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676 Views
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包括 1 .经典液相色谱法:普通固定相、流动相常压输送 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压输送、高效固定相、在线检测、 仪器化 二. HPLC 与 GC 应用范围对比 GC :有机物的 20% HPLC :有机物的 80% (适合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差、 分子量大的高分子化合物及离子型的化合物). 三. HPLC 的特点: ①适用范围广 ②分离性能好 ③分析速度快 ④流动相可选择性范围宽 ⑤灵敏度高
E N D
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以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包括 1.经典液相色谱法:普通固定相、流动相常压输送 2.高效液相色谱法:高压输送、高效固定相、在线检测、 仪器化 二.HPLC与GC应用范围对比 GC:有机物的20% HPLC:有机物的80% (适合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差、 分子量大的高分子化合物及离子型的化合物)
三.HPLC的特点: ①适用范围广 ②分离性能好 ③分析速度快 ④流动相可选择性范围宽 ⑤灵敏度高 ⑥色谱柱可反复使用 ⑦流出组分容易收集 ⑧安全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类与基本原理 一.HPLC的分类
二.基本原理 HPLC是将经典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和实验方法相结合而产生的,因此气相色谱法的基本概念, 保留值于分配系数的关系,塔板理论及速率理论,都可用 于高效液相色谱法,他们的主要差别在于流动相的不同。 (一)Van Deemter方程式 1.在GC中表现形式 H = A + B / u + C u --------填充柱 H = B / u + C u --毛细管柱 (A = 0)
2.在HPLC中 B = 2γDm Dm∝ T / η HPLC中的Dm比GC中的Dg小105倍 H = A + C u u↑, H↑, n↓
第三节 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液-固吸附色谱法 (一)分离机制 吸附色谱法是被分离的组分分子与流动相分子争夺吸附剂表 面的活性中心,靠溶质分子的吸附系数的差别而分离。 k↑, tR↑, t’R↑
(二)固定相 1.硅胶 多孔硅胶,表面积大,容量大。如 (1)无定形多孔硅胶,塔板数2×104~5×104 m-1 (2)球形多孔硅胶,塔板数8×104 m-1 (3)堆积硅球,塔板数8×104 m-1 2.高分子多孔微球(有机胶) 分离机制:吸附或吸附、分配及空间排斥兼有 特点:柱效低(103m-1), 但选择性好,峰形好
(三)流动相 烷烃(底剂)+ 极性调节剂----------二元、多元溶剂系统 溶剂极性大,洗脱力强,k↓, tR↓ (四)固定相和流动相的选择 1.固定相的选择:5~10μm, 比表面积大,含水量 小 2.流动相的选择:TLC(薄层色谱)为先导
二.液-液分配色谱法 (一)分离机制 1.正相液-液分配色谱法(NLLC) 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正相色谱 正相洗脱, 极性小的先出色谱柱 流动相极性↑,洗脱能力↑,k↓, tR↓
2.反相液-液分配色谱法(RLLC) 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反相色谱 流动相极性↑,洗脱能力↓,k↑, tR↑ 极性大的先出色谱柱
三.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BPC) (一)反相键合相色谱法(RBPC) 固定相:十八烷基键合相(ODS) 流动相:MeOH – H2O, CH3CN - H2O 1.分离机制-------吸附、分配兼而有之 2.流动相极性与容量因子的关系 流动相极性↑,洗脱能力↓,k↑, tR↑ (主要用于非极性化合物的分离)
(二)正相键合相色谱法(NBPC) 固定相:氨基、氰基键合相 氰基与硅胶相似,比硅胶极性小(硅胶可以分离的都可用氰 基分离) 氨基键合相------适合于分离糖类物质 流动相:烷烃(底剂)+ 极性调节剂-----二元、多元溶剂系统 1.分离机制 诱导力、色散力、范德华力 2.流动相极性与容量因子的关系 流动相极性↑,洗脱能力↑,k↓, tR↓ 极性小的先出色谱柱
(三)离子对色谱法(PIC或IPC) RPIC----反相离子对色谱法 (在极性流动相加入离子对试剂, 被分析的样品离子在流动相中与离子对试剂的反离子生成不带 电的中性离子对,增加样品离子在非极性固定相中的溶解度, 分配系数增加,改善分离效果), 1 离子对试剂:分离酸性或带负电荷物质,选择铵盐离子对 分离碱性或带正电荷物质,选择烷基磺酸(硫酸)钠
2 分离机制 离子对模式说 流动相pH值:pH2~8 有机溶剂的选择:甲醇、乙腈
(四)离子抑制色谱法 (ISC) 反相色谱法中,通过调节流动相的pH值,抑制样品组分 的解离,增加它在固定相中的溶解度,达到分离有机弱酸、 弱碱的目的,这种技术称为离子抑制色谱法。 1.适用范围:3.0≤pKa≤7.0的弱酸,7.0≤pKa≤8.0的弱 碱
2.容量因子及其影响因素 对于弱酸:pH<pKa, 以分子形式存在,k↑, tR↑ pH>pKa, 以离子形式存在,k↓, tR↓ 对于弱碱,情况相反 3.离子抑制色谱(反相) 流动相中加入弱酸(HAc)或弱碱(NH3·H2O)或缓冲液 (磷酸盐) 流动相pH2~8
四.对流动相的要求和洗脱方式 (一)要求: (1)不与固定相发生化学反应 (2)对样品有良好的溶解度 k 1~10 可用范围, k 2~5 最佳范围 (3)与检测器相适应 溶剂的截止波长,如水190nm, 甲 醇205 nm,测定波长大于溶剂的截止波长 (4)纯度高,粘度小
(二)洗脱方式: (1)恒组成溶剂洗脱 (2)梯度洗脱(梯度淋洗或程序洗提) 在一个分析周 期内,按一定程序不断改变流动相的浓度配比。用于极性 差别较大的混合物的分离。
薄层色谱法 一.分类和原理 1.定义:固定相均匀地涂铺在具有光洁表面的玻璃、塑 料或金属板上形成薄层,在此薄层上进行色谱分离的方法称 为薄层色谱法
原理(吸附色谱法) • 吸附剂对物质A、B具有不同的吸 • 附能力,展开剂对A、B有不同的 • 溶解、解吸能力, • KA≠KB。K↑,移动速度慢。
二.薄层色谱 (TLC) 参数 (一)定性参数 1. 比移值(Rf) 组分的Rf值主要受展开剂 (柱色谱中的流动相)的组 成、比例影响
定时展开: Rf = u / uo ①在TLC中定时展开,t相等 ②在柱色谱中定距展开,l = lo Rf可用范围为0.2~0.8, 最佳范围0.3~0.5
2. 相对比移值(Rr) Rf(a),Rf(s)分别为组分a和参考物质s 在同一薄层板上、同一展开条件下 测得的Rf值, la,ls分别为原点至组分 a和参考物质s的斑点中心的距离。 优点:可消除系统误差,重现性好
(二)相平衡常数 1.分配系数与比移值之间的关系 R’ = u / uo , R’------组分在展开剂中出现的几率 Rf = l / lo = u / uo, 所以R’ = Rf Vs-------薄层板上固定相的体积,Vm------薄层板上展开剂的体 积,组分K↑, Rf↓
被分离物质极性 吸附剂活度数(吸附能力) 流动相极性 小 大 小 大 小 大 2.容量因子 (k) k = Ws / Wm = CsVs / CmVm = KVs / Vm Rf = 1 / (1+k) Ws------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 Wm-----组分在展开剂中的质量 3.流动相(展开剂)及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