得最早。彭湃曾作过海丰教育局局长。他在组织海丰总农会时,专设了教育部,创办了“农民学校”。毛泽东在湖南办的韶山农民夜校也很著名。大革命高潮到来后,鄂、赣、苏、皖、川等省的农民教育也逐步开展起来。在干部教育方面,中共成立后即着手开办了培养干部的学校,比较著名的有:

  23.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教育的多样化 湖南自修大学:中共湖南区位毛泽东等人于1921年8月在长沙创办。该校后来被湖南军阀封闭。中共组织于1923年11月又创办了湘江学校。 平民女学:中共中央于1921年10月在上海创办的旨在培养妇女革命干部的学校。中共早期活动家李达、沈泽民、沈雁冰、陈望道等人担任教员。该校改革传统教育方法,实行半工半读,课程有《共产主义ABC》等。 国民党的教育政策也有所改进。1924年1月发表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通过教育来推动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之斗争”,教育“为一般平民所共有,而非少数人多得而私”。《宣言》规定:“在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社会上确认男女平等之原则”;“厉行教育之普及,以全力发展儿童本位之教育”;“整理学制系统,增高教育经费,并保障其独立”;“施行军队中之农业教育及职业教育”等。1926年国民党二大通过的决议案又一次指出:“注意教育之革命化与平民化,并平民学校之扩充”。国民党二大后,广东过政府专门设立了教育行政委员会,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当时,教育的特点是强调“党化教育”。 广东国民政府还建立了中山大学,创办了各式各类革命学校,其中最著名的是1924年创办的簧埔军校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此前的1922年10月,国共还合作创办了上海大学,于佑任和邵力子先后任校长,共产党人邓中夏、瞿秋白、蔡和森、张太雷等人担任具体领导并授课;办学5年,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干部。

  24.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教育的多样化 3、教会学校教育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建立了许多教会学校,如圣约翰大学(1894年)、东吴大学(1901年)、长沙雅礼大学(1902年)、岭南大学(1904年)、华北协和女子大学(1905年)、北京协和医科大学(1906年)金陵女子大学(1913年)、金陵大学(1917年)、齐鲁大学(1917年)、燕京大学(1919年)等,都是美国基督教会学校。上海震旦大学(1903年)则是天主教会所办大学的代表。据统计,1917年,外国创办的初等学校占中国同类学校总数的40%,中等学校占11%,高等学校占80%。教会学校分布全国各地,以闽、粤、齐、苏为最多。1926年全国各教会学校的大学生人数达8404人之多,约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19.45%。这些学校是“辅助传教而设”,是“养成牧师教师之基础”,目的是为“将来化中国为基督教国民之士女……创造一适合基督教义之社会制度”。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中,教会学校就公然禁止学生纪念国耻和参加运动。

  25.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教育的多样化 3、教会学校教育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中国人民反教会教育的斗争,自五四运动时就发展起来。1922年,北京、上海、南极等地先后组成“非基督大同盟”和“非宗教学生同盟”,开展了破除宗教迷信、解放国民思想的非基督教斗争。到1924年,随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教育界的“非基督教运动”发展为“收回教育权运动”。各教会学校的爱国师生用罢课、游行示威,甚至全体退学来抗议外国教会,并在运动中提出了“收回教育权”的口号。1924年7月,广州学生成立了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提出了收回教育权办法。接着,中华教育改进社、全国教育联合会等教育团体,也通过了有相同内容的决议或提案。国共两党主办的《民国日报》、《向导周报》也不断发表文章,及时指点方向,在运动中起着向导作用。到1925年五卅运动前后,“收回教育权运动”达到了高峰。广东国民政府于1925年9月召集了收管教会教育会议,着手接管教会学校。12月,北洋政府也公布了《外国人捐资设立学校认可办法》,规定外国教会在华设立学校须想教育官厅请求认可,校长须为中国人,教学须按统一课程标准进行。1926年1月,岭南大学终于收回自办。北伐的胜利进军,更使全国的教会学校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收回教育权运动”持续数年之久,迫使外国教会不得不同意“将学校逐渐交还中国人管理”。

