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551 Views
第二十章 昆虫的感觉器官. 目的要求; 掌握昆虫成像原理 主要内容 : 昆虫的感受器官的构造、种类及昆虫的成像原理。. 感觉器官是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并将产生的反应传给神经的重要结构(属外周神经系统)。. 昆虫的感受(觉)器是由体壁的皮细胞及其表皮部分特化形成的结构,主要分布于体躯和附肢的体壁中,以及由外胚层形成的消化道和生殖道等部位中。. 第一节 昆虫感觉器分类. 感觉器分布于体躯各部位,结构比较复杂,分工比较专一。 1. 按功能分 感触器:感受机械的刺激(包括物体的接触、身体张力、空 气压力和水波的振动等) 视觉器:感受光波的刺激。
E N D
第二十章 昆虫的感觉器官 目的要求;掌握昆虫成像原理主要内容:昆虫的感受器官的构造、种类及昆虫的成像原理。
昆虫的感受(觉)器是由体壁的皮细胞及其表皮部分特化形成的结构,主要分布于体躯和附肢的体壁中,以及由外胚层形成的消化道和生殖道等部位中。昆虫的感受(觉)器是由体壁的皮细胞及其表皮部分特化形成的结构,主要分布于体躯和附肢的体壁中,以及由外胚层形成的消化道和生殖道等部位中。
第一节 昆虫感觉器分类 感觉器分布于体躯各部位,结构比较复杂,分工比较专一。 1.按功能分 感触器:感受机械的刺激(包括物体的接触、身体张力、空 气压力和水波的振动等) 视觉器:感受光波的刺激。 听觉器:感受物质的振动频率和强度。 化感器: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 2.按位置分 外感器:分布于体躯及附肢的体壁中(分布于体外)。 内感器:分布于生殖道和消化道等部位(分布于体内)
板状 钟状 瓮状 鳞片状 锥状 毛状感受器 锥状感受器 鳞状感受器 坛状感受器 瓮状感受器 钟状感受器 板状感受器 剑梢感受器 按形状分: 突出于表皮外 凹陷于体表下 外表无突起
第二节 感触器或机械感受器 在体壁上,大多数是毛状感触器,也有钟状感触器。 毛状感触器:表皮突起大多为刚毛状,包括毛原细胞、神经细胞及其端突和轴状突。分布于体躯各部位和附肢上。 钟状感触器:表面无感觉毛,而是特化成园形或椭园形薄壁的钟状构造,而四周的体壁加厚。分布于体躯各部位。感受空气或水的压力。
第三节 听觉器 1.听觉毛:一般为长而易动的毛状感受器, 人耳能听到的音波强度,此器无感觉。多位于昆体的暴露部位。 2.江氏器:位于触角的梗节上,是听觉器中最敏感的一种,灵敏度可达人耳的听觉。
3.鼓膜听器:具有一个略低于周围体壁的听膜或鼓膜,其内壁联着剑梢感受器组成的听体,普遍存在于具有发声能力的昆虫中。3.鼓膜听器:具有一个略低于周围体壁的听膜或鼓膜,其内壁联着剑梢感受器组成的听体,普遍存在于具有发声能力的昆虫中。
第四节 化感器 嗅觉器:主要在触角上,其次为下颚须和下唇须(感受气态即挥发性物质)。对昆虫寻找异性、食物及选择食料植物产卵等极为重要。 味觉器:多位于口器上,足跗节上以及产卵器上(通过接触感受固态和液态),蝇类及蜜蜂的跗节接触糖水,喙就伸出。
第五节 昆虫的视觉器 一、昆虫视觉器的基本结构 昆虫的视觉器差异很大,但都由集光部分和感光部分组成。 集光部分:是由特化的皮细胞及其分泌物形成的透明结构,作用是传递和聚集光波,包括角膜透镜和晶体。 感光部分:由感觉神经细胞集成的视杆(视觉柱),其轴状集成的视神经,以及微气管构成的反光层组成。 色素细胞:感受光波能量和产生冲动
二、复眼的结构和视觉 (1)构造: 由许多小眼组成。
小眼的基本构造: 1)角膜:透明,双凸透镜,允许光波穿透和产生折射。 2)角膜细胞:每个小眼一般具2个角膜细胞。 3)晶体:一般由4个透明细胞组成。 4)视杆(视觉柱):是感觉光波的主要部分,由7-8个长形感觉细胞形成的。 其内缘分泌物为视小杆。 5)色素细胞: 虹膜色素细胞: 网膜色素细胞:
(2)复眼的成像: 成像原理: 并列像(嵌影说) 重叠像(叠影说) 日出性昆虫小眼的视杆较短,紧接晶体之下,晶体四周有色素细胞,每一个小眼只接受垂直于小眼的光线的光点,所有的光点并列成镶嵌成并列像。
夜出性昆虫小眼极度延长,视杆不紧接晶体,其间相隔一段纤维状透明介质,色素细胞内的色素颗粒可随光的强弱而移动,每一个小眼能同时接受几个光点,而构成重叠像。夜出性昆虫小眼极度延长,视杆不紧接晶体,其间相隔一段纤维状透明介质,色素细胞内的色素颗粒可随光的强弱而移动,每一个小眼能同时接受几个光点,而构成重叠像。
昼夜活动的昆虫小眼的角膜色素细胞和网膜色素细胞内色素颗粒可随着光线的强弱而移动。光线弱时色素颗粒向上移,形成重叠像;光线强时色素颗粒向下移,形成并列像。昼夜活动的昆虫小眼的角膜色素细胞和网膜色素细胞内色素颗粒可随着光线的强弱而移动。光线弱时色素颗粒向上移,形成重叠像;光线强时色素颗粒向下移,形成并列像。
三、单眼的结构和视觉 侧单眼 背单眼 背单眼:无晶体,有角膜、角膜细胞、视杆、色素细胞。只能感受光度的变化(闪光、光源的方向)和对某些波长的光波产生反应。提高复眼的感光能力。 侧单眼:结构与单个的小眼基本相同,可形成倒象(嵌象,空隙靠头部的移动来弥补),是幼虫期的唯一感光器。 (昆虫视觉的清晰度:蜜蜂、蜚蠊等不能辨别长光波,是红色盲。趋光性昆虫能见到短光波的紫外线,故用黑光灯诱杀。)
第六节 昆虫的温湿度感觉器 一、温度感觉器 一般分布于整个体躯上,而以跗节和触角为多。 二、湿度感觉器 主要分布在触角上。
诱捕 趋避 声、光、化学气味; 感觉生理与害虫防治的关系