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399 Views
Public Finance. 财政学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财政管理体制. 本章主要讲授内容. 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财政管理体制的内涵. 分 税 制.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第一节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一、政府间职责事权的划分 (一)政府间职能的划分 1 . 资源配置职能的划分: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别承担 2 . 收入分配职能的划分:以中央政府履行为主 3. 稳定经济职能的划分:以中央政府履行为主. 第一节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二)政府间事权的划分
E N D
Public Finance 财政学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财政管理体制 本章主要讲授内容 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财政管理体制的内涵 分 税 制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第一节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一、政府间职责事权的划分 (一)政府间职能的划分 1. 资源配置职能的划分: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别承担 2. 收入分配职能的划分:以中央政府履行为主 3. 稳定经济职能的划分:以中央政府履行为主
第一节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二)政府间事权的划分 1. 分权与集权的利弊 (1)分权的长处: ①有利于促进居民参与当地事务 ②有利于促使地方政府对居民负责 ③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官员的信息优势 ④有利于制度创新 ⑤给人们更多的选择 ⑥有利于缩小政府的总体规模
第一节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2)集权的长处: ①集权有利于提供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和劳务 ②集权有利于将跨地区的外部效应内部化 ③集权有利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④集权有利于实现宏观经济稳定 ⑤集权有利于进行再分配 因此,分权与集权各有利弊,政府间事权的划分以适度分权为宜
第一节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分权与集权各有利弊,一般而言,政府间事权的划分以适度分权为宜。 2. 政府间事权的划分 (l)国防事务 (2)外交事务 (3)司法事务 (4)公安事务 (5)文化教育、经济和内部事务
第一节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二、政府间财权划分的一般原则 (一)与稳定国民经济有关的税种应划归中央政府 (二)与收入重新分配有关的税种应划归中央政府 (三)税基流动性大的税种应划归中央
(四)税基流动性较小的税种应划归地方 (五)与自然资源有关的税种应划归中央 (六)进出口关税和其它收费应全部划归中央政府
第二节 财政管理体制的内涵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 财政体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章所讲的财政体制就是从狭义上理解的,即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预算收支范围、财政资金支配权和财政管理权限的一项重要制度。
第一节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一)集权型财政体制:预算分配权限主要集中在中央的管理体制 (二)行政性分权型财政体制:在中央统一领导和统一计划下,由地方掌握部分预算分配权限的管理体制 (三)经济性分权型财政体制:在比较规范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实行的地方自治型分级财政模式
第一节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三、中国财政体制的演变 (一)以财权财力“集中”为主要特征的财政体制 1. 建国初期财权财力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 2. 改革开放前大部分时期以集权为主的财政体制
第一节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 (二)以“包干”为主要特征的财政体制 1. 1980年到1984年实行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 2. 1985年到1987年实行的“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 3. 1988年到1993年底,在“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的基础上,实行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体制 (三)分税制
第三节 分 税 制 一、分税制的内涵 (一)分税制的概念 按事权划分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支出,依据事权与权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按税种来划分各级政府的预算收入,各级预算相对独立,各级次间和地区间的差别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进行调节的财政预算管理体。
第三节 分 税 制 (二)分税制的意义 1. 有利于克服财政包干体制的弊端 2. 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增强中央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为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4. 有利于我国分级财政的真正建立
第三节 分 税 制 二、我国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一)按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 1. 中央财政的支出。 2. 地方财政支出 (二)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 1. 中央政府固定收入 2. 地方政府固定收入 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 (三)确定转移支付办法
第三节 分 税 制 三、我国分税制的改革方向 (一)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支出职责 (二)进一步规范收入的划分 (三)进一步完善预算调剂方法 (四)推进省以下分税制的建立和完善 (五)健全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律制度
第四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一、转移支付制度的概念 以各级政府之间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宗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
第四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1. 解决纵向财政不平衡 2. 解决横向财政不平衡 3. 协调各行政辖区之间的财政活动 4. 调节各地区的财政净受益水平
第四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三、转移支付制度的类型 (一)一般性转移支付 1. 收入分享转移支付 2. 均衡性转移支付 (二)特殊性转移支付 1. 配套性转移支付 2. 非配套转移支付
第四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四、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 (一)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二)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缺陷 1. 目前的转移支付方式还受到原有包干体制的影响 2. 缺乏规范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 3. 现行转移支付的形式繁多,管理分散 4. 现行转移支付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第四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三)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 思路 1. 尽快推行规范的公式转移支付办法,以因素法取代基数法 2. 逐步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的形式 3. 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和完善有关转移支付的法律制度 4. 建立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监督约束机制
本 章 小 结 1. 政府间职能的划分是指政府职能应如何在各级政府间分配,才能保证这些职能的有效执行。总体上讲,中央政府应主要承担收入分配、经济稳定的职能以及提供受益范围普及全国的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地方政府则应负责提供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由于集权与分权各有利弊,因此政府间事权的划分以适度分权为宜。
本 章 小 结 2.一般来说,国防、外交、司法多为中央政府集权,而公安、文化教育、经济和内部事务则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完成。为保证各级政府职责事权的实现,必须将税收在中央与地方之间进行合理划分。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销售税、资源税、遗产税等大部分税种应由中央政府掌握,而财产税等则作为地方政府的稳定财源。
本 章 小 结 3. 财政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预算收支范围、财政资金支配权和财政管理权限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基本类型有集权型和分权型两种,分权型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行政性分权型和经济性分权型。我国财政体制经历了若干变迁,于1994年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
本 章 小 结 4. 分税制实施的目的在于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分税制改革方案为理顺我国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建立了基本框架,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做法。应根据我国国情,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对现行分税制进行改革完善。
本 章 小 结 5. 为保证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解决纵向和横向的财政不平衡问题,有必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大致可分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特殊性转移支付两种,而一般性转移支付又分为收入分享转移支付和均衡性转移支付两大类,特殊性转移支付可分为配套性转移支付和非配套转移支付。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可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进行规范。
关 键 词 资源配置职能 收入分配职能 稳定经济职能 政府事权 财权 分权 集权 财政体制 分税制 中央税 地方税共享税 税收返还 公共服务均等化 转移支付制度 一般性转移支付 特殊性转移支付 基数法 因素法
思 考 题 1. 政府职能应如何在各级政府间分配,为什么? 2. 集权与分权的利弊何在?我国现阶段应如何 划分政府间的事权? 3. 为什么流转税、所得税等重要税种都应由中央政府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4. 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必要性何在?如何改革完善我国现行的分税制? 5. 为什么必须建立转移支付制度?应如何改革完善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