  26.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五)、科技与学术研究 1、“整理国故”和“新红学” 1919年下半年,胡适打起了“整理国故”的旗帜。 所谓整理国故,就是用考据的方法从校勘、训诂、考证等方面去整理古籍,然后进行系统的著述。对于学术研究,这是必要的方法。 胡适的考证,在一定范围内提供了前人和同时代人未曾提供的学术成果。但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他驱使许多青年跟着他向故纸堆里钻,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在“整理国故”的口号下,胡适用实验主义的考证方法考证小说。1921年,他对《红楼梦》作了考证,写成《红楼梦考证》。之后俞平伯写了《红楼梦辨》,顾颉刚在为该书所写的序言中提出了“新红学”的概念。从此,“新红学”就成了用实验主义方法研究《红楼梦》的新学派。新红学研究《红楼梦》是有成绩的,但也暴露了它的唯心主义倾向。胡适把《红楼梦》说成是“平淡无奇的自然主义”,是作者的“自叙传”。这就否定了这部杰出的古典现实主义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典型性和它反封建主义的社会意义。

  27.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五)、科技与学术研究 2、考辨古史 20年代,中国史学界盛行一股疑古辨伪的风气。其代表人物是胡适、钱玄同和顾颉刚。 胡适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强调“尊重事实,尊重证据”,不受儒家经典的束缚。 顾颉刚提出了一个“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反对把古代史看成黄金世界,对有关古史的荒谬传说起了廓清作用。 在疑古辨伪精神激励下,顾颉刚等人在考订中国古代史料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中国古代史研究做了大量的奠基工作,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他们的考辨古史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片面性,认为“所谓很有荣誉的四千历史,精密的考来都是伪书的结晶。”

  28.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1927----1937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29.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和出版 1、国统区的新闻机构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建立和发展了以中央通讯社为中心的新闻事业网,以《中央日报》为中心的党政军报业网和以中央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广播网。 中央通讯社创办于1924年4月1日,1927年随北伐军迁至汉口,1928年蒋汪合流后迁往南京。1932年在南京建立总社,装社了当时最新式的收发报机,向全国各地播发新闻稿。中央社除在上海、汉口、北平、天津、广州、香港、西安、南昌、成都、重庆、贵阳等地开设分社外,还在其他省会及重要城市派驻了30多个通讯员,形成了一个全国通讯网。其后,中央社又与路透社等外国通讯社订立购买了新闻稿的合约。 1927年2月,国民党在汉口创办机关报《中央日报》。1929年2月1日迁往南京出版,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叶楚伧(CHEN)兼社长。在各地发行地方版,如重庆版等。接着,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直属的《华北日报》、《武汉日报》、《西京日报》等先后创刊。1936年,国统区报刊共有1736家,其中国民党的报刊约占三分之二。 1928年8月1日,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正式播音。广播时,赣、粤、豫、京、津等省市党部派专人收听抄录,供当地报纸采用。这只中国“记录新闻”之始。1932年又新建一座75千瓦电力的发射台,中央广播电台成为亚洲发射电力最大的广播电台。 30年代初,国统区还出现了一批民营广播电台,其中半数以上集中在上海。可分为教育性、商业性、宗教性三种类型。1937年6月,国统区官办、民办广播电台已有70余座。

  30.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和出版 2、苏区的新闻机构 中共历史上最早的通讯社是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诞生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它一开始就用无线电收发报装置首发新闻。1933年春,红中社新闻电台正式成立。这就在各个互相分割的革命根据地之间架起一座“空中桥梁”。 也在红中社诞生时,《红色中华》报在瑞金创刊。红军长征开始后,它们都停播、停刊。1936年1月《红色中华》报在陕北瓦窑堡复刊,次年月29日更名为《新中华报》,成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机关报,同时,红中社更名为新华通讯社。 在苏区,各军区、军团都有自己的报纸,其中销量最大、期刊最长的是《红星报》。它与《红色中华》同时创刊,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红三军团于1930年在长沙出版了《红军日报》。此外,中央苏区还办有《青年实话》和《斗争》周刊,其他苏区也出版了一些报刊,如广西的《右江日报》,鄂豫皖苏区的《红旗报》、《鄂豫皖苏维埃报》,湘鄂西苏区的《红旗日报》、《工农日报》,湘赣苏区的《湘赣红旗》,湘鄂赣苏区的《红旗》、《苏维埃》、《新浏阳》等。

