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582 Views
銘傳大學 2005-2008 教育施政主軸執行計畫. 1.1.1 推動師生全民英檢 具體目標. 2007 年度畢業學生,英語能力指標設定 英語主修 A. 相當於「全民英檢」中高級通過率為 40% B. 本校「英檢會考」八級 非英語主修 A. 相當於「全民英檢」中級通過率為 40% B. 本校「英檢會考」六級. 1.1.1 推動師生全民英檢目標值. 1.1.1 推動師生全民英檢 四年整體策略 〈 一 〉. 一、參考教育部之附錄,擬定本校施行標準。 二、訂定各項相關配套措施,鼓勵參加英語 檢定考試。
E N D
1.1.1 推動師生全民英檢具體目標 2007年度畢業學生,英語能力指標設定 • 英語主修 A. 相當於「全民英檢」中高級通過率為40% B. 本校「英檢會考」八級 • 非英語主修 A. 相當於「全民英檢」中級通過率為40% B. 本校「英檢會考」六級
1.1.1 推動師生全民英檢 四年整體策略〈一〉 • 一、參考教育部之附錄,擬定本校施行標準。 • 二、訂定各項相關配套措施,鼓勵參加英語 檢定考試。 a. 訂定課程減修標準 b. 提供進階英語及專業英語課程 c. 籌組「英文愛閱俱樂部」 d. 建置「銘傳英檢會考」制度
1.1.1 推動師生全民英檢 四年整體策略〈二〉 • 三、實施補救教學與輔導 a. 應英系零學分課程 b.非應英系「加強班」課程 c. 加強「英文小老師」制度之執行 • 四、加強檢測資料及資訊之提供。 • 五、積極籌辦各相關活動 a. 講座、研討會 b. 各項英語文競賽及活動 • 六、建置優質雙語環境
1.3.2 強化健康與體育教育 具體目標〈一〉 • 一、強化本校學生,在校期間至少學得一種終身 運動技能。 • 二、強化班級學生,參與校內體能性運動競賽每 期學至少兩次。 • 三、強化本校學生,每天至少累積30~60分鐘之體 能性運動。 • 四、強化學校資源與社區共榮共享,每年舉辦社 區球類錦標賽。 • 五、提昇本校運動代表隊對外競賽成績。 • 六、提昇體育教師教學品質,落實舉辦教學及學 術論文研討會。
1.3.2 強化健康與體育教育 具體目標〈二〉 • 七、強化衛生保健工作,加入健康促進學校行列 • 八、提升教職員,學生幹部參與急救研習並取得 急救員證照。 • 九、提升校園保健服務,落實新生健診、追蹤矯 治及輔導工作。 • 十、加強衛保文宣效果,提升瀏覽衛保網站之人 數。 • 十一、推動健康教育動態活動。 • 十二、提升校園健康餐飲與品質,推動校園低卡 路里健康餐盒。
1.3.2 強化健康與體育教育 四年整體策略〈一〉 • 一、發展健康樂趣體育課教學內容。 • 二、活絡校園運動風氣,舉辦各項運動競賽。 • 三、提昇學生自發性運動,並鼓勵參與各體能 性社團活動。 • 四、改善與增建運動設施,提昇學生使用頻率。 • 五、發展水域運動,鑒請增建室內溫水游泳池。 • 六、發展民俗體育,舉辦風箏競賽。
1.3.2 強化健康與體育教育 四年整體策略〈二〉 • 七、積極發展學校體育特色,舉辦體育表演會。 • 八、積極推動新運動代表隊成立。 • 九、提昇校外運動競賽成績。 • 十、強化校園資源與社區共享,舉辦社區球類 錦標賽。 • 十一、舉辦體育教學研討會。 • 十二、提昇學生球類裁判知識,舉辦各球類裁 判講習會。
1.3.2 強化健康與體育教育 四年整體策略〈三〉 • 十三、強化衛生保健工作。 • 十四、提升教職員生急救處理能力。 • 十五、提升學生愛滋病防治能力。 • 十六、提升學生慢性病防治能力。 • 十七、提升校園健康餐飲與品質。 • 十八、加強衛保組織法規。
2.3.3 提升學生素質 具體目標〈一〉 • 一、落實教師教學評鑑制度,有效問卷之 比率達85%以上,並提升學生對教師 教學之滿意度80分以上者2007年達 87%。 • 二、提升學生通識能力,廣開通識課程, 以供學生選課。 • 三、改善教學設施,並擴展數位教學,開 授網路課程數至2007年達33個課程。
