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694 Views
SARS 冠状病毒. 第一小组 范壮 周青青 杨丽娜 涂刚 张鹏飞 李坚. 2002 年 11 月, SARS (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在中国广东省爆发,迅速传播到香港、新加坡等地,随后在全球 30 多个国家都有病例报道。 2003 年 6 月 世界卫生组织 的官方网公布,全球共报道 SARS 病例 8447 例,死亡 811 例,多发在亚洲国家,其中中国大陆有 5327 例。
E N D
SARS冠状病毒 第一小组 范壮 周青青 杨丽娜 涂刚 张鹏飞 李坚
2002年11月,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在中国广东省爆发,迅速传播到香港、新加坡等地,随后在全球30多个国家都有病例报道。 • 2003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网公布,全球共报道SARS病例8447例,死亡811例,多发在亚洲国家,其中中国大陆有5327例。 • 2003年8月16日,北京最后两名非典合并症患者在度过了100多个与外界隔离的日夜后终于获准离开地坛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重新与亲人相拥在阳光下。至此,我国内地已不再有非典患者。
冠状病毒的研究历史 • 1937年,冠状病毒(Coronaviruses)首先从鸡身上分离出来。 • 1965年,分离出第一株人的冠状病毒。 • 1968年,Almeida等对这些病毒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这些病毒的包膜上有形状类似日冕的棘突,故提出命名这类病毒这冠状病毒。 • 1975年,病毒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了冠状病毒科。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点和核苷酸序列的差异,目前冠状病毒科分为冠状病毒和环曲病毒两个属。冠状病毒科的代表株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
2003年3月,WTO宣布,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研究表明,变种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但它非常独特,以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科学家将其命名为“SARS病毒”。2003年3月,WTO宣布,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研究表明,变种冠状病毒与流感病毒有亲缘关系,但它非常独特,以前从未在人类身上发现,科学家将其命名为“SARS病毒”。
SARS冠状病毒的形态 SARS病毒呈球形,直径在100nm左右,是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也是目前已知最大的RNA病毒。 病毒负染电镜观察 SARS冠状病毒的超微 结构:内部为螺旋型核 衣壳结构,钉状的突起 包围病毒颗粒表面,符 合典型的冠状病毒的形 态。
S A R S-冠 状 病 毒 包膜 S蛋白(spike protein) E蛋白(small membrane protein) M蛋白 (Membrane protein) 衣壳 N蛋白 (nucleocapsid protein) 基因组 single-stranded, (+)sense RNA Virus
S蛋白(Spike Protein):刺突糖蛋白 ,是受体结合位点、溶细胞作用和主要抗原位点 。 E蛋白( Small Membrane Protein ):小包膜糖蛋白,较小,与包膜结合的蛋白 。 M蛋白( Membrane protein):膜糖蛋白,负责营养物质的跨膜运输、新生病毒出芽释放与病毒外包膜的形成 。
N蛋白 • N 蛋白是冠状病毒中一种重要的结构蛋白 ,长度为423 个氨基酸,局部区域存在氨基酸高保守的基序。在冠状病毒颗粒中,N Protein处于病毒颗粒的核心部分,以和Genomic RNA结合的形式存在 , N蛋白在病毒的包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病毒RNA在细胞质中复制完成以后会和N蛋白结合,结合产物可以被E Protein(small membrane protein)识别并被包装到病毒颗粒中 。
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 • 位于病毒颗粒中央的不规则核酸部分即为病毒基因组,其上结合有核壳体蛋白(N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冠状病毒的核酸为非节段单链(+)RNA,长27-31kd,是RNA病毒中最长的RNA核酸链,具有正链RNA特有的重要结构特征:即RNA链5’端有甲基化“帽子”,3’端有PolyA “尾巴”结构。 这一结构和真核生物mRNA非常相近,也是其基因组RNA自身即可发挥翻译模板作用的重要结构基础。
SARS病毒基因组有29736个核苷酸、11个开放阅读框组成。它的基因组结构和其他的冠状病毒非常相似。但通过比较遗传史和序列比对表明SARS病毒的特征和以前发现的冠状病毒的特征并不完全相似,它不仅表现有其他冠状病毒共有的特征,还有SARS病毒本身特有的特征。 SARS病毒基因组的组织结构与一般冠状病毒无异。
S A R S-冠 状 病 毒 Gemonic RNA of SARS CoV
SARS病毒的复制 冠状病毒复制过程示意图
冠状病毒成熟粒子中,并不存在RNA病毒复制所需的RNA聚合酶(Viral RNA polymerase),它进入宿主细胞后,直接以病毒基因组RNA为翻译模板,表达出病毒RNA聚合酶。再利用这个酶完成负链亚基因组RNA(sub-genomic RNA)的转录合成、各种结构蛋白mRNA的合成,以及病毒基因组RNA的复制。冠状病毒各个结构蛋白成熟的mRNA合成,不存在转录后的修饰剪切过程,而是直接通过RNA聚合酶和一些转录因子,以一种“不连续转录”(discontinuous transcription)的机制,通过识别特定的转录调控序列(transcription regulating sequences, TSR),有选择性的从负义链RNA上,一次性转录得到构成一个成熟mRNA的全部组成部分。结构蛋白和基因组RNA复制完成后,将在宿主细胞内质网处装配(assembly)生成新的冠状病毒颗粒,并通过高尔基体分泌至细胞外,完成其生命周期。
SARS的危害途径 • 病毒的生长多位于上皮细胞内,也可以感染肝脏、肾、心脏和眼睛,在另外的一些细胞类型(例如巨噬细胞)中也能生长。 • 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经口液、喷嚏、接触传染,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高峰在秋冬和早春。 • 冠状病毒的血清型和抗原变异性还不明确。冠状病毒可以发生重复感染,表明其存在有多种血清型(至少有4种已知)并有抗原的变异,其免疫较困难,目前尚无特异的预防和治疗药物。
S A R S-冠 状 病 毒 Multinucleated Giant Cells in Lung of SARS Patient
如何预防冠状病毒 • 特异性预防,即针对性预防措施(疫苗,疫苗的研制是有可能的,但需要时间较长,解决病毒繁殖问题是其难题)。 • 非特异性预防措施(即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疾病的措施,如保暖、洗手、通风、勿过度疲劳及勿接触病人,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等)。 • 病毒对热敏感,紫外线、来苏水、0.1%过氧乙酸及1%克辽林等都可在短时间内将病毒杀死。
有关我们的工作 • 初步制定计划、寻找话题 • 第一次讨论 • 分头工作 • 第二次讨论 • 内容初步定型 • 第三次讨论 修改 • 定型 • 最终展示
更深层问题的思考 • 被动? • 为什么? • 夹缝中生存? • 解决办法? • 对老师的一点点要求 • 更加自信地生活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