  31.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和出版 3、进步人士创办的抗日报刊 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各地救亡团体纷纷成立,全国创办的救亡报刊不下余种。 北平:《学联日报》、《觉民报》等。 天津:《救国半月刊》。 广州:《存亡旬刊》。 西安:《大路周刊》。 太原:《突击月刊》。 上海:报刊最多。主要有: 《生活》周刊,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机关报。 《大众生活》周刊,邹韬奋。 《立报》,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 《申报》。 《大公报》。

  32.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和出版 4、出版事业的发展 1927----1937年,中国出版事业进入发展时期。国民政府建立了官方出版机构正中书局,在政治和经济上给予支持,使出版物种类和数量不断上升。正中书局与商务、中华、世界、大东和开明等5家民营书局一起形成了一个出版系统,控制着全国教科书和图书出版的发行。 商务印书馆:1897年创办于上海,素以出版学校教科书,古籍、科学、文艺、工具书和期刊为主要业务而著称于世。该馆自爱国出版家夏梓芳(又名瑞芳)、张元济接办以来,业务不断发展,至30年代已达全盛时期,出版了《万有文库》、《四部丛书》、《二十四史》等,对中国古籍整理、翻印作出了贡献。 中华书局:1912年元旦创办,是辛亥革命的直接产物。其创办者陆费逵是一个具有爱国和民主思想的人。该局在古籍和工具书出版方面成就突出。1921年开始刊印的《四部备要》是一部内容比较完备的大型古籍丛书。1934年开始影印《古今图书集成》,至1940年全部完成,世称“中国百科全书”。工具书方面以《中华大字典》和《辞海》等比较著名。 此外,还有生活、读书、新知三大书店。抗战胜利后,三家合并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3.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 1、“左联”的成立及其刊物 大革命失败后,一批革命的文化工作者来到上海,以创造社和太阳社(1927年由蒋光慈、钱杏P309等人创办)等为依托,致力革命文学运动。1928年1月以创造社的《文化批判》创刊为标志,左翼文化运动在国统区兴起。加强马列主义的传播和倡导无产阶级文学是运动的两项重要内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由此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但创造社和太阳社在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时,由于对当时中国社会性质、革命任务等问题认识不清楚,犯了“左”的错误,一度把批判矛头对准了鲁迅和茅盾等人,引起了新文学阵营内部历时一年有余的论争。在此基础上,为了共同进行反对国民党政府文化“围剿”的斗争,推动革命文学事业的发展,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发起者除鲁迅外,还有沈端先(夏衍)、潘汉年、阳翰笙、郁达夫、蒋光慈、钱杏P309等(郭沫若、茅盾当时不在国内,征得他们同意也列为发起人)。

  34.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 “左联”成立后,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国际文化研究会、文艺大众化研究会等。它除将鲁迅主编的《萌芽》和太阳社主办的《拓荒者》作为机关刊物外,还先后出版了《巴尔底山》、《世界文化》、《前哨》(后改为《文学导报》)、《北斗》、《十字街头》、《文学》、《文学月报》等刊物。在“左联”的领导下,左翼作家以大无畏的英勇气概,同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展开了顽强的斗争,对法西斯的“民族主义文艺”思想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文艺思想进行了批判。在斗争中,无产阶级的文艺事业不断得到发展。这是文化跟深入的一个重要表现。

  35.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 2、长编小说的繁荣 茅盾、巴金、老舍等在30年代创造了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一批长编小说,开创了长编小说的繁荣局面。 茅盾:在1927年后10年里先后写作了《蚀》三部曲、《虹》、《路》、《三人行》、《子夜》、《林家铺子》及“农村三部曲”等小说。其中,长编小说《子夜》于1933年1月出版后震动了中国文坛。它形象地真实地表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和阶级矛盾,成功地塑造了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从而展示了中国的社会面貌,是中国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重大成就。 巴金:1931年写了著名的长编小说《家》。它描写了五四以后一个官僚地主封建大家庭的没落。通过这个封建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全面崩溃的现实。它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残暴,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反抗斗争。这部小说在青年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 老舍:1936---1937年写成了其代表作《骆驼祥子》。它以旧中国的北京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活动为主线,展示了北方城市的社会风貌。这部小说有其广泛的社会意义。

