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500 Views
H1N1 新型流感介紹及治療. 長庚紀念醫院彙編. 大綱. H1N1 新型流感疾病介紹 H1N1 新型流感疾病傳播方式 H1N1 新型流感症狀 H1N1 新型流感治療. 迄8月13日通報到 WHO 的新型流感累計個案數. 台灣新型 A 型流感病毒( H1N1)2009 年大事紀. 4 月26日,政府啟動「因應流感大流行執行策略計畫」,因應美、墨新型流感疫情 4月27日 自墨西哥返國男子,首位 H1N1 新型流感調查病例 WHO 公布豬流感 H1N1 病例定義,我國立即跟進,並公告為第一類法定傳染病 4月28日
E N D
H1N1新型流感介紹及治療 長庚紀念醫院彙編
大綱 • H1N1新型流感疾病介紹 • H1N1新型流感疾病傳播方式 • H1N1新型流感症狀 • H1N1新型流感治療
台灣新型A型流感病毒(H1N1)2009年大事紀 • 4月26日,政府啟動「因應流感大流行執行策略計畫」,因應美、墨新型流感疫情 • 4月27日 • 自墨西哥返國男子,首位H1N1新型流感調查病例 • WHO公布豬流感 H1N1病例定義,我國立即跟進,並公告為第一類法定傳染病 • 4月28日 • WHO宣布升級(第四級),我國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因應 • 疾管局將針對重點航班實施登機檢疫 • 4月30日,WHO宣布提升疫情等級至第五級,行政院提前召開第二次指揮中心會議
台灣新型A型流感病毒(H1N1)2009年大事紀 • 5月20日,台灣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 • 6月12日,WHO宣布全球大流行(第六級) • 6月17日,新流感疫情為溫和大流行,指揮中心全面檢討防治作為 • 6月19日,H1N1新型流感自第一類法定傳染病移除,併入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流感併發重症」進行通報 • 7月2日,疾管局發現新流感病毒社區現蹤,仍屬溫和型
台灣新型A型流感病毒(H1N1)2009年大事紀 • 7月10日,500萬劑H1N1新型流感疫苗採購案完成決標 • 7月17日,指揮中心公布首例H1N1新型流感重症確定病例 • 7月29日,指揮中心以亞洲醫學生會議成功控制H1N1流感群聚之範例,呼籲暑期舉辦大型活動單位,提高警覺配合防治 • 8月15日, • 6歲H1N1女童,經醫治三週後,不幸往生 • 首例H1N1新型流感重症孕婦 • 8月17日,中部某營區出現大規模流感聚集疫情 • 8月18日,指揮中心會議通過開學後停課標準
台灣新型A型流感病毒(H1N1) • 迄8月15日(自7月1日起) • 通報38例流感重症 • 其中H1N1新型流感佔25例:16例已出院,4例仍住院,3例在ICU,2例已往生 • 迄8月20日(從7月1日起) • H1N1新流感造成群聚事件,累計已有51起,其中學校有31起,約佔六成以上 • 醫院的群聚事件也有3起,含括醫學中心的醫護人員亦有感染情事
甚麼是H1N1新型流感? • H1N1新型流感屬於A型流感病毒,豬流感病毒通常不會感染人類,但豬流感與人流感病毒發生基因重組產生新型流感病毒後,由人傳人的方式引發流行。 10
Neuraminidase Hemagglutinin RNA M2 protein (only on type A) 流行性感冒(流感,Influenza) • 由流感病毒所引起:分為三型 -A 流感病毒:可能引起較嚴重的疾病, 造成全球大流行,病毒變異迅速。 -B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通常較輕微 ,造成的流行較小。 -C流感病毒:較少引起疾病
A流感病毒的分型與變異 • 依HA(血球凝集素)及NA(神經乙醯胺) 的不同來區分 -HA:1~16種亞型 -NA:1~9種亞型 • 抗原微變(drift):RNA發生點變異 • 抗原移型(shift):RNA節段發生基因重組