2.3.3 提升學生素質 具體目標〈二〉 • 四、提升學生畢業水準,除訓練學生專業能力之養成 外,尚加強其語文及資訊等能力,於畢業後一年 進行就業就學狀況調查,使學生具有就業就學競 爭力,提升就業及就學率至2007年達84%。 • 五、重視學生成就表現,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鼓勵 學生取得相關證照,2007年學生取得專業證照達 1400張。 • 六、使學生學以致用,提出追求卓求越獎學金2007年 達20件。
2.3.3 提升學生素質 四年整體策略 • 一、落實教師教學評鑑制度 • 二、提升學生通識能力,廣開通識課程,以 供學生選課。 • 三、改善教學設施,並擴展數位教學,開授 網路課程。 • 四、提升學生畢業水準,使學生具有就業就 學競爭力。 • 五、鼓勵學生取得相關專業證照 • 六、鼓勵學生申請追求卓越獎學金
2.3.5 擘劃人才培育 具體策略〈一〉 • 一、視需求專案擴增質優量足之重點高科技 人才737人。 • 二、專案規劃培育經濟部建議之擴大碩士級 產業研發人才30人。 • 三、開設國際化、產業需求之跨領域學程達2 個學程。 • 四、延聘國際優良師資來校10人(含藝術與 設計領域之國際優良師資來校5人)。
2.3.5 擘劃人才培育 具體策略〈二〉 • 五、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之藝術與設計人才培 育達135人次。 • 六、推動產學合作方案約100件(含藝術與設 計人才培育合作計畫或產學合作方案23 件)。 • 七、推動本校「製商整合學程」之設置數量 達7個學程。 • 八、開授寬頻網際網路系列短期課程數達33 門。
2.3.5 擘劃人才培育 四年整體策略〈一〉 • 一、配合「國家矽導計畫暨專案擴增大學資訊 電子、電機、光電與電信等科技系所招生 名額培育計畫」。 • 二、鼓勵本校各學系、學院因應跨領域人才之 需求,大量開設跨領域學程。 • 三、配合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文化創 意產業發展計畫,與其他相關大學校院進 行策略聯盟,培育文化創意產業人才。 • 四、擴大本校產學及建教相關合作事項。 • 五、創新課程與設計整合性課程。
2.3.5 擘劃人才培育 四年整體策略〈二〉 • 六、推動「製商整合學程」。 • 七、鼓勵專業教師培訓(寬頻網際網路)、 辦理暑期研習以強化理論與實務之結合, 並建立資源網站擴散至全國。 • 八、建立具國際水準之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 體系,推動工程教育認證制度。 • 九、擴增『生物技術學程』並與國內生技企 業整合,全力培育生物技術研究人才。
3.1.1 推動高中以上學校國際化 具體目標 • 一、開設全英語授課之課程數由2003年132門 課至2007年350門。 • 二、加強與外國大學合作與交流由2003年23所 至2007年45所。 • 三、與外國大學建立雙聯由2003年9所至2007 年20所。 • 四、學生交流數由2003年80人至2007年340人。 • 五、教師交流數由2003年39人至2007年140人。
3.1.1 推動高中以上學校國際化 四年整體策略〈一〉 • 一、增開英語學程課程,以全英語授課之國際學院, 目前共設有國際企業管理、國際觀光、國際傳 播及國際資訊管理課程等四個主修,預計於 2005年增加數位媒體設計及電子工程兩個主修。 • 二、邀請國外客座教授/講座至本校講學,本校已設 立國際交流特約講座設置辦法及教師交流辦法, 未來四年擬邀請歐美、東南亞及東亞交流學校 的教授來校參訪講學、客座及參與國際學術研 討會,提升學術國際化層面。
3.1.1 推動高中以上學校國際化 四年整體策略〈二〉 • 三、與東南亞高等教育合作協助於當地設立學 習華語中心並擬派本校教授長駐各國以確 實做到學術交流並提升該國學術品質。 • 四、持續加強本校師生之英語能力,鼓勵師生 參與英文檢定考試。 • 五、培養具有深度國際觀、流利外國語言能力 及科技與管理等專業人才。 • 六、開拓中華民國於國際間人脈並促進學術外 交及國民外交。