  36.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 其他作家在长编小说的创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 李颉人:《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 叶圣陶:《倪焕之》。 柔石:《旧时代之死》。 丁铃:《韦护》,《一九三0年春在上海》。 张天翼:《鬼士日记》,《一年》。 肖军:《八月的乡村》,《第三代》。 肖红:《生死场》。 张恨水:《啼笑因缘》。

  37.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 3、话剧艺术的成熟 1929年秋,夏衍、郑伯奇等在上海组织了上海艺术剧社,在中国首次提出了建立“新兴戏剧”的口号。田汉、洪深、夏衍等对左翼戏剧运动作了重大贡献。田汉在1929年创作的《名优之死》,洪深1930年写成的独幕剧《五奎桥》,夏衍1937年创作的《上海屋檐下》,都是当时戏剧运动中的杰作。 曹禺是此期出现的著名作家。他创作的《雷雨》和《日出》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1933年写成的《雷雨》,以20年代的旧中国为其社会背景,作者把家庭的和社会的各种矛盾冲突巧妙地安排在一天之内展现出来,使全剧结构紧凑,情节紧张,人物形象鲜明,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雷雨》是这个时期戏剧文学的最高成就。

  38.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 3、诗歌散文的成就 由于思想倾向不同,此期的诗歌出现了不同的流派。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是新月派,他们的新格律诗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代之而起的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他们突破了新月派的格律束缚,丰富了新诗的表现手法。郭沫若1928年写的诗歌集《恢复》,开创了此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的先声。此后,表现工农斗争题材的政治抒情诗突起于诗坛。“左联”青年殷夫写的诗被称为红色鼓动诗。1932年,中国诗歌会成立于上海,这是一个积极的现实主义诗派。他们的作品,内容大多侧重反映在灾难中斗争的农村,以“农民诗人”著称的臧克家所写的乡土诗《烙印》等在30年代也很有影响。田间和艾青分别写有《中国牧歌》和《大堰河----我的保姆》等名篇。富有农村乡土气息的乡土诗,为30年代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自然的新诗风。 此期的散文也风格各异。首先是杂文。鲁迅的杂文所暴露和批判的政治社会现实是非常广泛的,涉及政治思想战线上的一系列斗争。他的杂文是诗与政论的结合,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读来耐人寻味,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座艺术的丰碑。其次是报告文学的兴起和旺盛。1932年阿英编辑出版的《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是我国第一部报告文学专集。1936年,报告文学取得了硕大的成果,夏衍的《包身工》、宋之的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魏东明的《四个降兵》、洪深的《天堂里的地狱》等是代表作。特别是茅盾主编的报告文学集《中国的一日》,在报告文学由欧化到民族化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再次是散文中的抒情小品、随笔、游记等,更是白花纷呈,千姿百态。何其芳、李广田善写抒情散文,冯至和沈从文的游记给人以美的享受。

  39.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 4、国民政府的文化“围剿”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在加紧对苏区发动军事“围剿”的同时,还在国统区进行旷日持久的文化“围剿”。 文化“围剿”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颁布各种法律、条例,严厉查禁进步书刊。 (2)直接采用暴力手段,捣毁进步文化机关,绑架、拘禁、杀害左翼文化人士。 (3)搜罗文化特务和反动文人,开书店,办刊物,著书撰文,“围剿”进步文化。

  40.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二)、文学 5、救亡文艺 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亡国灭种的危机迫在眉睫,社会责任感驱使作家把视线投向岌岌可危的民族命运。 小说作品中,肖军的《八月的乡村》,肖红的《生死场》,端木蕻良的《憎恨》,是较早的以抗日斗争为题材的作品。 音乐借助于电影、广播、唱片等新式传播工具,其流行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文艺作品。黄自的《九一八》,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和《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任光的《打回老家去》,阎述诗的《五月的鲜花》,张寒晖的《松花江上》等,都是当时唱遍大江南北、街头巷尾的优秀歌曲。

