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282 Views
未來的身心障礙鑑定方式 -ICF ( 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 ). 100 年 7 月至 101 年 6 月為試辦計畫,針對抽樣名冊內「特定個案」進行試辦 身心障礙分類系統改變 : 由功能導向方式之「八大身心功能障礙類別」替代現行以「疾病名稱」之分類方式。 需經由醫事、社工、特教、職評等多元專業人員,依 ICF 分類架構下完成鑑定報告及需求評估結果。. ICF 鑑定將於 101 年正式上路 ….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於 96 年 7 月 11 日奉 總統公佈,身心障礙鑑定及需求評估新制依法須於 101 年 7 月 11 日起全面實施。
E N D
未來的身心障礙鑑定方式-ICF (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 • 100年7月至101年6月為試辦計畫,針對抽樣名冊內「特定個案」進行試辦 • 身心障礙分類系統改變:由功能導向方式之「八大身心功能障礙類別」替代現行以「疾病名稱」之分類方式。 • 需經由醫事、社工、特教、職評等多元專業人員,依ICF分類架構下完成鑑定報告及需求評估結果。
ICF鑑定將於101年正式上路… •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於96年7月11日奉 總統公佈,身心障礙鑑定及需求評估新制依法須於101年7月11日起全面實施。 • 第一階段101年7月11日~104年7月10日,以新申請、申請重新鑑定或原領有手冊註記效期之身心障礙者為主要對象。 • 第二階段104年7月11日~108年7月11日,以持永久效期手冊之身心障礙者為主要對象 。
ICF是…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 包含:身體功能(b)、身體結構 (s)-醫師 活動及參與(d)、環境因素(e)-鑑定人員 • 八大身心功能障礙類別包含: 1.神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功能。 2.眼、耳及相關構造與感官功能及疼痛。 3.涉及聲音語言與構造及其功能。 4.循環、造血、免疫及呼吸系統構造及其功能 5.消化、新陳代謝與內分泌系統相關構造及其 功能。 6.泌尿與生殖系統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7.神經、肌肉、骨骼及移動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8.皮膚與相關構造及其功能。
新制與現制鑑定流程差異 新制鑑定流程 新制鑑定流程
ICF流程 • 到公所提出申請-> • 衛生機關核可鑑定醫院進行B、D、E碼鑑定-> • 社政機關需求評估調查-> • 社政機關核定服務-> • 社政機關核發證明-> • 照會福利及服務提供單位。
ICF屬於整合模式,共有三種層次: 障礙=損傷(身體功能)+活動限制(生活功能)+參與限制(社會功能) • ICF編碼:健康狀態=英文字首(B、S、D、E)+數字編碼(相對應章別及層次)+限定值說明(嚴重程度、損傷範圍、有利或阻礙因素)
D、E需求評估專業人員以社會工作員為主要專業人員,若有需要其他專業人員(心理師、護理師、PT、OT、ST)協助評估時再予以轉介。 • D、E需求評估對象:身心障礙本人、身心障礙主要照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