傳染途徑 透過咳嗽的飛沫傳染(尤其1公尺內) 接觸傳染 潛伏期: 1~7天,平均3天發病 可傳染期 小孩則可達到7天 在症狀出現前1天到發病後7天均有傳染性。 H1N1新型流感-感染過程1
感受性及抵抗力 新血清型的病毒,各年齡層均具有相同的感 受力 感染後可針對原感染的病毒抗原產生免疫力 免疫力維持的期間及效力則視病毒抗原變異的狀況及感染的次數而定 H1N1新型流感-感染過程2
H1N1新型流感會出現哪些徵狀? • H1N1新型流感症狀與流感類似,包括 • 突然發燒(耳溫≧38℃)並有呼吸道症狀 • 具有下列三種症狀之一 • 肌肉痠痛 • 頭痛 • 極度倦怠感 • 需排除 • 單純性流鼻水 • 扁桃腺炎 • 支氣管炎 15
如何確定是否感染H1N1新型流感? • 若您有相關 • 旅遊史(至衛生主管機關公告之新型流感流行地區旅遊) • 職業史(接觸禽、畜或實驗室檢驗工作者) • 接觸史(曾經與出現類流感症狀者密切接觸者) • 群聚史(有同事、家人、朋友…等出現類流感症狀) ,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 • 以症狀研判無法判定是否感染H1N1新型流感,需採取檢體化驗始可確認。 16
H1N1治療方式 • 輕微者:居家隔離 • 重症者:住院治療 • 目前無專門抗病毒藥物或疫苗 • 可以減輕症狀的藥物: • 克流感(Tamiflu)及瑞樂沙(Relenza)均可用於治療H1N1新型流感 輕微者與重症者依CDC規定,由臨床醫師診斷判定。 17
誰需要使用抗流感病毒藥物 • 所有確認、可能及疑似新流感H1N1的住院病人 • 得到新流感H1N1後可能造成併發症的高危險群 • 小於五歲之兒童(季節性流感的經驗為小於兩歲) • 大於六十五歲以上之老年人 • 符合以下情況者: • 患有慢性心血管、肺、肝、腎、血液、神經肌肉、代謝性疾病者 • 免疫缺損者(包括藥物引起及HIV患者) • 懷孕婦女 • 19歲以下長期服用水楊酸類藥物者 • 長期照護中心的住民 • 嬰幼兒及兒童方面
H1N1新型流感治療藥物 • 目前克流感(Tamiflu)及瑞樂沙(Relenza)均可用於治療H1N1新型流感,但使用抗病毒藥劑前仍應由醫師評估。
何時要服流感抗病毒藥劑? • 症狀開始後盡快投予 • 症狀開始後48小時內給予抗病毒藥物的效果最佳 • 建議治療時間為五天
懷孕婦女可以吃抗流感病毒藥物? • 懷孕婦女建議使用克流感(oseltamivir) • 症狀開始48小時內開始治療,即使超過48小時,治療仍有好處,特別是需要住院的病患
預防性用藥如何使用?1 • 暴露前 • 特殊狀況才使用(具風險者應考量完整配戴防護裝備) • 整個暴露期服藥,至已知最後一次暴露病例之可傳染期後,再持續10天
預防性用藥如何使用?2 • 暴露後 • 對象 • 確定、可能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且為重症之高危險族群 • 療程為最後暴露後10天 • 長期照護機構之聚集可投予治療性及預防性用藥
抗流感病毒藥物不良反應1 • 克流感(Oseltamivir) • 成人:10%噁心(安慰劑組有6%),9%嘔吐(安慰劑組有3%) • 兒童:14%嘔吐(安慰劑組有8.5%) • 短暫性精神性反應 (自殘或譫妄):大多是居住於日本的青少年或成人
抗流感病毒藥物不良反應2 • 瑞樂沙(Zanamivir) • 常見副作用有(<5%):腹瀉、噁心、鼻症狀或鼻竇炎、支氣管炎、咳嗽、頭痛、耳鼻喉部位感染 • 氣喘與慢性肺病病人的研究:瑞樂沙治療組中13%產生FEV1下降20% (安慰劑組有14%) • 13個輕至中度氣喘病患使用瑞樂沙後發生支氣管痙攣 • 曾經報告過使用瑞樂沙口咽及臉部水腫之嚴重過敏反應
預後及合併症 • 併發症 • 以細菌性及病毒性肺炎為主 • 重症及死亡者多見於 • 嬰幼兒 • 老年人 • 患慢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不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