  41.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教育 1、国民党的教育方针及其对教育的控制 1927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党化教育”的教育方针草案。“党化教育”在一些地方得到了积极推行。1928年5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废止“党化教育”而代之以“三民主义”的议案。次年,国民党三大正式制定了“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并规定了8条实施方针,大意是:三民主义教育应贯彻到所有课程之中;普通教育要养成“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道德;社会教育要“使人民认识国际情况,了解民族意义”;“大学及专门教育必须注重实用科学”;师范教育是“国家教育之本源”;“男女教育机会平等”;各类教育“应一体注重发展国民之体育”等。1931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使教育方针更加具体化。 国民政府为将教育纳入其一党专制的轨道,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行了严密的控制。 (1)在组织上,运用行政高压手段掌握与控制了各公立学校的领导权。这些学校校长非国民党员者皆罢免,由政府教育行政机构另派国民党员充任。 (2)建立训育制度,厉行思想控制。在中等以上学校设训育主任、生活指导员、党义教员,由经过审查的国民党员充任。 (3)防范学生的革命活动。 (4)在学校开展新生活运动和尊孔读经活动。 (5)对中共占领的红色区域实施特种教育,旨在消除革命影响。

  42.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教育 2、共产党的教育方针和苏区的各种教育 中共在各革命根据地贯彻了一系列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中华苏维埃以保证工农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革命战争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应开始实施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1934年,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是:“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大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并指出,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整个苏区的教育工作正是围绕这三项中心任务展开的。主要类型有: (1)工农业余教育。 (2)小学教育。 (3)干部教育。

  43.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科技与学术研究 1、国立中央研究院的设立及其活动 1927年以前,中国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中,官办的仅有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民办的只有中国科学社,它是1915年中国留美学生赵元任等在美国成立的,后来社址迁回国内,社员中大多数是国内或国外从事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工作有成绩的人,其中不少是中国近代自然科学中各学科的创建众人、带头人;到1949年有会员3776人;它对我过科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27年5月国民党中央决定设立中央研究院,次年6月正式成立,蔡元培为院长。它是当时国家最高学术机关,在1927---1930年初,共成立物理、化学、工程、地质、天文、气象、历史语言、心理、社会科学九个研究所和一个自然博物馆,共有专任、兼任、名誉、特约研究员91人,助理员64人,初步形成了一支有许多专家学者在内的科研队伍。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竺可桢等分别担任了地质、气象等研究所的所长。到1949年,研究所增加到12个。 在中央研究院之外,1929年还成立临国立北平研究院。1935年,该院已拥有8个研究所和5个研究会,成为地方最大的综合性国立研究机构。清华、北大等高校和实业界也相继设立了一批研究所。

  44.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科技与学术研究 2、李四光等人的科研活动与成就 20年代即致力于蜓科化石研究的李四光,是第一个系统从事该项科学研究的中国人。后来他写的《中国北部之蜓科》一文,切实地掌握了北部煤炭资源分布及其规律。他还是在中国华北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的第一个中国人。1927年后,他除继续进行对蜓科和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外,又选择地壳运动这一重大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他创立了一门新兴学科---地质力学,所著《地质力学概论》和《中国地质学》为地质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曾据此理论预测在中国东部可能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侯德榜是建树了开创性业绩的化工专家。他领导建设的塘沽缄厂(1934年)、南京硫酸铵厂(1936年),为中国化学工业奠定了基础。1932年他在纽约用英文出版的专著《纯碱之制造》,被美国化学家E.O.威尔逊称之为“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所做的重大贡献”。他在1941年研究成功的联合制缄法,被国际上命名为“侯氏制缄法”。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1934年11月领导修建钱塘江大桥。他用“射水法”、“沉箱法”、和“浮运法”解决了技术上的种种难题,终于在1937年胜利完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在中国桥梁史写下新的一页。 1929年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北京猿人头骨和大量古生物化石。1928---1929年历史语言研究所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殷墟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地下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青铜器和甲骨文。上述两次发现都是轰动世界的大事。1934年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在南京紫金山建立天文台,开始了中国人自己的天文观测工作。

  45.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科技与学术研究 3、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的论战 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内部曾就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发生争论。这场争论影响到中共党内也在19929年夏开始了争论,1930年春,论战在中国思想理论界全面展开。参加论战的主要有新思潮派和动力派。 新思潮派(因该派的文章以《新思潮》月刊为阵地而得名)以王学文、李立三等为代表。 动力派(因该派的文章主要发表在《动力》杂志上而得名)以严灵峰、任曙为代表。 论战主要是围绕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这三种社会势力的相互关系而展开的。争论的核心是当时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 动力派认为,帝国主义的入侵绝对地破坏了中国的封建经济,推动着中国向资本主义发展,华洋资本应不分彼此,一视同仁,,两者加起来足以压倒封建经济。他们由此断定,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优势,中国已是资本主义社会。