3.1.2 增進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 及國際趨勢結合 具體目標 • 一、加強相關學院產學合作、技術研發,申請 專利核准數累計達8件。 • 二、輔導相關學院配合國際證照及人力需求規 劃開設跨國專業課程、學程、或遠距教學。 • 三、鼓勵重視學生成就表現,落實證照制度, 相關學系學生參加國家證照考試或通過技 能檢定之證照持有率達30﹪以上。 • 四、推動工程類學系參加IEET認證。
3.1.2 增進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及 國際趨勢結合目標值〈一〉
3.1.2 增進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及 國際趨勢結合目標值〈一〉
3.1.2 增進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 及國際趨勢結合 四年整體策略〈一〉 • 一、鼓勵協助設計學院師生將技術研發成果 專利等智慧財產國際化。 • 二、鼓勵輔導資訊學院、設計學院與國外台 商、國內外商建立產學聯盟,擴大師 生參與國際與國內產業實習機會。
3.1.2 增進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 及國際趨勢結合 四年整體策略〈二〉 • 三、鼓勵資訊學院、國際學院規劃跨國專業 課程,輔導學生參與國際證照檢定或 組織。 • 四、鼓勵學生參加國內、外技能檢定或專業 證照考試。 • 五、鼓勵語文學院、資訊學院、設計學院赴 國外設立在職碩士班與雙聯學制。
3.1.3 培養多樣性外語人才 具體目標 • 一、開設日本文化、日本生活傳統、語言學習、取得 各類證照等相關推廣教育課程,供社會大眾修習。 • 二、鼓勵應用日語學系學生踴躍參加「日本語能力試 驗」。2007通過二級以上檢定學生比例達48%。 全校第二外語(日文)選修學生,通過四級檢定達 3.5%以上。 • 三、日語能力菁英培育計畫。開設主修(進階班)、 非主修(J4.J5班)2007年達18個班次。 • 四、 透過與高中結盟策略,支援各高中所需的第二外 語日語開課計畫。
3.1.3 培養多樣性外語人才 四年整體策略 • 一、推廣教育方面 • 二、外語檢定成果 • 三、外語能力輔助策略 • 四、高中交流(開設第二外語課程)
3.2.1 鼓勵學校發展特色 四年整體策略 • 一、提昇學生自治能力,陶冶民主法治精神。 • 二、推廣社團活動,鼓勵學生參與課外活動。 • 三、營塑校園文化,推廣文藝活動。 • 四、推動體驗式教育,培養學生體驗參與及反 思的教育過程。 • 五、加強國際文化交流,藉以拓展國際交流及 視野。 • 六、開設追求卓越獎學金計劃,獎勵同學提昇 學術研究及校外比賽成績。
3.3.1 吸引外國留學生 具體目標 • 一、擴大國際學生來本校就讀 : 預計正 式學位之外國學生由2004年205人至 2007之480人。 • 二、廣大招收領有台灣獎學金之優秀外籍 生至本校就讀由2004年13人至2007之 35人。
3.3.1 吸引外國留學生 四年整體策略〈一〉 • 一、積極參與海外與國內外招生宣傳及教育展。 • 二、設立全台第一國際學院並以學費優惠方法 及東南亞地區獎學金,鼓勵外籍生及本地 學生進入全英語授課環境就讀。 • 三、為推廣國際教育,提昇本校競爭力,於90 學年度成立國際教育暨交流處,專責國際 教育之推展,並設有國際事務組及國際交 流組,以專職負責不同業務。
3.3.1 吸引外國留學生 四年整體策略〈二〉 • 四、與國外教育機構合作並於海外設立招生點, 協助本校海外宣傳工作。 • 五、積極與國外姐妹校及國際雙聯學校交流, 藉以宣傳本國高等教育及推廣本校國際化 教育。 • 六、營造校園優質英語環境,使外籍學生及本 地生能融入英語環境,並提高大學競爭力。 • 七、促進學術外交效益,提昇台灣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