  46.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科技与学术研究 新思潮派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研究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他们认为,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的经济起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它一方面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生长;但另一方面却竭力维护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中国民族资本从一开始就步履艰难,没有充分发展的可能性,而封建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却仍占着极大的优势。这种情况规定着中国经济只能是一种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封建半封建经济。 论战的结果,新思潮派对中国社会性质作出了大体正确的认识,对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33年后,吕振羽等比较确切地使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科学概念。 在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中,联系到以往历史的探求,于是从1932---1933年,中国思想界以王礼锡主编的《读书杂志》为阵地展开了关于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争。这个论争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一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性质问题;二是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奴隶制的问题;三是秦汉以后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通过论争,肯定了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存在,初步理出中国从原始社会经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脉络,对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问题和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47.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科技与学术研究 4、史学研究的新成就 在中西交通史研究方面,陈垣和向达的影响较大。 陈垣对元史、中西交通史、中国宗教史、中国历史文献学等方面均有精深造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是研究佛教史的必备目录书。《史讳举例》的成就超过了前人。《校勘学释例》是中国校勘学史上带有总结性的著作。《中西回史日历》(简本称《二十史朔闰表》)是中国中西回历合编的最早著作,为这三种历法的纪年提供了确实可靠的换算工具。顾颉刚称它是“一部最重要的工具书,也是中西交通史的开山之作”。 向达在30年代相继出版了《中外交通小史》、《中西交通史》和《西学东渐史》,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和推论。 姚从吾、李思纯、杨志玖、韩儒林等人也先后在元史和中西交通史研究方面崭露头角。 在宋辽金史方面,首推金毓黻,主要著作有《渤海国志长编》、《辽海丛书》等。 明史方面,谢国桢、孟森等也取得一些成就,有《晚明史籍考》、《清朝前纪》等书出版。 地理沿革史方面,有刘钧仁、王念伦等人的《中国地名大辞典》、《中华民国疆域沿革录》等著作问世。 顾颉刚、谭其骧、冯家升等人在北平创办禹贡学会,出版《禹贡》半月刊,系统研究地理沿革。 方志学方面,宋士嘉有《中国地方志综录》。 在史学迅速发展之时,马克思主义史学著作开始问世。

  48.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四)、科技与学术研究 早在1924年,李大钊出版了《史学要论》,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 郭沫若从1928年开始,先后发表了《中国社会之历史的发展阶段》、《卜辞之古代社会》等论文,1936年收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出版。他的这些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根据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来阐明中国古代史,首次把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理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初步系统。尔后,他对甲骨文、金文及各种文献作了深入研究,为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振羽于1934----1937年出版了《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国政治思想史》等书。 华岗写成《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史》。 何干之于1936年发表《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 此期的史学著作,尽管当初不尽成熟,以后在研究中不断得到补充和修改,但代表了历史研究的正确方向,其开拓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49.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三、1937—1945年间的文化与科学

  50. 第十四讲 1919---1949年间的文化、教育和科学 主讲:徐成发 (一)、新闻出版 1、爱国报刊的创办 八一三事变后,上海的抗日救亡报刊蓬勃兴起,紧密配合当时的抗日斗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邹韬奋主编的《抗战》三日刊。上海失陷后,它移往汉口出版。8月24日,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救亡日报》在上海出版(社长郭沫若,总编辑夏衍)。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李公仆等社会名流、作家都为该报写稿,当时被称为新闻界的一朵奇葩。 上海、武汉失陷后的武汉一时成为抗日报刊宣传活动的中心。中共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先后在这里创刊。周扬、夏衍等主编的《自由中国》、《战斗旬刊》、《抗战文艺》,邹韬奋与李公仆共同主编的《全民抗战》,胡绳主编的《救中国》等,也在此出版。当时在武汉出版的报刊有七八十种之多。广州除了《救亡日报》外,还出版了《大众生活》和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抗日路线》。长沙有田汉主编的《抗战日报》和《观察日报》。开封有范文澜办的《风雨》五日刊。杭州有邵筌麟主编的《战斗》周报。西安有《青年战线》周刊和《西北》周刊。成都出版了《星芒报》。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